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红细胞中SOD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的规律,我们对7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红细胞中SOD活性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一、对象糖尿病患者73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为50~64岁,平均年龄58岁,受试者血糖浓度均>150mg/dl(邻甲苯胺法),尿糖定性试验,均为阳性。同时,随机选择同年龄范围的健康对照  相似文献   
73.
SOD复合酶乳膏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李长海,李克勤,丁克祥,张爱玲同济医科大学协和医院(邮政编码430022)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化妆品国外已应用十余年。1988年以来我们应用海军抗衰老研究中心生产的SOD复合酶制剂外用治疗黄褐斑71例。经单盲...  相似文献   
74.
老化皮肤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老化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机体免疫多种综合性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其中,皮肤老化内因性-遗传性因素,是导致皮肤老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皮肤老化的遗传学机制以及皮肤老化时的一些遗传和基因方面的变化,阐述皮肤老化与遗传方面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皮肤老的规律。  相似文献   
75.
人体皮肤老化是一种多环节的生物学过程,主要由内源性和外源性或内外双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它是人体在成熟期后发生在皮肤上的综合表现,也是随着增龄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皮肤生理学功能和组织学结构以及临床体征等方面的变化[1~6].目前国际上在延缓皮肤老化方法和制剂上通常有针对性从内外诱因入手,在预防措施上采用基因调控和遗传工程的方法、在治疗措施上采用医疗美容(注射和整形等)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神经肽Y Y5受体,并对之进行纯化、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取已构建好且经测序确认无误的重组质粒pET28a-Y5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经SDS-PAGE检测和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产物包涵体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然后利用相关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Y5受体蛋白.结果 经IPTG诱导含有pET28a-Y5重组质粒的DE3菌,表达出重组人Y5融合蛋白.重组蛋白经Ni2+-NTA亲和层析进行纯化后,得到了较高纯度的融合蛋白.经相关在线软件分析后获得了Y5受体的相关生物学特性.结论 重组质粒pET28a-Y5在大肠杆菌DE3中成功表达,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融合蛋白,并对Y5受体蛋白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预测,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其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7.
鹿茸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鹿茸系鹿科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J,)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其性味甘、咸、温,人肝、肾经,具有益肾助阳、生精补髓、强筋健骨、调冲任、托疮毒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是一味常用的珍贵药材。近年来,随着衰老科学和老年医学的不断发展,采用鹿茸抗衰延寿、抗病延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拟从传统认识和现代较为公认的几种主要衰老学说角度来谈谈鹿茸延缓衰老的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78.
1985年对我院114名中老年干部,以及72名(18~44岁)地方人员,进行了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和甲状腺素(T_4)水平的测定,现报告如下。调查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14名干部年龄:45~71岁。均为我院在职或离退休干部,经临床检查为甲状腺功能正常者。无甲亢或甲减史。72 名地方人员年龄18—44岁,系武汉中心血站献血员、湖北纺织局职工,经全面体格检查,符合健康人标准。二、标本处理:抽取空腹静脉血2~3ml,分离血清后,分装两管作平行测定。三、方法:用四川同位素研制所的放射  相似文献   
79.
D‘S—AFP对动物应激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衰老状态下的应激能力降低的学说,本文以60℃和-10℃高、低温环境和常压缺氧条件,观察D′S—AFP对动物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S—AFP灌胃昆明种小白鼠,总剂量0.2g/天,连续30天,其对高温、低温和常压缺氧的应激能力明显改善,分别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这提示,D′S-AFP的抗衰老保健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机体的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0.
白体血清(血浆)因其含有人体所需最基本、较齐全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生长因子等,加上其是抽取患者的静脉血经立即离心分离后所获得的自体成分,来源方便、制备简便、安全有效、新鲜无污染、无刺激、无过敏、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现代医学研究及临床医疗和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不断探索自体血清(血浆)疗法在临床应用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技术、进一步阐明白体血清(血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治疗方法、作用机制和实际疗效等,本文通过对自体血清(血浆)在临床治疗和护理等领域中应用的检索文献进行综述,揭示自体血清(血浆)疗法充分利用其生物化学成分的广谱性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在眼科、骨科、神经内外科、血液科、口腔科等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且其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在临床医学应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