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探讨上颌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改善早期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上颌单侧后牙反牙合伴有/或不伴有前牙反牙合,下颌功能性偏斜病例16例,采用上颌Quad-Helix扩弓方法,矫治前后头颅定位后前位片(P-A)测量分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单侧后牙反牙合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有明显改善。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由于单侧后牙反牙合导致的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方法,可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明显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骨折内固定如何减小创伤。方法:微创化治疗43例下颌升支骨折。口内外小切口,建立骨膜下隧道,不做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微型钛板骨外侧皮层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6个月骨性愈合,咬合关系恢复良好,无骨不连、面神经损伤。结论:微创化治疗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3.
程瑞修  何玉宏 《口腔医学》2006,26(6):417-417
1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因面部刀砍伤5 h入院。检查:左腮腺嚼肌区及颊区一长约20 cm斜行伤口,下颌骨升支骨面暴露,颊区伤口深达口腔黏膜下层,肌肉外翻,头皮、左眉弓及唇部另可见多处长短、深浅不一的伤口。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在耳屏至鼻翼与口角中点连线上,用9 mm银质探针探查腮腺导管,发现腮腺导管离断为5段,近心段(第1段)在腺体内,远心段(第5段)长约15 mm,中间3段,依次长5、6、8mm,其中第2、4、5段在伤口颞侧,其余2段在伤口颈侧。用1 mm硬膜外麻醉导管将离断的腮腺导管串联,在离断口处游离导管2 mm以防止周围软组织卷入导管内。在4倍双人双…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分析第三磨牙萌出影响因素与头颅侧位片评价的相关性,拓展全颌曲面断层片在121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9例(男21例,女18例)上下颌第三磨牙均存在的安氏Ⅰ类病例,同期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分别测量11项指标,将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全颌曲面断层片左右两侧各指标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关于上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度、上下颌萌出间隙及下颌升支长度的指标均具有强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显示,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测量值之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但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结论: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可以替代头颅侧位片评价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生长发育完成期患者采取拔牙与非拔牙矫治方法后下颌第二磨牙位置的改变。方法:选择两组患者各40例。第一组采取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矫治方案,第二组采取非拔牙矫治方案。术前、术后常规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间隙改变。根据治疗记录和X线片选取46例患者确证下颌第三磨牙是否拔除或保留。结果:拔牙组较非拔牙组均显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至Xi点间间隙显著增加(P<0.05)。下颌第三磨牙在非拔牙组中较拔牙组最终更易拔除(P<0.05)。结论:第二前磨牙拔除患者可发生第二磨牙近中移动,导致磨牙后间隙增加。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比较正畸采用不同拔牙模式后第三磨牙位置的改变,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下颌第一磨牙(15例)、第一前磨牙(20例)及非拔牙(20例)的3组青少年病例,3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后拍全颌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各项评价指标变化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正畸治疗前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畸保持2年后萌出间隙变化量虽均有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变化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可增大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更加直立,对第三磨牙的萌出有利。  相似文献   
27.
背景:头影测量技术是正畸术前临床诊断与矫治计划设计的重要手段,精确的头影测量可为矫治改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三维CT重建技术可重建出清晰、立体、真实的颅颌面解剖形态。目的:综述CT三维藿建后的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的X射线头影测蹙对比。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0-09进行检索,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him.nih.gov/pubmed/)及CNKl 数据库(http://dlib3.cnki.net/KNS50/)1996-01/2010-09有关正畸头影测量的文献,英文以“three-dimensional cephalometry.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为检索词,中文以“三维测量,头影测量”为检索词,排除重复研究或内容较陈旧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步检索文献共114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选择中英文文献共27篇进一步分析。三维CT重建头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理想的头影测量方法,以其高效、准确、快捷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软硬组织的三维立体重建与测量分析系统以其强大的优势,终将取代现有的二维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28.
背景:头影测量技术是正畸术前临床诊断与矫治计划设计的重要手段,精确的头影测量可为矫治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三维CT重建技术可重建出清晰、立体、真实的颅颌面解剖形态.目的:综述CT三维重建后的头影测量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的X射线头影测量对比.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0-09进行检索,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http://dlib3.cnki.net/KNS50/)1996-01/2010-09有关正畸头影测量的文献,英文以"three-dimensional cephalometry,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为检索词,中文以"三维测量,头影测量"为检索词,排除重复研究或内容较陈旧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步检索文献共114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后选择中英文文献共27篇进一步分析.三维CT重建头影测量技术作为一种理想的头影测量方法,以其高效、准确、快捷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软硬组织的三维立体重建与测量分析系统以其强大的优势,终将取代现有的二维头影测量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