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1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437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95篇
  4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支气管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与变应原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被认为是目前唯一哮喘病因治疗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纯化和标准化重组变应原能取代传统的天然变应原浸液,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增强治疗的疗效。本文就近几年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与变应原疫苗研究中新进展进行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在B超引导下的22例颅脑手术。结果证实这种方法能客观的为手术人员提供病灶位置、深度、体积图像,给入路选择,穿刺定位、活检、术后随访等提供了方便。是目前颅脑手术中经济而实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泼尼松对蟑螂致敏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发现蟑螂变应原过敏与哮喘的发病相关。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哮喘的最为有效的药物。然而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后对机体的免疫学指标如抗体,细胞因子等的影响还不确切。为此,我们观察了泼尼松对美洲大蠊提取液致敏的哮喘小鼠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探讨哮喘小鼠治疗后的病理和免疫学改变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大鼠臂丛神经根吻合后脊髓病理改变和轴突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后神经根直接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取4~6月龄SD大鼠48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 g.手术分离左侧C5~7神经根至臂丛神经干部,于椎孔外根干交界部位切断C5~7神经根,切断后即刻吻合(实验侧);右侧不作处理(对照侧).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于术后3周,3、6个月取材,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BDA神经示踪技术,观察肱二头肌湿重变化,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内尼氏体数目及形态的改变,周围神经纤维再生数目、距离,轴索和髓鞘发育情况.结果 大鼠术后存活良好.实验侧术后呈跛行步态,出现展爪反射;3个月后展爪反射消失;对照侧正常.大体观察,实验侧术后6个月内神经粘连加重,吻合口两侧神经干干瘪,无光泽;对照侧正常.术后3周和3个月实验侧及对照侧肱二头肌湿重分别为(0.28±012)、(1.37±0.33)g和(0.58±0.10)、(1.36±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分别为(1.39±0.31)、(1.37±0.38)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脊髓和上干改良Marsland与LFB双重染色后观察脊髓内神经元数目减少,胞体由肿大到皱缩,细胞核和尼氏体减少;上干内染色完整的神经纤维逐渐增多,神经轴索较细,髓鞘淡染.术后3周、3个月、6个月实验侧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数目分别为对照侧的84.5%±3.2%、74.4%±4.5%、73.7%±3.8%.实验侧肱二头肌HE染色观察术后3个月内变性明显,之后逐渐恢复;对照侧无明显变性.术后6个月神经纤维BDA染色观察:神经越靠近近端,髓鞘着色越明显,轴突越粗大:越靠近远端时情况相反,并可见到轴突中断.肌皮神经入肌点处偶见阳性标记的神经髓鞘和轴突.结论 臂丛神经根椎孔外断裂即刻吻合后,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坏死比率为20%~30%,残存神经元多为受损神经元,再生神经纤维表现为动力不足和发育不全,对终末器官功能恢复无意义.肱二头肌恢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29日,我院收治1例左手第五掌骨旺炽性反应性骨膜炎(floridreactiveperiostitis)患者,因本病较为罕见,特报告如下:患者女,24岁。因左手小鱼际肌肿痛2周而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小鱼际区隐痛,疼痛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包裹的卵清蛋白(OVA)纳米癌苗(POM)对哮喘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包裹不同剂量(低、中、高)的OVA纳米粒子和对照(OVA、空白纳米粒子、PBS)通过皮下注射给予小鼠,再用OVA进行致敏和激发,通过肺组织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测定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观察小鼠呼吸道炎症和免疫学改变.结果 肺部组织学和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OVA治疗组、中剂量和高剂量OVA纳米组的肺部嗜酸性浸润显著减轻,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显著减少.卸胞因子测定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OVA纳米组的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显著升高,Ⅱ,4水平显著降低.OVA治疗组中IL-4水平显著下降,而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OVA纳米疫苗可预防哮喘嗜酸性气道炎症,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调节了过敏性哮喘的Th1/Th2失平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肠组织与心肌、骨骼肌等肠外组织在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组织损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生化及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失血性休克后肠组织、心肌和骨骼肌AT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的26.3%、30.7%和62.8%;复苏后,心肌、骨骼肌ATP含量明显高于休克组;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肠组织XO活化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OD活力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脂质过氧化程度较心肌和骨骼肌严重。结论: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不同组织能量代谢变化及组织损伤程度存在差异性,肠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及损伤程度重于心肌、骨骼肌等肠外组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微量组胺测定技术,对中华硬蜱(Ixodessinensis)雌性成虫叮咬初次和再次感染宿主(家兔)血液和局部皮肤组织中组胺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硬蜱初次叮咬家兔后吸血量233.78±40.53mg,宿主血液和局部组织中组胺含量第5天达高峰,分别为405.44±120.29ng/ml和362.34±84.72ng/g,而中华硬蜱再次叮咬感染组家兔吸血量为96.42±36.28mg,宿主血液和局部组织中组胺迅速升高,24小时达高峰,分别为642.43±146.47ng/ml和1152.53±203.96ng/g,与初次叮咬组胺含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组胺与宿主产生对蜱感染的获得性抵抗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后期随着光学仪器的不断产生和高科技手段的面世,内窥镜在临床各科领域已广泛应用,而在周围神经方面尚属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