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64篇
预防医学   10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20篇
  2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商凤云  吴平 《河北中医》2006,28(7):516-516
2004-03~2005-08,我们应用超声引导介入加中药灌肠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DG PET)脑显像通过呈现脑部葡萄糖代谢的分布特征,可反映大脑局部的突触活性以及与疾病发生、进展特异相关的生理病理学改变,已被证实在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在强调重视18F-FDG PET脑显像技术操作规范的基础上,总结综述了原发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缺氧/复氧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骨髓源性DC,分为对照组及缺氧/复氧组,对照组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培养,缺氧/复氧组给予缺氧气体培养4 h,然后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1 d.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80、CD86、MHC Ⅱ分子的变化,ELISA法检测DC分泌TNF-α、IFN-γ和IL-12的浓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T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Dc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缺氧/复氧可促进DC高表达CD80、CD86、MHC Ⅱ分子,促进Th1型细胞因子释放、NF-κB高表达及核移位,并诱导T细胞增殖.结论 缺氧/复氧可刺激DC高表达表面分子,具有明显的免疫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阻生上颌尖牙正畸治疗诱导自发萌出的方法,总结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阻生尖牙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3例恒牙列患者(男6例,女7例)的17颗阻生上颌尖牙,通过正畸治疗在相应牙弓位置为尖牙预留充足的间隙,待其自发萌出后直接粘结矫正装置排入牙列正常位置.结果 预留间隙2~24个月后阻生尖牙自发萌出,治疗后尖牙及邻牙牙周状况良好.结论 当阻生尖牙错位不严重,扩弓或减数拔牙即能为阻生尖牙提供足够萌出间隙,判断其能自行萌出时,可采取正畸诱导自萌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5.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如H5N1、H7N7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蔓延,不断引起人类发病,并且推测这一病毒可能通过基因重配或突变演变为能引起人类流感大流行的病毒,当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由于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一般归在发热门诊就诊。因此,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接轨.方法:收集上海交大、复旦、二军大具有代表性附属医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对研究生培养阶段的临床轮转要求和轮转时间的信息,进行详细汇总,与目前各所培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比对.结果:三家医院在研究生培养中临床轮转要求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对于临床型学位的研究生均强调临床工作必须达到一定的时间,但各家医院根据研究生类型和学历的不同,其轮转的时间要求有一些区别.结论:要求每家单位和个人认真执行临床轮转的培养计划,做好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接轨.  相似文献   
57.
患者,女,52岁。1990年3月B超检查时发现膀胱后壁有一肿块入院。患者曾有一次无痛性肉眼血尿,排尿时无任何不适。入院时尿常规阴性,血压17.2/11.3kPa。膀胱镜检:膀胱后壁、输尿管间嵴上方有一球形肿块1.5×1.5cm,其表面粘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B超示膀胱后壁有1.2×0.8cm肿块,  相似文献   
58.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指原因不明的以一侧或两侧心腔扩张为主,多为左心室扩张,伴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既往也称充血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外周动脉闭塞动脉导管留置间断给药溶栓的治疗过程与疗效观察。结果通过影像学手段发现栓塞部位与长度,选择适合的穿刺方式,导丝开通,导管送入适当位置,留置导管间断给药。血管再通或基本再通可达59.1%,症状显著好转至基本消失的达77.3%,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改善。结论留置导管间断给药是治疗外周动脉血栓的有效手段,创伤小、易操作、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心肌梗死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1例,于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访4~6年,观察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增大较对照组减轻,LVEF与对照组比,介入治疗组LVEF无明显下降或有所提高,心功能(NYHA)分级介入治疗组无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进行PCI治疗能够减轻左室重构,防止及减少左室腔扩大、LVEF下降,减少心功能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