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6篇 |
免费 | 202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29篇 |
妇产科学 | 46篇 |
基础医学 | 174篇 |
口腔科学 | 33篇 |
临床医学 | 623篇 |
内科学 | 244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107篇 |
外科学 | 122篇 |
综合类 | 915篇 |
预防医学 | 375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380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351篇 |
肿瘤学 | 1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35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172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21篇 |
2017年 | 74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102篇 |
2014年 | 196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188篇 |
2011年 | 215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160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58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36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正>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者全身性的损害,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病变或者损害。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使用愈发广泛,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呈升高趋势。本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共上报741例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患者来自全市除蒙阴县外的11个区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模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检出的预测价值.方法 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CBM、CNKI数据库中有关超微血管成像模式...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基于胃饥饿素(Ghrelin)/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通路探讨银莱汤治疗胃肠积热合并肺炎幼龄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36只SPF级4周龄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银莱汤组、胃饥饿素组、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组、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合银莱汤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热量饮食联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雾化的方式制备胃肠积热合并肺炎模型,并分别给予银莱汤、胃饥饿素或胃饥饿素受体拮抗剂处理。每日监测大鼠进食量、体质量、肛温等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炎症因子及Ghrelin水平,分析Ghrelin与... 相似文献
64.
由于临床护理人员对生存者分期概念认识的缺乏, 导致对不同分期下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关注度不同, 造成其症状负担水平、依从性、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因此本文从生存者的定义和分期出发, 介绍不同分期下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现状并对其主要测评工具进行分析比较, 从多个方面梳理结直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的影响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旨在帮助医护人员认识生存者分期、准确把握肠癌生存者症状负担水平, 为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血浆ApoB/ApoA1比值和D-二聚体(D-D)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血栓形成(LVT)的预测价值,并建立列线图模型。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STEM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28天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LVT组和非LVT组。对两组患者血浆ApoB/ApoA1比值和D-D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STEMI患者PCI术后L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 [结果]血浆ApoB/ApoA1比值升高(OR=1.320,95%CI:1.057~1.648)、D-D水平增加(OR=1.031,95%CI:1.020~1.042)、术前TIMI为0级(OR=4.141,95%CI:1.018~16.849)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OR=0.906,95%CI:0.853~0.963)是PCI术后L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上述指标预测LVT形成的AUC分别为0.792、0.800、0.623和0.726。基于以上指标建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表明,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926,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一致性。 [结论]STEMI患者血浆ApoB/ApoA1比值升高和D-D水平增加与PCI术后LVT形成具有密切关系,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预测LVT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对高危患者的识别。 相似文献
66.
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PGD)是手术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便秘、恶心呕吐,甚至通过脑肠轴影响认知功能等。PGD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PGD与患者自身“本虚”和手术“外邪”侵扰有关。西医则认为手术创伤、炎症反应、胃肠激素水平紊乱、微生物菌群失衡等都可影响胃肠功能,进而造成PGD。该文就针刺改善PGD的调节炎症因子,改善胃肠道激素分泌,刺激迷走神经调节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机制进行总结说明,旨在为临床针刺干预PGD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究与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内感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0月郓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内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人干扰素a2b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水平,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以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指标均未观察到明显异常。结论 人干扰素a2b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内感染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主要症... 相似文献
68.
【摘要】 目的 在分析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并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析患者表型及临床特征,提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全国28个中心对该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纳入2 269例玫瑰痤疮和2 408例其他面部皮肤病患者,与2017版美国国家玫瑰痤疮专家委员会(NRSEC)制订的国际诊断标准比较,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均存在面中部持续性红斑(100%)。在1 861例主要表现为面颊部红斑的患者中,1 850例(99.4%)在红斑之前或同时出现阵发性潮红;在1 489例主要表现为鼻或口周部红斑的患者中,仅52例(3.5%)发生阵发性潮红; 342例有肥大增生的患者均在肥大增生改变之前发生持续性红斑。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提出,面颊部可周期性加重的伴有阵发性潮红的持续性红斑,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对于表现为鼻、口周部持续性红斑的患者,需合并至少1项选择性表型(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肥大增生改变或眼部症状)才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结果显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9.6%,接近国际标准100%,特异性为91.9%,而国际标准为73.3%。结论 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更有利于增生肥大型玫瑰痤疮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孢子丝菌病诊疗及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且资料完整的655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皮损分布、既往诊治情况等。结果: 655例患者中,男253例,女402例,男女比例1 ∶1.59;年龄3个月~81岁,36~65岁占67.79%;病程4天~8年,2~4个月占60.92%。临床以固定型(77.25%)和淋巴管型(21.83%)为主,以丘疹结节损害居多,主要分布于面部(51.45%)和四肢(43.82%)。133例有明确外伤史。499例(76.18%)患者有该病既往外院就诊史,其中误诊293例(58.72%)。误诊疾病以皮肤感染、皮炎诊断最多。结论:孢子丝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固定型和淋巴管型表现为主,主要累及面部、躯干,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0.
羚羊角为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平肝熄风、清热镇痉、解毒消肿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癫痫、惊风、抽风、头昏目赤等病症。此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综述羚羊角的鉴别方法,包括性状鉴别、化学成分、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紫外鉴别、薄层鉴别、电泳鉴别等,分析羚羊角各种鉴定方法的适应性、特点、应用范围和局限性,为实际工作中羚羊角的有效甄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