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6篇
药学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多孔块状β—磷酸三钙陶瓷兔颅骨缺损修复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临床筛选合适的骨修复材料。方法 通过β-磷酸三钙(β--TCP)陶瓷兔颅骨缺损的修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织标本的组织切片,观察β-TCP的被吸收过程、生物相容性和引导成骨能力,并和羟棋磷灰石(HA)对比。结果 本实验明确观察到大量的多核异物巨细胞吞噬β-TCP材料,引起材料被吸收;β-TCP和HA均未引起组织学免疫排斥反应;β-TCP的引导成骨能力大于HA。结论 β-TCP陶瓷是具有可吸收性和良好组织相容性的骨修复材料;多核异物巨细胞对材料的吞噬作用是其吸收性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为研究面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BMP-2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兔的面神经压榨伤模型,以自身左右侧为对照,实验侧给予BMP-2,对照侧给予生理盐水,对两组面神经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实验侧面神经组织学形态更接近正常,平均传导速度也略快于对照侧,而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提示BMP-2可能对面神经的再生过程有一定的作用,但还不能确定这种作用是否能影响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3.
颌面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颌面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损伤特点以及生物力学参数与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4.8±0.5)m/s(A组)、(9.2±0.7)m/s(B组)和(14.0±0.7)m/s(C组)的不同速度对兔左侧面中部进行撞击,每组兔数为6只。观察致伤后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对颌面部软组织、眼、脑等邻近组织进行损伤的大体和光、电镜观察,测定伤后6h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同时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和头颅冲击加速度。 结果 C组的加速度、颅内压峰值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形态学改变A组为单纯局部损伤,B组为较严重的多发性骨折,C组为局部粉碎性骨折、骨缺损合并眼和脑组织损伤。兔伤后6h血清中LPO和SOD值C组均显著高于A、B组(P<0.05),而NO值C组显著低于A、B组(P<0.05)。 结论 撞击速度、头颅冲击加速度响应以及脑内压响应是衡量颌面损伤以及合并邻近器官损伤的重要生物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64.
切除下唇癌肿后,有很多修复方法的叙述,但是这类手术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作者认为理想修复的下唇,应当是具有红唇缘而外观不显紧张,要有合适的前庭沟、良好的感觉和肌肉张力。同时要能在局麻下简易完成,即使在老年人或不适宜的病人也可采  相似文献   
65.
舌大部切除及全舌切除后的修复与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舌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常造成舌大部缺损或全舌缺损,给患者带来吞咽、语言和咀嚼功能障碍及精神上的创伤。为了重建舌的外形和恢复其功能,采用了三角胸皮瓣、额瓣、前臂游离皮瓣和胸大肌肌皮瓣对17例舌大部切除和全舌切除的患者进行了修复与再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对所采用的四种皮瓣的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兔颌面部撞击伤后血中有自由基反应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伤情颌面部撞击伤后机体自由基反应的改变及一氧化氮与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4.77±0.53)m/s、(9.16±0.65)m/s和(13.95±0.67)m/s对兔左侧面中部进行撞击(n=6),建立不同伤情的动物模型,观察致伤后动物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并于伤后6h观察伤区软组织、伤侧视神经、视网膜、脑组织、脑干病理病变,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与正常组对照。结果伤后血中LPO、SOD含量明显升高,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颌面部撞击伤后,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参与损伤反应,体内一氧化氮的生成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7.
颌面部爆炸伤模型的建立及下颌骨的损伤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标准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研究下颌骨的损伤特点。方法:选用微球形炸药作爆炸源距兔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建立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并于伤后6h 3天、7天观察伤情,按伤区外0.5cm、1.0cm取下颌骨标本行HE染色及改良三色法染色,并行墨汁灌注制作骨磨片观察。结果:实验建立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重复性好稳定性强,更接近战时爆炸损伤。伤后6h伤区骨断端骨组织无明显变化;伤后3天,骨断端明显炎细胞浸润,伤区外0.4cm内松质骨骨细胞坏死,并见骨吸收活动及破骨细胞;伤后7天,伤区外0.4cm内骨质完全坏死,但其周围0.4cm以外骨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皮质骨及松质骨出现修复活动。结论:该模型可作典型的创伤模型,有广泛的适用性。爆炸伤后下颌骨反应特性与普通骨折相似,但损伤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68.
颌面部投射物损伤的动物模型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面损伤不仅造成生命危险、组织缺损和器官功能障碍,而且在挽救生命后存在整容问题,有必要对颌面部火器伤进行系统性实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但目前的实验研究报告中是用军用枪支致伤动物,致伤模型无法与国际标准一致。本文就作者采用瑞典模型方  相似文献   
69.
上颌骨骨折在头颈外伤中并非少见,随着工业的发展,车辆的增加,上颌骨骨折病人有增加趋势。在处理上,作出正确诊断后,应在抢救全身合并伤的同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即使是全身情况绝对不能手术,也应积极争取尽快手术。可是,亦有少数病人,由于各种原  相似文献   
70.
人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强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生物力学性质 ,分析应变率和骨密度对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的影响 .方法 以 5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下颌骨为材料 ,对每具标本进行骨密度测定 ,然后制成标准试件在 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电子压缩 ,应变率分别为 0 .0 0 0 5 ,0 .0 0 5 ,0 .0 5 ,0 .5 s- 1 ,获得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下颌骨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应变 .应用 Origin5 .0软件在 PC机上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结果 下颌骨在 0 .0 0 0 5 ,0 .0 0 5 ,0 .0 5 ,0 .5 s- 1的压缩应变率下的极限强度分别为 (10 3± 17) ,(12 0± 15 ) ,(134± 17)和 (15 0± 10 ) MPa;弹性模量分别为 (2 80 0± 189) ,(36 2 7± 34 5 ) ,(42 0 0± 835 )和 (5 12 0±936 ) MPa;破坏应变分别为 (0 .0 6 1± 0 .0 0 6 ) ,(0 .0 5 6±0 .0 0 9) ,(0 .0 5 0± 0 .0 0 9)和 (0 .0 45± 0 .0 10 ) .结论 下颌骨为粘弹性材料 ,其生物力学性质和应变率有密切关系 ,随着应变率数量级增加 ,压缩强度逐渐递增 ,而骨密度和压缩强度呈正相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