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恶性造釉细胞瘤和造釉细胞癌的病理学研究周志瑜,卢勇。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32(3)∶179为探讨恶性造釉细胞瘤和造釉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两个名称的自然历史和意义,我们对24例恶性造釉细胞瘤(造釉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在中国四川地区EB病毒感染和涎腺淋巴上皮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个针对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1)的寡核苷酸探针对16例涎腺淋巴上皮癌(LEC)、4例良性淋巴上皮病损(BLEL)、4例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石蜡包埋组织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本组病例中16例LEC的癌细胞核均见EBER-1强阳性信号,4例BLEL、4例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及2例瘤旁正常涎腺组织均为阴性。结论本结果提示EB病毒与中国四川地区涎腺淋巴上皮癌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3.
建立了一种简并引物PCR技术扩增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方法,本方法至少可以特异地扩增HPV6,11,16,18及33。将其用于扩增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变白斑组织中的HPVsDNA,其阳性例数分别为22/30,23/30例。本研究表明HPV极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状细胞癌和癌变白斑的癌发生。 相似文献
24.
25.
周志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75,(6)
著者认为口腔病变当病史和临床检查不能肯定性质时应及时取活检标本。活检是为了诊断的目的从活体切取病变组织进行检查、可分两大类: 切除活检:切除全部病变组织送检,这种方法适用于临床检查为良性的损害,在多数情况下,完全切除是唯一的治疗形式,并有责任作进一步组织学检查。但切除活检通常用于没有危险解剖位置的较小的损害。(直径小于1厘米),边缘应包括少许正常组织。切取活检:只切取病损的部分组织,常用于病损所在的位置和大小完全切除有困难 相似文献
26.
周志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78,(3)
作者复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机医院从1956至1974年114例涎腺混合瘤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和组织学切片,其中除去两例具有不典型的形态特征、破坏性浸润和转移的恶性混合瘤,其余112例形态学良性、周界清楚,有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没有破坏性浸润,认为属良性混合瘤。其中女性患者71例(63%),男性患者41例(37%),就诊年龄女性患者从13至81岁,平均45岁;男性从11岁至79岁,平均43岁。作者探讨了112例非恶性混合瘤的形态、细胞丰富程度、间质包膜结构及淋巴细胞浸润以及外科手术方式和肿瘤复发间的关系如下: (一)生长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涎腺肿瘤有其独特的生长方式,肿瘤在一至多处显 相似文献
27.
牙髓和根尖周组织对多聚甲醛失活剂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聚甲醛为甲醛聚合反应后所得的白色粉末物质,它具有消毒、固定组织的作用,在口腔内科牙髓病治疗中使用较广,并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本实验为探讨牙髓和尖周组织对该药物的反应,进行了动物实验和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应用,评价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已在“针吸细胞学对口腔颌面部肿块病变的诊断”一文中进行了初步的介绍。本文着重就几种常见的涎腺肿瘤的针吸细胞学形态特点进行讨论。材料和方法:选择1974—1983年经我院颌面外科门诊和病房采用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几种涎腺肿瘤,除去穿刺失败的涂片外,对诊断有效的,分属作者另文中的一、二、 相似文献
29.
18颌面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研究卢勇,雷荀灌,周志瑜等.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30(2)∶75作者对104例经临床、X线、病理三结合确诊为颌面骨骨化性纤维瘤中资料齐全的83例的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X线分型囊样型(42.2... 相似文献
30.
周志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1981,(4)
人的含牙囊肿比较常见,但对其发病机制了解甚少。Main(1970),Browne(1975)认为含牙囊肿是在牙冠形成完成后由于缩余釉上皮内或上皮和牙釉质表面之间有液体积聚而成。Gillette及Weinmann (1958)则认为起源于牙囊以外的囊肿被正在萌出的牙齿穿入而成。Bloch—Jorgensen(1928)则相信一些乳牙根尖囊肿为恒牙长入从而形成含牙囊肿。作者用出生后两天和五天的仑鼠上颌第二磨牙胚移植到5至7周同种鼠的左侧颊袋内。接受生后五日鼠单个牙胚种植的动物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