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5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中气态污染物对大鼠喉黏膜的急性损伤及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200 g左右健康SPF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气态污染物暴露组,每组6只。对照组大鼠饲养于SPF环境中,气态污染物暴露组大鼠呼吸的气体为2016年北京市红色预警期间外界大气经HEPA滤膜过滤颗粒物后的空气,暴露时间为6 d。暴露后处死大鼠,取喉黏膜,检测大鼠喉黏膜的病理学改变及喉黏膜组织细胞因子IL-1β、IL-4、IL-5、IL-6、IL-10、IL-12、IL-13、IL-17a、IFN-γ、TNF-α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气态污染物暴露组大鼠喉黏膜上皮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角化、基底细胞排列紊乱;IL-1β、IL-10、IL-13、IL-17a、TNF-α的表达增强(P<0.05);IL-12、IFN-γ的表达减少(P<0.05)。 结论 大气污染中的气态污染物可以引起大鼠喉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h1/Th2失衡,呈Th2优势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 mRNA在肝癌(HCC)形成过程中的表达与动态改变。方法 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诱发肝细胞癌变,以病理组织学(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学的变化,以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扩增分析NF-κB mRNA表达,并定量分析肝细胞癌变过程肝组织中NF-κB的动态表达。结果 SD大鼠在喂饲2-FAA后,肝细胞在形态学上出现颗粒样变性、癌前病变到HCC形成多个发展阶段。在HCC形成过程中,肝组织总RNA水平呈动态梯度增加,表现为癌变组〉癌前组〉变性组〉对照组(P〈0.01);肝组织NF-κB mRNA扩增的阳性率在变性组、癌前组和癌变组均为1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中NF-κB呈明显的梯度增加,且与肝细胞的恶性转变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肝癌形成过程中NF-κB mRNA过度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81岁。左侧面部红肿2周。体检:左面部、左眼睑、鼻梁、眉间、额部见浸润性水肿性红斑片,界限清楚,肤温高,无压痛,皮疹表面皮肤触觉和痛觉略减弱;左眼结膜充血;余处皮肤未见红斑、色素斑和脱屑等皮疹。眶上神经、耳大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等浅表神经均未扪及粗大和压痛。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全层和脂肪层见大量结节状分布的结核样肉芽肿改变,神经周围见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抗酸染色阳性。诊断: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并Ⅰ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24.
肝癌组织热休克蛋白 gp96 异常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热休克蛋白(HSP)gp96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织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织HSPgp96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分析HSPgp96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转移性肝癌,HSPgp96均呈较高表达;HSPgp96在肝癌灶及非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和46.7%(P〈0.05)。HCC的癌灶组织中HSPgp96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HSPgp96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HSPgp96在HCC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和大小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25.
翻转课堂目前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关注焦点,但在医学教育领域内,目前该技术应用不多。该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由来、特点,重点讨论了在骨科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必要性,并分析了目前推广应用该技术的难点和障碍所在,旨在推动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IL-17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结局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 cirrhosis,LC)、HBV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alr carcinoma,HCC)及正常对照组T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定量测定IL-17水平。结果⑴HBV感染者CD4+T细胞测定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LC组低于CHB组,HCC组低于LC组,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⑵HBV感染者CD8+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C及HCC组高于CHB组,P〈0.05,但LC与HC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⑶CHB组与对照组间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LC组与HCC组间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LC、HCC组比对照组、CHB组CD4/CD8比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⑷LC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CHB组,HCC低于LC组,差异有显著性,CH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⑴CD4+T细胞易被HBV感染成为靶细胞遭到免疫清除,随疾病进展,水平降低,而受其调节的CD8+T细胞功能下降,CD8+T很可能直接参与肝细胞损伤过程。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肝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紊乱。⑵IL-17与纤维化程度及肝功损害成正相关,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其中,但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可能因为肝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分泌较肝硬化减少。  相似文献   
27.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Fas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其与Fas 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经60Co 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骨髓造血细胞凋亡及Fa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照射后4 h细胞即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有大量的小分子片段,呈典型“梯状”图谱;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凋亡细胞百分率在照射后4 h明显增加,8 h达到高峰;照后4 h,Fas表达显著增强。结论:γ射线照射后可引起骨髓造血细胞凋亡,Fas可能参与了辐射诱导的造血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8.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支原体感染被认为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的重要病因之一。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笔者对636例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4—12月在我院就诊的NGU疑似病例636例,男345例,女291例,平均年龄31.2(17~68)岁,病程3d~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症状或体征。所有患者取材前1周内未使用过抗生素。按常规操作取尿道或宫颈口内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2结果636例患者支原体…  相似文献   
29.
吴玮  郭想民  靳飞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1121-1123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先进的医疗检诊仪器不断被研发与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但有不少临床医生未能对其进行合理选择、应用花样繁多的辅助检查项目,未能正确理解、看待各项检诊试验的意义,过高估计了辅助检查对疾病诊断的价值,过分地依赖这些辅助检诊的结果,而忽略了临床病史、症状与体征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造成疾病诊断上的错漏或延误。因此,对于广大的医生来说,如何应用好这些先进的检诊仪器,如何看待其检诊的结果是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镓合金在根尖切除术中根尖倒充填的临床应用.方法:32个根管治疗后根尖周病灶未消退而施行根尖切除术的患牙,用镓合金进行根尖倒充填术,术后进行3、9、12、36个月随访观察.结果:32个患牙除2个因牙折拔除外,成功率达93.75%.结论:镓合金与骨组织界面结合紧密,对口腔黏膜及牙龈组织无刺激,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是较理想的根尖倒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