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20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初步研究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门诊就诊的250名55岁以上(含55岁)的老年人,应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eriatric oral healthassessment index,GOHAI)量表中文版、一般项目表及自我口腔健康评价表对其口腔健康生命质量进行调查,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影响口腔健康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GOHAI中文版平均得分为12.26±7.67。多元回归方程为:GOHAI中文版得分=-6.477+0.309×自我评价的口腔健康+0.164×缺失牙数+0.237×对口腔状况的满意度+0.127×对生活的满意度,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423。结论:自我评价的口腔健康、缺失牙数、对口腔状况的满意度及对生活的满意度是影响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根管治疗失败原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06名患者,分析根管治疗失败患牙215颗,根据初次治疗情况、临床检查、术前X线片以及术中对患牙根管系统的探查等判断原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失败病例中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最多,占67.9%,其次是无根尖暗影、但因欠充要求再治疗的患牙,以及存在冠渗漏的患牙;X线片显示84.2%的患牙欠充,多数后牙根管锥度欠佳;遗漏根管多见于上颌第一磨牙和前磨牙;18.1%的患牙存在台阶、根管偏移等并发症。结论:因预备和充填不当等造成的根管清理不彻底、封闭不严密使根管系统再感染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遗漏根管、冠部渗漏等也可造成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83.
下尖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下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正畸力作用下尖牙的应力分布特点。方法:利用DICOM数据建模法,建立下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力学实验。结果:建立了下尖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不同载荷时牙根表面应力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结论:利用DICOM数据建模法,可建立良好的三维有限元正畸力学实验模型,单个力作用于牙冠表面时,牙齿呈倾斜移动的应力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84.
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的验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16  
目的通过对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的验证研究及其性质的考评,对该量表的信度、效度作出评价,探讨其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生存质量评价(IQOLA)项目的标准程序,对OHIP-14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使用该量表和《口腔健康自我评价表》,对广东省部分地区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居民应用多阶段简单随机抽样法,共抽取592个个体进行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共有592位个体接受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0份,其中数据缺失问卷38份。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3,条目与量表间的相关系数在0.53~0.71之间。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维度显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存在预想的连带关系和逻辑关系。量表得分与自我评价的口腔健康、自我感觉的治疗需要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49(P〈0.0001)。结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该量表在中国人群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5.
MTA再行治疗根部开放恒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再行治疗恒牙根部开放导致的牙髓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转诊我院的根部开放合并根尖周炎、既往治疗失败的恒牙20例,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严密封闭根部开放部位,形成屏障后行根管热牙胶充填,定期复诊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后复诊期间无不适症状,原有窦道消失,牙龈恢复正常.6个月后X线片复查显示根部开放处MTA屏障封闭严密,原有根尖周稀疏区逐渐缩小.15个月后有9例患牙根尖稀疏区完全消失,呈骨性愈合.结论:MTA再行治疗根部开放恒牙的疗效确切,根管显微镜的应用使治疗更为方便和准确,提高根管再处理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
利用可溶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研制出一种可吸收性甲硝哒唑(MTZ)药膜,观察其抑菌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24小时内HPMC缓慢溶解,MTZ几乎完全释放,活体牙周龈沟液中24小时后MTZ的量仍维持40μg/ml的水平(远高于牙周病相关菌的最低抑菌浓度),HPMC逐渐溶解消失。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婴儿期喂养方式与中国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 isc)、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集国内1998-01—2004-12研究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的相关文献,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 eta分析,计算合并优势比,评价婴儿期不同喂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发病的关系。采用RevM a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篇,总样本量2 476例。其中母乳喂养组1 409例,患龋人数545例,人工喂养组1 067例,患龋人数745例;合并OR值是2.87,95%的可信区间为1.21~6.81。结论:婴儿期采用人工喂养的儿童发生乳牙龋齿的危险性是采用母乳喂养儿童的2.87倍,采用母乳喂养能有效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根管治疗及根尖手术是处理牙髓根尖周病的常规方法。相比裸眼操作,口腔手术显微镜的普及和应用有效提高了治疗精准度及预后。然而,在面临严重根管钙化、根尖周病损定位困难或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等复杂情况时,即使经验丰富的术者在进行显微牙髓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动静态导航技术为应对疑难复杂牙髓根尖周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新模式,即通过锥形束CT拍摄、口内扫描、结合导航软件设计手术虚拟入路,继而在三维打印导板或实时导航设备的辅助下进行精准根管治疗或根尖手术。本文对导航牙髓治疗的分类、特点以及国内外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9.
Fos蛋白参与牙髓炎疼痛中枢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疼痛诱导Fos蛋白表达与其靶基因脑啡肽前体mRNA转录、脑啡肽水平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牙痛的中枢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Fos蛋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 内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ENKmRNA的转录和放射免疫技术测定sp5c内ENK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牙髓炎疼痛诱发Fos蛋白在sp5c内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Fos蛋白在诱痛后015h表达,2h达高峰,4h后渐减弱; PENKmRNA在牙痛后2h始转录,4h达高峰,8h后渐减弱。牙髓炎诱痛后4h sp5c内ENK含量显著升高(P<0101)。结论:Fos蛋白通过激活靶基因脑啡肽前体基因的转录,引起中枢内脑啡肽水平的升高而参与牙痛的中枢调节。  相似文献   
90.
目的:构建携带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ac基因A区片段的原核高效表达系统。方法:对含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ca基因的pPC41质粒进行PCR扩增,获得了pac基因A区片段,将扩增获得pac基因A区片段与表达质粒pET17-b定向克隆,重组质粒用B HI,EcoRV双酶切后电泳鉴定。结果:获得携带pac基因片段的重组持粒,结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质粒为后继工作准备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