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4篇
  免费   914篇
  国内免费   680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211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1035篇
口腔科学   152篇
临床医学   1274篇
内科学   135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407篇
特种医学   5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24篇
综合类   208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947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969篇
  12篇
中国医学   673篇
肿瘤学   70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980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658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622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评估2 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6 种骨标志物(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骨 保护素、碱性磷酸酶和骨硬化蛋白)水平是否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相关。方法 选取2015 年9 月— 2018 年12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 患者200 例,其中100 例在2 年的随访过程中出现了 CVD。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CVD 分为CVD 组和无CVD 组,每组100 例。用多重试剂盒法测量血清中 6 种骨标志物,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骨标志物与CVD 风险的关系。结果 CVD 组年龄、糖尿病 病程、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粘连蛋白、骨保护素、碱性磷酸酶、骨硬化蛋白水平较无CVD 组高(P <0.05)。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血浆浓度的骨桥蛋白水平[Ol ^ R=5.112(95% CI :1.032,22.423), P =0.000] 是T2DM 患者发生CVD 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骨桥蛋白是T2DM 患者CVD 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其他5 种骨标志物和CVD 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不同区域[门诊、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 U )]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株的分布构成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VITEK‐TWO),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病房、RICU患者送检的痰液、肺泡灌洗液标本通过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离出的480株耐药菌株,用WHONET5.6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医院呼吸门诊、病房、RICU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分布构成前4位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3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RIC U与呼吸科门诊和病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抗菌活性较强,其耐药率小于20%。大肠埃希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在呼吸科门诊、病房与RICU的耐药率相似。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多重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小于1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在呼吸科门诊和病房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但RIIU的耐药率大于54%( 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RIC U和病房明显高于呼吸科门诊,分别为70.4%、64.6%和46.2%。RIC U检出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利福平耐药率明显高于呼吸科门诊和病房(P<0.05)。结论呼吸科门诊、病房和RICU的耐药菌分布构成及耐药率均有明显差异,临床医师除了熟悉本地区耐药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情况外,还应掌握本单位各科室不同区域耐药菌的耐药率情况,才能正确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9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的30例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核酸载量与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特征的具体关联。结果:30例COVID-19患者就诊时,4例患者(13.33%)未出现临床症状,23例患者(76.67%)出现发热;20例患者(66.67%)出现COVID-19影像学改变,10例患者(33.33%)影像学无明显异常。COVID-19无症状患者的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与有症状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影像学无异常的患者,出现肺炎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更大(P=0.001),体温更高(P=0.014);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和年龄后,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与出现肺炎影像学特征呈独立正相关(OR=1.34,95%CI=1.07~1.66,P=0.009)。结论:早期无临床症状的COVID-19患者与有症状患者的咽拭子病毒载量水平相当;COVID-19患者早...  相似文献   
64.
不同镇痛方法对胆囊切除术病人糖代谢和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比较多途径和单一方式镇痛方法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糖代谢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在硬膜外阻滞下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多途径组 1(M1)、多途径组 2 (M2 )、对照组 1(C1)和对照组 2 (C2 )。C1组于术前从硬膜外腔给予吗啡 1mg +新斯的明 1mg。C2 组术后仅肌注哌替啶镇痛。M1和M2 组在C1基础上于术前至术后 2天口服双氯芬酸 ,M2 组于术毕在切口处采用 0 5 %布比卡因喷洒。结果 M1和M2 组血糖 (Glu)变化平稳。C1组血糖于术后第 1天上升 (P <0 0 5 ) ,C2 组血糖值则从术中至术后第 3天均明显上升 (P <0 0 5或P <0 0 1)。术后第 1天 ,四组胰岛素 (Ins)水平均明显上升 (P <0 0 5或P <0 0 1)。C1和C2 组胰岛素上升幅度明显高于M1和M2 组 (P <0 0 5 )。至术后第 3天 ,M1和M2 组胰岛素水平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P >0 0 5 ) ,而C1和C2 组胰岛素值仍高于麻醉前值 (P <0 0 5或P <0 0 1)。血浆皮质醇 (Cor)浓度均于术中 6 0分钟时明显上升 (P <0 0 1) ,与M1和M2 组相比 ,升高幅度以C1和C2 组显著 (P <0 0 5 )。IL 6水平在各组未见显著性改变 (P >0 0 5 )。结论 多途径镇痛方法对术后糖代谢和康复的影响小于单一途径镇痛术  相似文献   
65.
我们于1994年10月~1998年7月间运用手法整复,结合必要的内踝微切口手术,小夹板固定,袜套牵引的方法治疗三踝骨折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0例,男性47例,女性33名;年龄17~76岁,平均31.7岁.受伤时间:2周以内61例,2周以上19例,最长28天,最短3小时,平均3.5天.骨折类型[1]:内翻Ⅲ度骨折37例,外翻Ⅲ度骨折21例,外旋Ⅲ度骨折13例,纵向挤压骨折4例,侧向挤压骨折5例.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6.
一期手术矫治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弓中断 (IAA)一期手术矫治的手术方法、疗效 ,总结其临床经验。 方法 对10例少见的先天性 IAA进行一期手术矫治 ,平均手术年龄 2 .7± 2 .4岁 ,其中 5例为 A型 IAA,3例为 B型 ,另 2例IAA合并残存第 5弓狭窄 ;8例患者均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和重度肺动脉高压。一期矫治术中有 7例进行了主动脉弓直接端侧或端端吻合连接术 ,2例行 Gore- Tex管道连接重建主动脉弓 ,1例 IAA合并残存第 5弓狭窄用自身心包补片作狭窄处扩大成形术 ;8例患者于矫治 IAA的同时矫治心血管其他畸形。 结果 术后早期发生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危象等并发症 5例 ,其中近 10年仅发生 1例。住院死亡 3例 ,近 10年连续 6例无住院死亡。术后早期 5例肺动脉收缩压 /体循环动脉收缩压 (Pp/ Ps)由术前的 0 .84± 0 .0 4显著下降至正常范围 (0 .2 8± 0 .0 3) ,1例主动脉弓部压力阶差为 30 mm Hg(1k Pa=7.5 mm Hg)。随访 7例 ,平均随访 2 .6± 4 .0年 ,均存活 ,其中有 3例主动脉弓部压力阶差≥ 30 mm Hg。心功能均正常。 结论 先天性 IAA一旦诊断明确 ,应尽早进行一期矫治术 ;主动脉弓直接吻合连接术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7.
Aim: To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into sperm chromosomes in hepatitis B patients and the features of its integration. Methods: Sperm chromosomes of 14 subjects (5 healthy controls and 9 HB patients, including 1 acute hepatitis B, 2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B, 4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B, 2 HBsAg chronic carriers with no clinical symptoms) were prepared using interspecific in vitro fertilization between zona-free hamster oocytes and human spermatozo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o sperm chromosome spreads was carried out with biotin-labeled full length HBV DNA probe to detect the specific HBV DNA sequences in the sperm chromosomes. Results: Specific fluorescent signal spots for HBV DNA were seen in sperm chromosomes of one patient with chronic persistent hepatitis B. In 9(9/42) sperm chromosome complements containing fluorescent signal spots, one presented 5 obvious FISH spots and the others 2 to 4 signals.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未成熟心肌保护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未成熟心肌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兔Langendorff灌注模型,将24只幼兔随机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心脏缺血预处理组(MIP组)、PKC阻滞组(CLT组)和PKC激活剂组(PKC组),观察4组幼兔血流动力学、生化、心肌超微结构等指标。结果 MIP组和PKC组心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优于I/R组和CLT组(P0.01),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心肌线粒体Ca2+-ATPase活性、心肌线粒体合成ATP的能力优于I/R组和CLT组(P0.01),丙二醛含量、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心肌细胞内Ca2+含量、心肌线粒体Ca2+含量低于I/R组和CLT组(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I/R组和CLT组明显减轻。结论心肌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KC的激活起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快速二期动脉转位术(ASO)的长期随访,探讨其远期并发症和预防措施。方法随访研究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期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1例行快速二期动脉转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8例;手术年龄75 d(29~250 d),体重5 kg(3.5~7.0 kg)。对患者的左心功能锻炼期资料和二期动脉转位术术中和术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对术后远期主动脉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远期肺动脉和主动脉吻合口直径较术后早期有所增加(0.96±0.30 cm vs.0.81±0.28 cm,t=-1.183,P=0.262;1.06±0.25 cm vs.0.09±0.21 cm,t=-1.833,P=0.0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远期肺动脉和主动脉吻合口血流速度无明显增快,说明吻合口无梗阻。术后远期心功能较术后早期有所改善,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88%±7.28%vs.67.92%±7.83%,t=1.362,P=0.202);术后早期与术后远期比较左心室舒张期末直径(LV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0.30 cm vs.2.92±0.60 cm,t=-5.281,P=0.003),术后远期左心室舒张期末后壁厚度(LVPWT)较术后早期略有增长(0.39±0.12 cm vs.0.36±0.10 cm,t=0.700,P=0.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远期随访中发现,主动脉瓣反流程度有4例(30.77%,4/13例)较术前加重,7例无变化,2例较术前减轻,反流程度均未达到中度以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较小的Ao/PA瓣窦直径比值、较长的随访时间与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加重有关。结论快速二期动脉转位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较高,远期无死亡,无再手术,生存情况良好,但仍需定期随访,密切观察吻合口和主动脉瓣的关闭情况。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缩窄段切除加主动脉弓补片成形术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对49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患者采用主动脉缩窄段切除加主动脉弓补片成形术治疗,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3 d至3岁1个月,6个月34例,6个月~1岁10例,1岁5例。31例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采用选择性脑灌注技术;15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手术;3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31例用自体心包行主动脉弓成行补片,14例采用自体肺动脉壁组织,4例采用异种心包。合并的心内畸形同期纠治。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死于循环衰竭,手术死亡率2.04%(1/49)。5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均经相应处理治愈。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无残余梗阻。随访48例,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主动脉弓压力阶差40 mm Hg,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主动脉弓再狭窄,于术后8个月再次手术;2例主动脉弓压力阶差20 mm Hg,仍在继续随访;其余患者主动脉弓形态良好,与术后当时比较,随访期间主动脉弓降部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主动脉弓几何构型正常。术前存在左主支气管受压的患者在主动脉弓成形术后半年,左主支气管受压表现有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生。结论缩窄段切除术加主动脉弓补片成形术是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