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盐酸小檗碱治疗糖尿病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素)由黄连、黄柏、三棵针或其它含小檗碱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笔者用该药治疗糖尿病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例均为门诊病人,女3例,男2例,年龄50~65岁,平均55岁.均为Ⅱ型糖尿病,病程2~5a,平均2.5a.临床表现:烦渴、泌尿系感染久治不愈3例,消瘦多食2例.5例中空腹血糖>10.5mmol/L1例,9.5~78mmol/L2例,<7.8mmol/L2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5例病人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盐酸小檗碱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后对其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与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米力农治疗,分析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与心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NT-proBNP、LVEDD、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治疗后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患者NT-proBNP水平,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3.
上睑下垂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其中先天性较为常见^[1-3]。重度上睑下垂不仅影响外貌,更影响视功能,我科2003年3月。2008年1月对23例31眼重度上睑下垂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0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90),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2组hs-CRP、脂联素水平、TNF-α和IL-6,并比较2组冠脉病变情况。 结果 研究组脂联素水平为(4.78±1.2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9±1.56)mg/L,TNF-α、IL-6以及hs-CRP分别为(25.24±6.28)pg/ml、(132.32±9.24)pg/ml和(6.23±0.29)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53±5.02)pg/ml、(102.91±8.47)pg/ml和(6.23±0.29)m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5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8例,冠状动脉单支10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脂联素与TNF-α、IL-6、hs-CRP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冠状动脉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较低,炎症因子较高,冠状动脉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45.
背景 主动脉夹层(AD)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危急重症,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既往缺少对AD患者院内结局预测的有效模型,随着近几年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效可靠的患者院内结局预测模型。目的 建立Bayes判别方程,预测AD患者院内死亡可能性,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统一标准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228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25例)就诊的553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一般情况、基础体征、检查指标)。根据患者院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470)和死亡组(n=83),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差异变量。再由计算机软件随机挑选患者作为样本集,通过Bayes判别分析建立Bayes判别方程。最后,利用剩余患者作为检验集,将其资料代入已建立的Bayes判别方程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AD患者平均年龄(51.5±12.3)岁;男女比例为3.89∶1;院内病死率为15.0%(83/553)。最终纳入Bayes判别方程的变量为:发病时间(a1)、DeBakey分型(a2)、尿素氮(a3)、随机血糖(a4)、糖化血清蛋白(a5)、间接胆红素(a6)、国际标准化比率(INR)(a7)、纤维蛋白原(a8),得到Bayes判别方程:Q1=1.174×a1+6.813×a2+0.323×a3+0.213×a4+10.522×a5+0.171×a6+25.656×a7+1.014×a8-39.843;Q2=-13.336×a1+27.131×a2-1.928×a3-5.030×a4+35.574×a5-0.658×a6+287.333×a7-3.509×a8-1 707.601。即将患者上述参数(a1~a8)分别带入Bayes判别方程中,当Q1>Q2时,认为该患者应归为存活组;当Q1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行骨科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和护理,如疾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指导、饮食和下肢活动、抗血栓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患者预防性护理可减少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军事应激条件下执行特殊任务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执行某基地军事演习任务的部队为研究样本,采用自行编制的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对465名执行某基地军事演习任务的官兵进行现场测试。结果 (1)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各因子之间有相关性。(2)在军事应激条件下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多数因子上,不同兵种、职别、学历、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心理健康状况有所不同,其中炮兵、干部、高学历军人、18岁以下义务兵、已婚军人、男性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P0.05,P0.01)。结论军事应激条件下执行军事演习任务的不同兵种、不同职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官兵之间的心理健康有明显差异,应分别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探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并应用到重大事故的抢救中,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法:对一批突发重大事故伤者的抢救启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分析记录预案的具体过程和结果.结果:16例患者的整个抢救工作有章可循,能够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地进行,避免了抢救中混乱局面的出现,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突发意外重大事故的患者,制订可行的应急预案,采用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专科化的治疗护理,可提高伤员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伤残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头孢类药物皮试液配制改进方法的效果。方法从溶媒中取10 ml生理盐水稀释1 g头孢曲松,取头孢曲松稀释液0.45 ml,加入余下的溶媒90 ml,即可完成皮试液的配制。比较此方法与传统法在皮试液配制时间的差异以及护士对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改良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配制时间缩短,护士对此方法评价提高(P0.01)。结论改良法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简便、易记、易操作,皮试液的配制用时减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华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464-465
目的分析在患者皮肤美容的过程中应用光子嫩肤技术的,瞄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确诊并采用光子嫩肤仅的7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将78名患者随机分为色斑组、胶原纤维蜕变组和毛细血管扩张组,其中色斑组有37例,胶原纤维蜕变组有27例,毛细血管扩张组有14例,分析其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应用运用光子嫩肤技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色斑组中有8例痊愈,27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59%;胶原纤维蜕变组中有6例痊愈,20例显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30%;毛细血管扩张组中有5例痊愈,8例显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86%。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仅有3例患者出现了复发现象,其中包括2例黄褐斑和1例雀斑,但程度较浅,且复发面积比较少。另外有1例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出现程度较轻的回弹,其余患者均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在患者皮肤美容的过程中应用光子嫩肤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