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9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52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由于其具有抗病毒、抗细菌的双重功效,所以应用病例比较多,现将其用药过程中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2.
43.
输卵管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的最常见病因,我院妇科门诊自1992年6月至1995年6月3年收治的256名不孕症患者中有89例是不同程度输卵管阻塞患者,占就诊总人数的34.8%,采用输卵管通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效果较好,现就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992年6月至1995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因不孕就诊的总人数为256例,经询问病史,妇科检查以及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排除子宫畸形、子宫输卵管结核及其它因素导致的不孕,筛选出89例输卵管阻塞患者作为治疗对象,其中输卵管双侧阻塞27人,单侧阻塞62人,年龄22~38岁,不孕年限2~8年,89例均为… 相似文献
44.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大类多功能、高活性的生物物质.它在介导机体多种免疫反应及对各类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活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冯海燕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1):100-101
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的种类和药敏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培养仪进行血培养,使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对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52例血培养共检出113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7.3%,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1.1%和39.1%。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分别占75.0%和31.2%。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及时检测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准确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6.
抗肿瘤药物化学刺激性大,血管收缩性作用强,治疗中极易引起静脉炎,是较难治愈的,一直困扰着医护工作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大多疗效不够满意.笔者以类肝素(多磺酸黏多糖,喜疗妥,heparinoid,Himdoid)联合大功率激光治疗化疗性静脉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虎符铜砭刮痧对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4月就诊于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的88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干预组行虎符铜砭刮痧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颈肩部疼痛程度、颈部功能障碍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VAS评分、ND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行虎符铜砭刮痧干预可减轻临床症状,减轻颈肩部疼痛程度、颈部功能障碍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揭示不同来源胎牛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分别使用2种不同来源的胎牛血清培养银屑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记录各组细胞传1代所需的时间;MTT比色法检测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V法检测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发凋亡率。结果使用胎牛血清1,银屑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出现凋亡,最后全部死亡,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所需时间也较长;而使用胎牛血清2,患者细胞可以传代,正常对照细胞传代所需时间缩短(P0.05)。结论胎牛血清是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高糖和不同浓度胰岛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用高糖和不同浓度胰岛素诱导细胞增殖.实验设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和不同浓度胰岛素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测定VSMCs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VSMCs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含量;RT-PCR技术检测VSMCs中PCNA mRNA的表达量;NO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高糖能诱导VSMCs的增殖,而胰岛素则呈剂量依赖性地协同高糖诱导VSMCs增殖,最大作用效果出现在300 mU/L胰岛素培养的第5天;高糖可以使PCNA蛋白含量增加,而高糖和高浓度胰岛素(300 mU/L)合用则可使PCNA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高糖可使PCNA mRNA表达量增高,而高糖和高胰岛素(300 mU/L)合用则可使PCNA 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高糖可使NO含量降低,而高糖和高胰岛素(300 mU/L)合用则可使NO含量显著降低.结论:胰岛素呈剂量依赖性地协同高糖促进VSMCs增殖,使VSMCs PCNA蛋白含量和PCNA mRNA表达量增高,并协同高糖降低NO的产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