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06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389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1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9篇
综合类   1554篇
预防医学   456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375篇
  10篇
中国医学   670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观察平艾合剂干预对HIV/AIDS 患者的临床疗效,阐明中药应用于艾滋病治疗的特点。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1 例HIV/AIDS 患者,给予相应的平艾合剂方治疗,3 个月为1 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HIV/AIDS 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CD4+T 淋巴细胞的变化,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总积分(主要、次要症状及主要体征积分之和)较疗前明显降低(P<0.01)。自汗、盗汗、脱发等症状的单独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它症状、体征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Karnovsky Score 在治疗6 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平艾合剂治疗艾滋病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比较前后联合入路与单纯后路松解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型颅底凹陷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前后联合入路组23例和单纯后路组24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Chamberlain线(Chamberlai...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低剂量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10月接受地西他滨单药或联合低剂量化疗治疗的1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等。结果10例老年患者治疗后医院内感染率为70%,例次感染率为46.7%,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多见(占52.4%),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化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者感染率明显增高;与地西他滨联合低剂量化疗方案比较,地西他滨单药方案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和医院内感染率降低。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是其易感因素。地西他滨单药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可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观察缺氧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锌指核转录因子ZFP580表达的改变,探讨ZFP580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分为3组:(1)缺氧/复氧(H/R)组:H9c2心肌细胞换用模拟缺血溶液(pH=6.2)缺氧(95%N2+5%CO2)培养3h,复氧培养2h;(2)缺氧预适应(HPC)组:H9c2心肌细胞经3个循环的短暂缺氧(10min)/复氧(20min)处理后,进行同上H/R实验;(3)对照(C)组:正常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通过MTT染色及LDH水平判定HPC的作用。Westernblotting方法观察心肌细胞中转录因子ZFP580表达及ERK1/2磷酸化情况,以及ERK1/2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对ZFP580表达的影响。分别构建高/低表达ZFP580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H9c2心肌细胞,经H/R实验后利用AnnexinV-PE/7-AAD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ing方法观察caspase-3活化情况。结果:HPC能显著改善H/R处理后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和LDH漏出的现象。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HPC组心肌细胞中ZFP580表达及ERK1/2磷酸化程度较H/R处理组明显上升,且PD98059预处理明显抑制HPC诱导的ZFP580的表达上调。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实验发现,ZFP580高表达的H9c2心肌细胞在H/R损伤后凋亡率降低且细胞中活化caspase-3表达下降。结论:HPC可引起心肌细胞中转录因子ZFP580表达上调,ZFP580作为ERK1/2通路的下游靶分子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ZFP580表达上调可能作为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介导了HPC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5.
法洛四联症的MRI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MRI 对TO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疑诊为TOF患者进行MRI检查,分析其心内畸形和合并心外畸形的MRI表现.并与UCG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MRI能检出TOF心内畸形和合并心外畸形,统计学显示TOF心内畸形的MRI和USG检出率χ2值为1.03~2.01,P>0.05,表明两种检查技术无显著差异;对合并心外畸形的显示,MRI明显优于UCG(χ2 = 52.27,P<0.001). 结论 MRI有诸多的成像优势,能充分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06.
一流课程的\"行\"如何与课程思政的\"神\"合一,经过 3 年的建设教研室提出了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为依托,线上线下双推进,构建\"一理念、二融合、三团队和四共同\"的生理学课程思政模式,推进生理学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行神合一、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7.
本课程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课程思政成效为主线,通过\"四师\"锻造\"大先生\"团队、重构思政课程体系化、多平台虚实交融、多样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成效多维多元评价等教学创新,多措并举推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向\"大思政\"迈进,推进课程思政产出,形成具有《生理学》特色的课程思政创新范式,有效助力我校新时代\"五术\"医学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学生、教师和团队硕果累累,同时,课程思政的创新理念在全国性大会报道,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模式在多个兄弟院校得到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在2009年10月-2017年2月采用Ilizarov技术行骨搬移治疗8例患儿胫骨慢性骨髓炎的资料.男5例,女3例;患者平均年龄8.7岁(6~12岁);右侧5例,左侧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均有活动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总结跳跃性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跳跃性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2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1例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49.5±27.5岁。其中2处病灶24例,3处病灶7例。对每例患者明确责任椎,确定手术病灶、融合节段、内固定方式,以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随访29.7±14.7个月(15~85个月)。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红细胞沉降(ESR)和C-反应蛋白(CRP);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病灶后凸Cobb角;记录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末次随访时采用Bridwell骨愈合标准分级以评估术后结核活动性、症状改善、畸形矫正及骨愈合。结果:31例患者中20例(65.4%)只有1处病灶出现临床症状,23例(74.2%)以疼痛为主诉入院,15例(48.4%)在病程中只有疼痛症状,而11例(35.5%)只有1处病灶出现疼痛症状,18例(58.1%)患者初诊时至少有1处病灶漏诊。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80.0±52.2min(165~330min),失血量567.7±332.0mL(150~1000mL)。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例,切口感染3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结核病灶均治愈,未出现复发。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ESR为41.5±26.3mm/h、16.3±13.4mm/h、12.5±6.3mm/h、11.4±5.2mm/h、9.2±3.1mm/h;CRP为32.8±23.2mg/L、7.3±5.6mg/L、6.2±4.1mg/L、5.1±3.7mg/L、2.8±2.3mg/L;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6.4±2.4分、2.4±1.7分、2.3±1.3分、1.6±0.9分、0.9±0.7分、0.4±0.3分。术后各个时间点CRP、ESR、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术前Cobb角25.7°±4.9°,术后1周15.4°±2.1°,末次随访时17.1°±2.3°,术后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10例存在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患者,末次随访时1例术前A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术前B级患者1例恢复至C级,3例恢复至D级;5例术前C级患者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术后6~12个月42处植骨病灶均获得骨融合,末次随访时34处病灶Bridwell Ⅰ级愈合,8处病灶Bridwell Ⅱ级融合。结论:对跳跃性脊柱结核患者,明确责任椎及各处病灶病变特点,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安全且高效,能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0.
错牙合畸形是指牙齿在结构和功能上异常的状况,为口腔领域的重要疾病。目前,错牙合畸形可分为牙性和骨性错牙合畸形。骨性错牙合畸形是指口腔颌面部骨骼(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病理性结构异常。骨性错牙合畸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其他个体部位的解剖结构相互影响,尤其是与颈椎的异常解剖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本文通过对骨性错牙合畸形分类进行概述,分析矢状骨面型及垂直骨面型错牙合畸形与颈椎异常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