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灼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核黄素、维生素 E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黛力新,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3.59%和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灼口综合征的发生与精神因素有显著关系,结合抗焦虑抑郁药物黛力新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2.
��������������ؽ�ǿֱ19���ٴ��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上推术治疗真性颞颌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9例真性颞颌关节强直患者采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上推术治疗,并按期随诊,监测指标,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张口度均接近或达到正常,无关节疼痛及弹响症状,随访期内无一例复发。结论根据国内外文献及术后观察,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上推术是治疗真性颞颌关节强直的一种可选择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检测Twist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wist蛋白在69例OSCC组织及1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检测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9例OSCC中,Twist阳性表达率71.01%;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wist在OSCC中的表达与不同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Twist蛋白表达与OSCC的不同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癌结节在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出现的比率及其与口腔鳞癌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治的234例临床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包,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癌结节与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探讨癌结节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34例患者中癌结节阳性率为17.95%(4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分期、pN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比率和脉管癌栓与癌结节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比率和脉管癌栓是癌结节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癌结节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死亡风险是癌结节阴性患者的3.836倍(P<0.05)。结论:癌结节的出现可能与颈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有关,癌结节是影响Ⅲ-Ⅳ期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不良特征。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骨折采用钛板内坚固固定技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因素。方法对36例髁突骨折采用耳屏前、颌后和下颌进路,应用钛板内固定技术进行骨折复位后的固定,观察术后3个月时张口情况、咬合关系、X线表现。同时发现手术面神经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张口度及咬合关系均明显改善。X线显示:髁突骨折复位良好。面神经损伤中颞支损伤率为16.7%,下颌缘支的损伤率为8.3%。结论应用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行下颌髁突骨折的治疗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方法,根据骨折部位的高低选择不同的手术进路,是手术成功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腮腺黏液表皮样癌手术标本中bcl-2异常表达与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腮腺组织40例及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45例中bcl-2的表达。结果 bcl-2在MEC中的表达水平(66.7%)明显高于正常腮腺组织(0%)(P<0.05)。bcl-2在黏液表皮样癌的高、中、低分化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72.3%、83.4%;T1+T2的阳性表达率为44.8%,T3+T4的阳性表达率为83.9%;临床分期Ⅰ+Ⅱ的阳性表达率为48.5%、Ⅲ+Ⅳ的阳性表达率为85.2%。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P=0.223)、年龄(P=0.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及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cl-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大小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bcl-2是检测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较好分子标志物,可望用于腮腺黏液表皮样癌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7.
吻合血管的髂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下颌骨或伴有颌周软组织缺损畸形的显微外科重建技术及供区并发症预防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用髂骨复合组织瓣80块,其中携带皮岛15例,与前壁组织瓣串联重建面下1/3大型缺损5例,同时切取双侧髂骨复合组织瓣3例。结果 80块髂骨复合组织瓣中1例失败,79块及相串联的5块前臂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早期普遍存在,术后6个月 ̄1年内大部分逐渐恢复,腹疝,股神经麻痹等并发症较少见。结论 单纯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Ⅱ~Ⅲ期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Ⅱ~Ⅲ期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患者29例,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21例患者接受局部病灶刮除术后,有19例痊愈,2例缓解;6例患者接受了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接受了下颌骨部分切除术,术后痊愈。结论外科清创是治疗Ⅱ~Ⅲ期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的有效措施,多数通过口内入路行局部病灶刮除术可彻底清除死骨和炎性肉芽组织,当死骨累及上颌窦底水平或下颌骨连续性时,则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或下颌骨部分切除术,通过及时外科干预去除病变骨质,以保持局部有活力骨微环境的无菌状态。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传统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直接麻醉)、Akinosi法麻醉与Gow-Gates法麻醉对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对需拔除下颌智齿患者420例。分别施行直接麻醉、Akinosi法麻醉或Gow-Gates法麻醉,比较其麻醉成功率和优缺点。结果直接麻醉法A级118例(占84.3%);Gow-Gates法A级136例(占97.1%);Akinosi-Vazirani法A级133例(占95%)。直接麻醉法有23例注射麻药前回抽有血,经改变方向后重新注射;Gow-Gates法与Akinosi-Vazirani法无回抽有血病例。结论Gow-Gates法和Akinosi-Vazirani法均可替代直接麻醉方法。其中Akinosi-Vazirani法尤其适用于张口受限和精神紧张患者。  相似文献   
60.
目的对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诊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7年~2010年间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36例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6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117例(86%),恶性肿瘤19例(14%),所有病历均行手术治疗,4例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放疗。术后有暂时性面瘫16例、涎瘘及皮下积液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永久性面瘫1例、恶性肿瘤复发1例。结论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为首选治疗方式,术式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决定,小的腮腺良性肿瘤实施瘤周正常腺体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并能减少腮腺手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