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9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唇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即时重建安徽省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30001)叶茂昌,王来平,吴冰,张志宏,罗永祥唇癌好发于下唇,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远期疗效较口腔粘膜其它部位癌肿为好,但是广泛切除所遗缺损常造成患者在咀嚼语言功能上的障碍和外观畸形。为此,探索...  相似文献   
42.
根治性颈清扫术后产生的颅高压症 ,预防的关键在于切除颈内静脉前要有一种有助于判断侧支代偿的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择 33例颈清扫患者 ,对颈内静脉结扎前 JVP ,结扎后 JVPs 的静脉压力测定 ,结合颈内静脉结扎前后的管径测量 .结果 :1.JVP和 JVPs平均值分别是 10 .2 4和 30 .39mm Hg,P<0 .0 1;2 .右侧 19例分别是11.74和 4 2 .79mm Hg,P<0 .0 1;3.左侧 14例分别是 8.2 1和 13.57,P>0 .0 5;4 .右、左两侧 JVP~JVPs平均升高31.2 3和 5.36 ,P<0 .0 1.表明 :颈内静脉结扎前后静脉压的升高是有临床意义 ;同时提示右侧可能是功能侧 ;颅高压与 JVPs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Bio-oss人工骨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复合体修复异种再植牙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拔除3只普通狗下颌第3前磨牙,扩大牙槽窝,造成颊舌侧牙槽骨完全缺损,将临床拔除的锥形多生牙根、经Ca(OH)2根充并干燥植入后,在牙根周围缺损区植入Bio-oss/rhBMP-2复合体,术后2、3个月通过X线影像学、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定性分析。结果:2个月时,骨缺损区新骨逐渐开始替代Bio-oss并钙化,新骨与再植牙根面和基骨形成骨性结合;3个月时新生骨骨小梁的面积(B.Ar)增加,骨小梁周长(B.Pm)减小(P<0.05),骨小梁厚度增大,未完全降解的Bio-oss颗粒被逆根向转移。结论:Bio-oss/rhBMP-2复合体可有效促进再植牙周围骨缺损区骨组织再生,并促使牙根与牙槽骨形成根-骨结合。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无机诱导因子在狗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在5只狗双侧下颌第1、2前磨牙牙周,制备1.0cm高的全牙槽骨缺损,植入无机诱导因子,在术后2、3个月随机选取2只狗,分次取材后进行影像和组织学评价。结果无机诱导因子植入1周后,软组织愈合正常,2个月后缺损区X线影像开始出现阻射,牙槽嵴高度变化不明显,部分牙周膜影消失,硬组织切片观察到新生牙槽骨与牙根直接连接,形成骨结合,3个月时尚可见到未完全降解材料。结论无机诱导因子促进了牙槽骨成骨,可作为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人工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45.
卡铂诱导化疗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卡铂及平阳霉素(Carboplatin,PYM)CP方案诱导化疗治疗19例初治的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一次性冲击,6天为一疗程,21天评定疗效后手术。近期疗效中:CP1例;pR13例;NR5例,总有效率为73.68%(14/19)。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剂量限制性骨髓抑制。因此,本研究肯定了卡铂诱导化疗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价值,并就治疗过程中出现毒副反应的防治和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6.
目的:应用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山羊的下颌骨角部大型箱状缺损施行骨重建,观察支架材料骨构建效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02/12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实验中心及相关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分子生物相容学研究室研制提供;21只雌性健康山羊由安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皖医实动准字01号)提供,实验过程中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取山羊15只,按4,8,12周3个时间点分为3组,位下颌角部手术制备30 mm×25 mm×10 mm的大型箱状缺损。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左侧置入支架材料为实验组,右侧空白对照为对照侧;剩余6只山羊为对照组,不手术。③观察指标:术后4,8,12周应用X射线片、组织学和放射性核素显像观察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并测定骨密度;应用血液学检查及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复合细胞培养评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①一般观察:实验山羊无手术死亡,创口Ⅰ期愈合。②X射线片:实验侧有渐进性骨密度增高,阻射影逐级增强,对照侧呈透光阴影。③放射性核素显像:实验侧有较明显的核浓聚和再生血管化现象,对照侧无骨重建,故无骨代谢变化。④骨密度测量系数:实验侧呈递增式上升,对照侧维持较低水平,提示无自发性成骨。⑤组织学观察:实验侧呈时间递增性骨重建现象,在12周时新骨已完全形成并钙化基本完成,而对照侧直到12周仍无成骨现象。⑥生物相容性:各组的血常规、细胞形态、生化和相关酶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良好的成骨和再血管化功能,且生物相容性好,提示由该支架材料诱导的组织工程化骨构建有望成为临床骨组织大型缺损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扁平苔藓(OLP)癌变的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98—2007年间收治的经临床初诊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4例OLP癌变患者,从临床角度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便于观察,均选择位于颊黏膜的患者,在PVP诱导化疗21d后选择根治性手术。结果:术后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0%和75.00%,局部复发11例(17.18%)。结论:探讨OLP癌变的诊断标准,解决了Krutchkoff等提出的不同意OLP癌变的3点质疑;OLP癌变治疗的重点在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8.
刘扬  叶茂昌 《口腔医学》2014,34(2):147-149
针对发病机制进行以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治疗的方向。以HCQ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望达到消除OLP糜烂病损和降低癌变危险度的目标。HCQ的毒副反应是可控的,尚不至于影响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颗粒状骨髓 松质骨移植并钛网成形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 9例下颌骨缺损患者应用自体髂骨颗粒状骨髓 松质骨移植并钛网成形技术进行修复。结果 经过 3~ 17个月随访 ,所有患者均恢复了良好的下颌外形 ,植骨区骨密度较手术前明显增加 ,供区无形态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 颗粒状骨髓 松质骨移植并钛网成型能很好恢复下颌骨形态和功能 ,供区损伤小 ,无形态缺损和功能障碍 ,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50.
恶性淋巴瘤(ML)的治疗近20余年来有了较大进展,经治疗后有相当多病例能长期生存。其中尤以何杰金氏病(HD)疗效为佳,有完全治愈的说法,但对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的治疗反应较差,仍有一些患者经治疗后很快复发,甚至根本就无反应,形成一种所谓难治性。自1985年7月至1987年4月我院以综合治疗方法(手术,放疗,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