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1 临床资料 男,3岁,因腰背部疼痛一月,进行性加重伴双下肢乏力一周入院。体检:发育正常,脊柱未见畸形,胸4椎体有压痛,双下肢肌张力稍减弱,肌力均为Ⅱ级,膝反射、踝反射稍活跃,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MRI示胸3~4椎管内脊髓腹侧占位病变,约1.5cm×1.0cm。诊断为胸3~4椎管内神经纤维瘤。手术打开椎管,切开硬脊膜,小心牵开脊髓,发现胸4~5脊髓腹侧有一囊性肿物,灰褐色,穿刺抽出咖啡色囊液3ml后,在显微镜下将囊肿完全切除。病理报告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术后第3天开始,患者腰背部疼痛消失,双下肢肌力逐渐恢复至Ⅳ级以上,能单独行走,半月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2.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少见的疾病 ,我科自 1999年以来进行了 5例外伤性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的血管内球囊栓塞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TraumaticCarotid CavernousFistula ,TCCF)病人中 ,男性 4例 ,女性 1例 ,年龄 34~ 5 2岁 ,其中3例为车祸致头部受伤 ,2例为高处重物击伤头部。 5例患者伤后均有不同程度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 1例 5 2岁男性患者因高处重物垮下击伤头部致右前中颅底骨折和周围性面瘫入我科住院治疗 ,在住院治疗期间 (伤后约 …  相似文献   
93.
组织工程肌腱低温贮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深低温冻存组织工程肌腱适宜的抗冻剂。方法 选用近交系裸小鼠 6 4只 ,4只为空白对照组 ,6 0只左侧为实验组 ,右侧为对照组。将第 5 4代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碳纤维和聚羟基乙酸编织带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组织工程肌腱制备完成后在 1、2、3和 4号抗冻剂保护下液氮冻存 2个月。快速复温后植入实验组修复跟腱缺损 ,缺损长度为 5 mm,占裸鼠跟腱总长 6 5 .7% ;对照组组织工程肌腱不经冻存处理。术后 2、4、6、8和 12周后各组取出 ,观察形态学、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 ,并行短串联重复位点检测。结果 实验组体内植入的肌腱细胞形态随时间增加而逐渐恢复正常 ,合成胶原能力逐渐增强 ,12周后仍有肌腱细胞存活并具有分泌 I型胶原功能 ,与对照组差异逐渐减小。经 1号抗冻剂保存的肌腱细胞线粒体空泡减少 ,肌腱细胞排列整齐 ,胶原纤维增粗并连接。结论  1号抗冻剂可以在深低温下保护组织工程肌腱  相似文献   
94.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病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单开门颈椎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采用中野式单开门法行颈椎椎管成形椎管扩大,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进行讨论。结果:28例脊髓型颈椎病经过5年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单开门颈椎椎管成形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对PD模型动物旋转行为和神经生化的影响。方法 构建pN2ATH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用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阳性克隆,病毒上清感染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和表达TH的神经干细胞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测定移植后不同时间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以及DA和DOPAC含量变化。结果 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8周后能显著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DA和DOPAC含量,疗效好于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结论 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能增加纹状体DA和DOPAC含量,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从而对PD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也为PD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
甲氰咪胍(cimetidine,Tagamet,以下简称甲咪)是近年来治疗溃疡病疗效比较好的药物之一。主要是阻断胃壁细胞上 H_2组织胺受体,从而能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有关此药的副作用,早期报道不多,但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对该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步增多,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现将近年来有关甲咪副作用的一些报告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评价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对左旋多巴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9/2004—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丘脑底核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的帕金森病患者6例。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双侧丘脑底核,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术后1个月用程控计算机在体外调整刺激参数,以达到最佳疗效。术后3个月分别在开、关状态进行帕金森病联合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评估肢体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等症状的改善。并对术前术后左旋多巴制剂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完全消失,肌强直、步态、姿势障碍以及药物所致的并发症明显改善。②药物开状态时(指药物开始起作用时,患者活动自如)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总评分、运动评分: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刺激器开状态均明显优于刺激器关状态[(7.9&;#177;3.2),(23.5&;#177;5.3)分;(37.8&;#177;3.4),(45.2&;#177;5.4)分;(30.5&;#177;3.1),(42.1&;#177;5.4)分,(P〈0.05-0.01)]。药物关状态时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总评分、运动评分: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刺激器开状态均明显优于刺激器关状态[(8.6&;#177;2.8),(35.3&;#177;4.8)分;(42.6&;#177;4.9),(78.4&;#177;7.7)分;(35.2&;#177;4.7),(70.7&;#177;6.8)分,(P〈0.05-0、01)]。③左旋多巴制剂的用量: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后3个月时明显低于刺激前[(346.3&;#177;182.8)mg/d,(880.6&;#177;254.9)mg/d,(P〈0.01)]。结论: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可明显控制肢体震颤,肌张力障碍、步态、姿势等运动障碍.减少患者左旋多巴的用量。  相似文献   
98.
肾细胞癌的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8 2 6年 Konig第一个描述肾脏肿瘤以来 ,人们对其认识日益加深。肾脏肿瘤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 ,占全身肿瘤的 0 .4%~ 3%。肾肿瘤中以肾细胞癌 (renal cell carcinoma,RCC)较为常见。Waldeyer于 186 7年证实肾细胞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来源的肾细胞癌大量表达与多重耐药相关的 P糖蛋白 ,该蛋白可将进入肿瘤细胞的化疗药物泵出细胞 ,从而对多数化疗药物耐药。体外应用 P糖蛋白的抑制剂可逆转肾细胞癌对表阿霉素的耐药 [1 ]。目前 RCC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药物疗效欠佳 [2 ] ,虽应用环孢素 …  相似文献   
99.
侧脑室内注射海仁酸建立慢性大鼠颞叶癫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强  周政  刘仕勇  杨梅华  安宁  杨辉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17-119,i0004
目的:观察侧脑室内注射海仁酸建立慢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的稳定性。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5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清洁级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对等比例分为2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0只。模型组大鼠制作慢性颞叶癫痫动物模型,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前囟点后1 mm、矢状线旁2 mm(向左或向右)为进针位置。以3 μL/min的速度向该侧侧脑室内注射1g/L的海仁酸溶液15-20 μL,约5min,置留5min。对照组大鼠侧脑室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动物模型的行为学变化,按Ⅴ级癫痫行为标准分级:Ⅰ级:面部肌肉痉挛表现为咀嚼运动;Ⅱ级:颈部肌肉痉挛表现为点头运动;Ⅲ级:一侧前肢阵挛;Ⅳ级:站立伴双前肢阵挛;Ⅴ级:在Ⅳ级的基础上身体向后倒下。根据大癫痫症状表现分为3期:急性期(手术后1-2d)、潜伏期(急性期后10d-3个月)、慢性期(3个月以后)。动态监测动物模型脑电图的变化,并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不同时期脑海马结构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手术中两组各死亡1只,解剖后发现都是死于颅内出血,模型组1只大鼠死于癫痫持续状态,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8和19只。①行为学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急性发作期出现Ⅳ级以上的癫痫行为,慢性期出现Ⅰ~Ⅲ级的癫痫行为。②脑电图监测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电图记录到明显的癫痫样波,急性期表现为丛集性波,慢性期表现为散在发作的棘波,与急性期显著不同的是此期不只进针侧颞叶存在癫痫灶,而是两侧同时同等的存在。③脑海马区组织结构的改变:光镜下可见大量凋亡和固缩的神经元,电镜下发现暗细胞增多及细胞器的水肿样改变。④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病死率相近[2只,1只,(P〉0.05)]。结论:大鼠侧脑室内注射海仁酸后,很快引起对侧海马部位的放电,这与人类癫痫中的镜像病灶类似。而且可以表现出癫痫样的行为学和病理学改变,病死率较低,因此,侧脑室内注射微量的海仁酸能建立稳定的慢性颞叶大鼠癫痫模型。  相似文献   
100.
周政  沈奕  彭丹  陈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2):1719-1722
目的探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4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固定钢板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等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采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的研究组患者Neer肩关节评分中疼痛、功能使用情况、运动范围以及总分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提高,可达90.48%,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能够提高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适于临床治疗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