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成人甲状腺肿瘤及瘤旁正常组织褪黑素受体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取成人甲状腺肿瘤(腺瘤及腺癌)组织及瘤旁正常组织,抽提总RNA,合成mt1、MT2受体引物,用RT—PCR半定量分析褪黑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人甲状腺腺瘤、腺癌及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有mt1、MT2受体表达。甲状腺腺瘤组织mt1、MT2受体亚型表达量与正常甲状腺组织无差异  相似文献   
72.
73.
7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急性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分别利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脑血管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不同时长任脉灸对骶上脊髓损伤(S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SSCI后NB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患者鸠尾穴至中极穴的任脉段给予任脉灸,每次灸治1 h,3次/周,共治疗4周;观察组每次灸治时间改为2 h,其余治疗操作同对照组,3次/周,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24 h排尿日记(单次排尿量、24 h排尿次数、24 h漏尿次数)、最大膀胱安全容量和残余尿量评价患者的排尿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分别为(11.25±0.43)次/d、(5.30±0.37)次/d、(148.55±17.81)mL、(301.90±14.73)mL、(72.50±7.21)mL,观察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分别为(9.80±1.51)次/d、(4.45±0.31)次/d、(159.40±10.97)mL、(314.90±16.33)mL、(67.05±7.18)mL。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4周后每日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单次尿量、膀胱安全容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降低更加明显,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安全容量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长时程任脉灸可以更有效改善SSCI后NB患者排尿功能,减少尿失禁。  相似文献   
76.
<正>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机体是否存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缺氧和缺氧程度的可靠指标,是重要的重症监护参数,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桡动脉具有易暴露、表浅、易触及、便于按压等优点,目前广泛用于动脉血气标本采集。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垂直进针的方法,护士的穿刺成功率不高,护士对桡动脉采血存在有怯采现象,尽管国内很多关于桡  相似文献   
77.
毛囊蠕形螨感染的皮肤病理学研究(附39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毛囊蠕形螨感染与皮肤病及皮肤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近2年来的皮肤活检病理资料和乳腺癌根治手术标本的乳头,统计分析毛囊蠕形螨感染的好发部位、年龄以及与各种皮肤病、肿瘤的关系。结果:毛囊蠕形满各部位感染率依次为乳头(48.89%,66/135)>头面部(29.21%,52/178)>外阴(17.14%,6/35)>其他部位(4.42%,8/181);各年龄段感染率:20-29岁为6.76%(5/74),30-39岁为9.21%(7/76),40-49岁为16.47%(14/85),50-59岁为23.33%(14/60),60-70岁26.26%(26/99);各皮肤病的感染率:上皮性肿瘤的感染率最高56.41%>(22/39),其后依次是瘤样病变18.58%(34/183)、软组织肿瘤9.86%(7/71)、非赘生性病变2.97%(3/101)。而上皮性肿瘤中又以基底细胞瘤和外毛根鞘瘤的头面部皮肤是毛囊蠕形螨最易感染的部位;(2)毛囊蠕形螨感染与年龄有关,随年龄的增长感染机会增加;(3)上皮性肿瘤病变中毛囊蠕形螨的感染率最高,尤以基底细胞癌和外毛根鞘瘤感染最多。  相似文献   
78.
颌面部皮肤蕈样肉芽肿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皮肤蕈样肉芽肿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淋巴瘤,男性多于女性,本文报告2例均为男性,此病可发生于除儿童期以外的任何年龄,但一般发生于中年人,初期诊断较为困难,但通常可伴有临床和组织学上的特征,对蕈样前期,持续性痒,一处多处皮肤浸润性斑疹,特别是仅发生在面部者,应警惕皮肤蕈样芽肿。  相似文献   
79.
HBV、HCV在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会敏 《中原医刊》2005,32(8):13-1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HBV、HCV感染率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同期收治的20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HBV、HCV感染情况分析.结果两组资料的HBV感染率分别为85%、22%,原发性肝癌组与其他恶性肿瘤组有显著性差异;HBV/HC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6.25%、2.12%,原发性肝癌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单纯HCV感染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HBV/HCV混合感染率也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单纯HCV感染率与恶性肿瘤患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0.
自体神经原位再植防治创伤性神经瘤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鸿声  刘会敏 《中华外科杂志》1991,29(10):596-598,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