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目的 探讨广州市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个月末痰涂不阴转的原因,为提高化疗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项目实施初期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231例,根据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结果分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回顾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阴转组与未阴转组之间就诊延误、病灶范围≥2个肺野、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痰涂片≥2+等变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不阴转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是就诊延误、肺部含有空洞、合并有糖尿病等。结论 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对肺部含有空洞的病人的治疗、特别是重视合并有糖尿病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242.
目的:探讨儿童TMD患者528例的性别、年龄对TMD症状体征的发生情况和CBCT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14岁TMD患者,分别按照性别及年龄(6-8岁低年级、9-11岁中年级、12-14岁高年级)分组,对疼痛、弹响或杂音、开口型异常及开口受限等症状体征和CBCT影像学表现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男性1...  相似文献   
243.
目的 建立和验证雅安地区系统性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 L 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 M R)的参考区间.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9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体检的人群,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8186例体检健康者.根据血细胞分析的参数计算得到SI...  相似文献   
244.
唐颖丽  谢珊  余清萍  何霞 《陕西中医》2020,(9):1311-1314,144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痰浊阻肺证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COPD加重期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及肠内营养补充,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其短期内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参数变化。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主症咳嗽、咳痰、喘息、哮鸣、气短及次症鼻塞、口干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及PaCO2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9%(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PaO2、SaO2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EV1/FVC、MVV、IC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法择时穴位进针、按摩、耳穴贴压等,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利于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及血气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24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80例患者术前加强原有疾病护理、做好体位训练、饮食调理及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加强出院健康宣教。结果:本组80例患者,平均住院5d。症状消失出院71例,症状减轻出院9例。随访3~6个月,9例症状减轻出院患者于术后第2周症状消失;78例患者均能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出院康复、用药、饮食指导,未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新的腰背痛症状。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6.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ABC转运蛋白2(ABCG2)基因位点rs223114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2~12月体检的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尿酸水平以及纳入和排除标准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液样本,提取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各组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并对扩增产物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i MLDR)进行SNP检测。结果总人群中汉族尿酸水平高于维吾尔族(t=10.595,P0.05);不同基因型(χ2=46.007,P0.05)及等位基因(χ2=17.924,P0.05)在两民族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和汉族高尿酸血症组尿酸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χ2维=7.796,P0.05;χ2汉=9.963,P0.05),两民族高尿酸血症组TT+GT基因型(χ2维=12.02,P0.05;χ2汉=12.28,P0.05)以及T等位基因(χ2维=8.625,P0.05;χ2汉=12.05,P0.05)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GT+TT基因型分别使得两民族患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上升了2.45和1.103倍(维吾尔族OR=2.45,95%CI=1.187~5.054,P0.05,汉族OR=1.103,95%CI=1.00~1.026,P0.05)。结论 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SNP与维吾尔族和汉族高尿酸血症有一定关联,T等位基因可能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G等位基因则可能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47.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检测模式在人群中的分布并初步探询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间免疫室12204例血液样标本进行HBV标志物测定。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标本中,出现4种常见模式,以HBsAg、抗-HBe、抗-HBc3种阳性(俗称"小三阳")所占比例最大(53.9%),尤其在20岁以上年龄组中最为明显(占所有"小三阳"的92.9%)。而HBsAg阴性标本中出现6种常见模式,以5项全阴性和仅抗-HBs阳性最常见(分别占47.8%和47.9%),其余模式均占较小比率。结论"小三阳"是HBV在体内转为慢性感染较为稳定的模式,随年龄的增大这种模式所占的百分比率显著增加;各年龄组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对HBV缺乏有效的抵抗力,急需要接种或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尤其要重视20岁以上的人群,从而有效防止HBV的传播。  相似文献   
248.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文化程度、吸烟史、颈部创伤史等一般因素、工作因素及新型潜在因素如手机使用时长、运动、工作中不良姿势等对非特异性颈痛发生的影响,探讨非特异性颈痛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试验,将非特异性颈痛患者72例纳入病例组,同期就诊非颈痛患者106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影响因素调查表采集受试者的一般因素、工作、运动、手机使用时长等信息,采用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中不良姿势(>2h/d OR=3.266, 95% CI 1.465~7.284, P=0.004)、长时间使用手机(>3h/d OR=2.459, 95%CI 1.262~4.792, P=0.008)及规律运动(OR=0.391,95%CI0.196~0.780,P=0.008)与非特异性颈痛发生相关。结论:工作中不良姿势>2h/d、手机使用>3h/d是非特异性颈痛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规律运动是非特异性颈痛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49.
目的:观察中药包穴位热敷辅助治疗成人慢性咳嗽风寒袭肺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于我院收治的79例成人慢性咳嗽风寒袭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9例,研究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包穴位热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  相似文献   
250.
桥本脑病(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的糖皮质激素敏感性脑病)是与桥本甲状腺炎相关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癫痫发作、震颤、肌阵挛、共济失调、精神病等表现,有复发及缓解交替过程。以精神症状起病的桥本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分歧,现报道一例桥本脑病患者,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如果遇到无法解释的脑病时,如果抗甲状腺抗体滴度高,即使甲状腺功能正常也要考虑桥本脑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