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1982~1988年5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42例肾盂癌,13例输尿管癌。平均年龄67岁,男29例,女26例。作者应用单细胞DNA细胞光度技术研究细胞DNA倍性DNA不均匀性及计算细胞周期。随访1~6年。结果:肿瘤的分期和组织分级,23例是pT_1N_0,15例pT_2N_0,12例pT_3N_0和9例pT_3N_+。13例Ⅰ级,28例Ⅱ级,14例Ⅲ级。DNA倍性和组织分级的关系,Ⅰ、Ⅱ、Ⅲ级肿瘤细胞的非整体细胞出现百分率分别是7%、42%、71%。29%Ⅲ级肿瘤有多倍体DNA细胞。肿瘤的分期与DNA倍性的关系,pT肿瘤38%出现非整体细胞pT_2肿瘤是58%pT_(3/4)N_(0/(?))几乎是100%。DNA倍性与转移的关系,13例病人肿瘤是双倍体细胞随访6年而没有转移。67%非整体细胞的病人有转移,在30~36月内死于  相似文献   
42.
43.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锁骨钳闭合整复经皮穿针内固定配合锁骨外固定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螺旋CT(spiral CT,SCT)分析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并判断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30例。其中非侵袭性胸腺瘤(noninvasive thymoma,NIT)即良性胸腺瘤22例,侵袭性胸腺瘤(invasive thymorrm,IT)即恶性胸腺瘤8例。通过SCT分析胸腺瘤的瘤体形态、密度、强化特点、肿块与纵膈结构关系等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研究胸腺瘤良恶性即有无侵袭性的对应关系。结果:1、SC丁诊断NIT20例,其主要表现为前上纵膈内密度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轻度强化的软组织肿块,与纵膈心脏大血管分界清晰。2、SCT诊断IT7例,主要表现为前中上纵膈内分叶状、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强化不一且或伴有囊变坏死区,肿瘤与心脏大血管脂肪环破坏,心包积液、纵膈胸膜浸润以及上腔静脉受压变形等。结论:SCT对胸腺瘤的良恶性(即侵袭性)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术前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判断其预后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5.
作者应用复式彩色超声监测阴茎血管反应,比较60mg罂粟碱和20μg前列腺素E_2(PGE_1)对阴茎血管的作用。材料与方法:34名年龄在24-66岁阳萎病人取平卧位复式彩色超声作检查,用Acuson128扫描仪5.0MH_2多普勒探头,在阴茎非勃起状态,测量其深动脉直径和动脉高峰收缩速率(PSV)。然后。给34 名病人注射60mg罂粟碱20μgPGE_1,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测量上述两试验的的数据并将阴茎勃起分为四级:0级没有反应,1级轻微勃起,2级不完全勃起,3级正常勃起。所测得的数据做t检验处理。结果:没有病人在两试验中无反应。罂粟碱试验。3级勃起(14.7%)、2级(44.1%)、1级(41.2%)。PGE_1试验,3级勃起(17.6%)、2级(35.2%)、1级(47.1%)。两试验之间有很小的差别。罂粟碱和PG_1  相似文献   
46.
48,XYYY染色体核型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3年检出l例45,x/48,XYYY嵌合型,但以48,XYYY细胞株为主(占88%),现报道如下。男孩,4岁,因肾病综合征人院,经体检发现多种畸形,遂做染色体检查,确定为性染色体异常。患  相似文献   
47.
背景:在低温和缺氧诱导的条件下,RNA结合蛋白RBM3(RNA结合基序蛋白3)的转录水平升高,近些年来在人类许多系统肿瘤中发现其转录水平也发生上调。然而,其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尚缺乏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针对RBM3在不同病理级别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实验研究。 方法:本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的方法分别对RBM3 mRNA及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实时定量PCR的数据进行分析,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用于免疫组化结果的分析。其中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一方面,首先对X-染色体相关的RBM基因(RBMX,RBM3,RBM10)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RBMX和RBM10的 mRNA水平在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无显著性差异。然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RBM3 mRNA水平上调,其中高级别(WHO III-IV级)与低级别(WHO I-II级)星形细胞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6?0.66比1.60?0.58,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5.06?0.66比1.03?0.22,P<0.05)。另一方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BM3在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呈细胞核染色,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其表达水平也逐渐增高(阳性率:星形细胞瘤Ⅳ级92.9%,Ⅲ级81.8%,I-II级:50%,正常脑组织:37.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相比:P <0.05;高级别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相比:P<0.05)。同时蛋白印迹的结果再次验证了RBM3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变化趋势。 结论:本研究初步认为RBM3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表达差异,并且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加剧其表达逐渐增高提示其可能影响星形细胞瘤形成、恶性进展及预后等诸多环节。  相似文献   
48.
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趋势,膝关节骨陛关节炎的患者越来越多,和髋关节置换一样,人们已渐渐认识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其手术目的:解除疼痛,改善功能,纠正关节畸形,以获得一个长期稳定无痛有良好功能的膝关节,本科自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2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经精心治疗及采取下列几项护理措施,均获得较满意效果,患者自我感觉关节活动功能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王密  吴长利  谢峰  孙光  王一  刘雨 《山东医药》2011,51(10):84-85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CD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CD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肉眼血尿2例,一侧腰痛3例,腰部或腹部肿块2例,查体2例触及肾区包块。4例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阴性,1例阳性。腹部CT检查4例提示肾占位性病变,1例肾盂占位性病变。1例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部阴影者,胸部CT提示转移性肿瘤可能。术前4例诊断为肾癌,1例诊断为肾盂癌。3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盂癌根治术,1例因考虑肺转移行肾癌减瘤术。5例均经术后病理诊断CDC。免疫组化提示高分子细胞角蛋白CK(+~+++)5例,Vimentin2阳性4例。TNM分期:T1N0M0(Ⅰ期)2例,T2N0M0(Ⅱ期)、T3bN0M0(Ⅲ期)、T4N1M1(Ⅳ期)各1例。术后3例行免疫治疗,1例给予放疗。术后随访5个月~3.5 a,3例于术后2 a内死亡,余2例目前无瘤存活。结论 CDC恶性度高、预后差,确诊依靠病理检查,CT及肾血管造影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主要治疗方法是肾根治性切除术,尚无标准化疗或免疫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正>我院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并观察患者转氨酶变化情况,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发现肝源性糖尿病(DM)时有大于5年的肝病史,均无DM家族史。患者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