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摘要:目的 建立盐酸克林霉素有关物质HPLC测定方法,并比较国产盐酸克林霉素杂质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CAPCELL PAK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5)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按线性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0mL/min,测定9批盐酸克林霉素原料及75批制剂中的杂质含量。结果 3种已知杂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RRT 0.80)、7-差向克林霉素(RRT 0.89)]和其余未知杂质及克林霉素峰间的分离度大于1.5。林可霉素校正因子为0.68,采用外标法计算含量。国内仅1个生产企业不同批次的盐酸克林霉素胶囊杂质水平差异较小,其余生产企业杂质水平批间差异均较大。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盐酸克林霉素原料及制剂的杂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VSD技术在骨科创伤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48例骨科创伤患者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普通换药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VSD技术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受伤创面有明显、快速的愈合,感染人数较少,治疗效果显著。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比普通换药更能加快人体伤口血液循环,不必频繁换药。该技术能够减少骨科创伤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制备复方替硝唑乳膏用于治疗痤疮和酒渣鼻等病。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平均回收率99.35%。结论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4.
龚士学  唐红  吴群 《中国药业》2005,14(6):33-34
目的:建立测定磷酸伯氨喹片含量均匀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吸收系数法,以0.01 mol/L盐酸溶液为溶剂,检测波长为265nm,测定其含量均匀度.结果:在5~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收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为0.67%(n=6).结论:吸收系数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传统治疗、影像学临床特点及确诊符合率,以指导临床。方法经临床确诊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6例26眼,年龄41~73岁。术前视力0.2至光感。局部及全身检查除外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结果26例行眼球摘除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8.46%(23/26)。3例3眼病理检查结果为脉络膜出血。结论审慎诊治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提高确诊率,现代的包括手术在内的治疗方法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下丘脑中胰岛素受体底物蛋白质-1(IRS-1)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5只和观察组45只。观察组采用高能饲料诱导造模,8星期造模成功后将观察组随机分为造模组、治疗组和阻滞组,每组15只。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阻滞组给予电针配合脑室灌注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阻滞剂治疗。治疗8星期后,采用血糖仪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采用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AI),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鼠IRS-1含量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的FPG、Fins显著上升(均P0.01),IAI、IRS-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造模组比较,治疗组的FPG、Fins显著下降(均P0.01),IAI、IRS-1表达显著上升(P0.01)。与阻滞组比较,治疗组的FPG、Fins均显著下降(P0.05,P0.01),IAI、IRS-1表达显著上升(P0.01)。结论电针可通过调节下丘脑IRS-1的表达,改善T2DM大鼠的FPG、Fins及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控制性降压麻醉中胃粘膜PHi、二氧化碳分压(Pg-CO2)等的影响,探讨TAES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脑膜瘤病人42例,年龄20-65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S组)和TAES复合药物全麻组(C组)各21例。S组在脑膜打开后输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行控制性降压,使平均动脉压(MAP)平稳降至目标MAP水平(55-65mmHg)。C组麻醉前30min行TAES,并于术中间断行TAES至手术结束。分别监测降压开始前(TO)、降压至目标MAP后30rain(T1)、60min(T2)、停止降压后30rain(T3)、60rain(T4)各个时间点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测定各个时间点动脉过程危险分析(PHa)、PgC02等,同时通过输入动脉血压、PgC02等数值,利用Tonocap胃粘膜二氧化碳张力测定仪测定胃粘膜PHi、PgCO。等。结果:S纽:与TO比较,T1胃粘膜PHi值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O.05),PgC02值无显著性改变(P〉0.05);C组:T1、T2、T3、T4胃粘膜PHi值和PgC02值与TO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在T1时间点,C组和S组比较,胃粘膜PHi值显著性升高(P〈0.05),PgCO。值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全麻控制性降压期间可出现胃粘膜灌注一过性降低,而经皮穴位电刺激通过维持胃粘膜PHi的稳定,达到保护胃粘膜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开颅手术全麻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择期开颅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以丙泊酚靶控输注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加用TAES干预。穴位选择鱼腰、太阳、合谷及颧髎、风池,采用LH 402韩氏经皮穴位刺激仪行TAES诱导并维持到手术结束。两组均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结果:术中丙泊酚平均所需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21.1%,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术中尼卡地平平均所需量减少4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芬太尼及维库溴胺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S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联合应用,可减少开颅手术中丙泊酚用量,且可缩短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开颅手术行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AES)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观察组采用TAES干预,对照组仅在相应穴位贴附电极,不做电刺激。两组分别在穴位电刺激诱导前(T0)、麻醉前(T1)、切皮前(T2)、颅内操作60 min(T3)、切口缝合完毕后(T4)、拔除气管导管约10 min(T5)6个时间点采动脉血测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血糖(Glu),并记录以上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总输液量、失血量、尿量。结果 与本组T0时间点比较,两组T2时间点HR、MAP、COR、E降低(P〈0.05),对照组T2时间点β-EP降低(P〈0.05),T3时间点HR、MAP、COR升高(P〈0.05),T4、T5时间点HR、MAP、E、Glu升高(P〈0.05);观察组T1、T3时间点β-EP升高(P〈0.05),T4、T5时间点HR、COR、E、Glu、β-EP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T2时间点MAP、COR、E较T0变化幅度小(P〈0.05),T3时间点HR、MAP、COR较T0变化幅度小, T4、T5时间点HR、MAP、COR、E、Glu较T0变化幅度小(P〈0.05),T1、T3、T4、T5各时间点β-EP较T0变化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ES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开颅手术可降低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0.
吴群 《当代护士》2004,(7):19-20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根据老年病人的特点,对38例病人分手术前、中、后3个阶段实施护理,重点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不适的处理,高度重视并存病的治疗护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结果38例患者除6例死亡外,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