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90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27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13年 | 1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 毫秒
41.
目的:通过研究总结双侧涎腺肿块的临床表现及其MRI征像特征,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对照,探讨双侧涎腺肿块的临床鉴别要点,以提高其确诊率。方法:收集双侧涎腺对称性肿块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MRI征象及病理学诊断,评价临床表现结合MRI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并从中归纳出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MRI特征。结果:本组21例双侧涎腺肿块,经病理学诊断,分别为淋巴上皮病变5例,涎腺慢性炎症7例,涎腺良性肥大3例,腺淋巴瘤2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2例,恶性淋巴瘤及涎腺脂肪增生各1例;临床表现结合MRI检查得到准确诊断的共16例,总诊断符合率为76.2%,其中对于淋巴上皮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5.2%,对于涎腺慢性炎症的诊断符合率为90.5%。结论:双侧涎腺对称性肿块以淋巴上皮病变或涎腺慢性炎症为多见,在MRI影像学上具有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42.
神经生长因子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以及沿神经播散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和作为对照的人舌癌细胞系(Tca-8113)分别与不同浓度的NGF共培养24、48和72h。用MTT法及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研究不同浓度人重组神经生长因子β(hβNGF),对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对照组舌癌细胞系Tca-811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40 ng/mL和80 ng/mL的NGF对ACC-2细胞作用48 h和72 h后,ACC-2细胞的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NGF对ACC-2细胞的凋亡则没有影响;NGF对Tca-8113的增殖和凋亡均没有作用。结论:NGF作用于腺样囊性癌细胞,能有效促进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增殖,这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和沿神经播散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培养及扩增,观察其原代及传代细胞的生长特点及生物学特点,获得足够量的细胞用于材料细胞相容性实验。方法:骨髓髓腔冲洗获得新西兰大白兔幼兔股骨骨髓,用全骨髓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获得BMSCs,胰酶消化传代,用条件培养基培养传代细胞。逐日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对传代细胞进行HE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结果: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生长良好,原代细胞约2周汇成单层,传代后1周左右长满瓶底。HE染色光镜下观察见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为单核细胞,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长多边形,传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结论: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强,可诱导为成骨细胞,可作为骨缺损材料细胞相容性研究的受试细胞。并且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4.
目的:构建含有TIP30与人IFN-γ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质粒的减毒伤寒沙门氏菌,观察以减毒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联合TTP30与IFN-γ的基因治疗对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PCR扩增TIP30和人IFN-γ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CI-TIP30、pCI-IFN和TIP30、IFN-γ基因共表达质粒pCI-TIP30/IFN.分别将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体外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株,用免疫印迹和ELISA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将重组菌口服给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观察其疗效.结果:免疫印迹试验表明质粒pCI-TIP30和pCI-TIP30/IFN转化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能表达TIP30蛋白,ELISA检测则显示pCI-IFN和pCI-TIP30/IFN转化菌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能分泌性表达人IFN-y,减毒沙门氏菌本身和3种表达质粒转化的重组沙门氏菌对腺样囊性癌均有治疗作用,且TIP30与IFN-γ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分别携有真核表达质粒pCI-TIP30、pCI-IFN、pCI-TIP30/IFN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对腺样囊性癌荷瘤裸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5.
快速原型技术在颅颌面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RP)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成形制造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和适用性,已深入到医学领域的诸多学科,其中颅颌面整复方面的研究更显活跃。概括介绍快速原型技术及其在颅颌面整复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髓磷脂碱性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雪旺氏细胞标记物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腺样囊性癌中肌上皮细胞向雪旺氏细胞分化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例腺样囊性癌标本进行MBP免疫组化染色,利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MBP和肌上皮标记物M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共表达。结果:17例腺样囊性癌中有6例MBP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发现MBP与MA在同一腺样囊性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结论:腺样囊性癌中的肌上皮细胞发生了雪旺氏分化,推测这种分化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背景:目前以左旋聚乳酸为代表的可吸收骨折内固定物已应用于临床,这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充分展示了其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不足,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目的:评价可吸收内固定材料L/DL-聚乳酸的体外降解情况。方法:将L/DL-聚乳酸试件置于37 ℃恒温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在2,4,8,12,20,28周时间点取材,进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观察、三点弯曲强度测定、重均分子质量检测并计算其降解率。另将相同试件置于蒸馏水中,于不同时间点测其pH值变化。结果与结论:降解早期试件重均分子质量和机械强度下降较快,8周时重均分子质量降解了74.29%,机械强度衰减了60.99%,随后趋于平缓;对试件降解过程中抗弯强度衰减率和重均分子质量降解率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性(r=0.958,P < 0.05);pH值在20周后有较明显下降;L/DL-聚乳酸的降解腐蚀在其表面和内部几乎同时发生。提示L/DL-聚乳酸符合骨折内固定物的生物降解性和机械性能要求,有望在颌面外科领域应用。 相似文献
48.
液氮冷冻治疗法自七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各地医院已先后用于临床。我科自1976年开始采用液氮冷冻口腔颌面部各种肿瘤,共治疗病人1006例,达1896人次一(表1)。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制出一种准确、可靠、高效的颈动脉压迫训练仪器,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现有的皮肤扩张器生产工艺,结合人体颈动脉的具体解剖特点设计生产了植入式颈动脉压迫训练器;然后对其进行理化性能测定以及动物实验研究:①对植入式颈动脉压迫训练器各部件的机械强度进行了测量;②对该仪器注水压与犬颈动脉内血流通通畅率之间关系进行了测量;③利用影像学手段观察证实了犬颈动脉被该仪器阻断情况。结果:①植入式颈动脉压迫训练器对颈动脉断流可以提供足够的压力;②从注水压与犬颈动脉内血流畅率之间关系曲线观察到了颈动脉血流阻特点;③以颈动脉造影的手段证实该仪器可以对颈动脉进行断流。结论:植入式颈动脉压迫训练器能准确、可靠、安全的阻断颈动脉血流,达到颈动脉压迫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神经生长因子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在体外体内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探讨NGF与ACC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体外培养增殖期ACC-M中NGF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4 d ACC眶下神经侵袭的裸鼠模型中ACC-M癌组织和眶下神经的NGF表达;比较邻近神经的ACC癌组织与远离神经的癌组织中NGF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比较侵袭侧与非侵袭侧眶下神经NGF阳性染色的灰度值.结果:NGF在体内、体外ACC细胞中均有表达. NGF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在邻近神经的ACC中为30.67±5.91,远离神经的ACC中为9.33±2.81,两者相差显著(P<0.01).受侵袭侧与非侵袭侧眶下神经NGF阳性染色的灰度值分别为46.79±2.91和47.01±2.56,无显著差异(P=0.299).结论:NGF参与ACC细胞的增殖,ACC中NGF表达增强与神经侵袭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