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198篇 |
免费 | 11167篇 |
国内免费 | 90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65篇 |
儿科学 | 1106篇 |
妇产科学 | 1160篇 |
基础医学 | 12719篇 |
口腔科学 | 2012篇 |
临床医学 | 15697篇 |
内科学 | 15688篇 |
皮肤病学 | 946篇 |
神经病学 | 6306篇 |
特种医学 | 395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9篇 |
外科学 | 10475篇 |
综合类 | 20772篇 |
现状与发展 | 27篇 |
一般理论 | 14篇 |
预防医学 | 7942篇 |
眼科学 | 3324篇 |
药学 | 11936篇 |
129篇 | |
中国医学 | 7711篇 |
肿瘤学 | 9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2篇 |
2023年 | 1866篇 |
2022年 | 5141篇 |
2021年 | 6356篇 |
2020年 | 4889篇 |
2019年 | 3958篇 |
2018年 | 4113篇 |
2017年 | 3638篇 |
2016年 | 3440篇 |
2015年 | 5322篇 |
2014年 | 6553篇 |
2013年 | 5818篇 |
2012年 | 8432篇 |
2011年 | 9477篇 |
2010年 | 6135篇 |
2009年 | 4775篇 |
2008年 | 5895篇 |
2007年 | 5781篇 |
2006年 | 5777篇 |
2005年 | 5696篇 |
2004年 | 3586篇 |
2003年 | 3601篇 |
2002年 | 3155篇 |
2001年 | 2679篇 |
2000年 | 2529篇 |
1999年 | 2554篇 |
1998年 | 1632篇 |
1997年 | 1551篇 |
1996年 | 1253篇 |
1995年 | 1158篇 |
1994年 | 967篇 |
1993年 | 590篇 |
1992年 | 666篇 |
1991年 | 571篇 |
1990年 | 513篇 |
1989年 | 454篇 |
1988年 | 383篇 |
1987年 | 323篇 |
1986年 | 257篇 |
1985年 | 196篇 |
1984年 | 85篇 |
1983年 | 54篇 |
1982年 | 46篇 |
1981年 | 39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23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多发性压力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多发性压力性溃疡的治疗经验. 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5月,笔者应用多种皮瓣转移联合皮肤移植治疗21例患者的56处压力性溃疡创面,其中骶尾部21处、坐骨结节14处、股骨大转子部13处、其他部位8处.围手术期行全身支持治疗,尽早清创,依据扩创后创面大小、深度、部位及邻近皮肤软组织条件,选用皮瓣、肌皮瓣或游离植皮修复创面.术后对伤口行连续灌洗与负压吸引,卧翻身床定期翻身. 结果 25处创面以筋膜皮瓣或肌皮瓣修复,愈合率为92%;13处创面以邻近局部皮瓣修复,愈合率为85%;8处创面直接缝合,其中6处一次性愈合;10处创面游离植皮,其中7处一次性愈合.在延期愈合的创面中,4处经再次清创缝合或植皮愈合,4处经短期换药愈合,1例遗留慢性窦道.随访6个月时,3例患者复发压力性溃疡. 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全身支持治疗,合理、有效地利用臀部及其周围健康组织形成多个筋膜皮瓣或肌皮瓣同时修复多个创面,术后对伤口行连续灌洗与负压吸引,采用翻身床定期翻身等等,是多发性压力性溃疡手术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采用明胶海绵置入皮肤切除型切口的方法增加大鼠皮肤切口的瘢痕宽度.方法 在SD大鼠背部右侧作皮肤全层切除型切口,置入特定规格的无菌明胶海绵,左侧作同等长度线性切口后用镊子夹闭;对照组1的两侧均作切除型切口,伤口内均置入明胶海绵;对照组2两侧也均作切除型切口,但仅在一侧置入明胶海绵.于术后不同时段取材进行各项检测.结果 置入明胶海绵后,伤口或瘢痕宽度为对照侧的4~11倍(P<0.01),伤口上皮化延迟.对照组1的两侧伤口或瘢痕宽度无差别,同一伤口或瘢痕不同部位宽度一致.对照组2未加明胶海绵侧伤口收缩呈不规则状而非线性.结论 采用明胶海绵置入的方法可以稳定增加大鼠皮肤伤口愈合后的瘢痕宽度,从而为皮肤瘢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93.
Wang XC Lu Q Li XF Burd A Zhao BC Wang YY He JY Liu XP 《Burns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urn Injuries》2008,34(6):868-872
BACKGROUND: Reconstruction of defects involving the knee and proximal one third of the lower leg present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plastic surgery. AIM: To evaluate the reversed anterolateral thigh adipofascial flap for covering such defects. METHODS: Between September 2006 and May 2007, one man and four women with defects around the knee and upper calf underwent reconstruction with reversed anterolateral thigh adipofascial flaps. The patients' average age was 45 years (25-72 years). The size of the transferred flap ranged from 6cmx8cm to 12cmx13cm. RESULTS: Four flaps with overlying skin grafts healed uneventfully; one skin graft showed minor necrosis due to haematoma, but the adipofascial flap survived well. Postoperatively the appearance of the reconstructive flap was acceptable. CONCLUSIONS: The reversed anterolateral thigh adipofascial flap is an effective option for covering defects of the knee and proximal calf. 相似文献
994.
经右胸前侧入路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右胸前侧入路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经右胸前侧入路VATS胸腺切除治疗MG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患者通过VATS顺利完成胸腺(或胸腺瘤)与前纵隔脂肪切除.平均手术时间(96.2±52.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8.7±21.4)ml.2例患者术中发生左头臂静脉损伤;1例术中结扎止血,1例中转开胸止血后完成手术.切除胸腺及纵隔脂肪组织平均(22.1±9.2)g.术后病理检查示胸腺增生38例,胸腺萎缩5例,胸腺瘤12例,胸腺囊肿1例.1例(1.8%)患者因出血于术后第8天死亡.1例(1.8%)患者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平均住院时间(7.9±2.9)d.术后MG完全缓解8例(14.3%),部分缓解39例(69.6%),无变化7例(12.5%),总有效率83.9%.结论 利用VATS经右胸前侧入路行胸腺切除安全可行,治疗MG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提高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依从性.方法 对214例接受剥夺睡眠脑电图检查的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于检查后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并实施于381例患儿(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对剥夺睡眠的依从性.结果 监护人或患儿对剥夺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对检查过程的理解程度、过去剥夺睡眠脑电图经验、病史长短、担心发作、患儿的适应性及智力是影响患儿时剥夺睡眠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5,P<0.01).观察组剥夺睡眠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探讨影响患儿剥夺睡眠脑电图依从性的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剥夺睡眠脑电图患儿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96.
脊索细胞促进髓核软骨样细胞增殖及表型维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离纯化兔髓核中的细胞成分,观察脊索细胞形态及对软骨样细胞增殖及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6只4周龄新西兰兔胸腰段脊柱,获取髓核,0.2%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及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纯化脊索细胞及软骨样细胞。实验分为单纯软骨样细胞培养组(A组)及脊索细胞、软骨样细胞(1:1)共培养组(B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生长情况,测定两组原代及传代细胞成活率,MTT法测定两组第2代细胞增殖曲线,并以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两组原代及传代细胞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纯化脊索细胞和软骨样细胞。细胞培养观察,原代脊索细胞直径10~15gm,胞浆内富含大小不等的囊泡;原代软骨样细胞直径4~6gm,胞浆内无囊泡。各代细胞成活率A组为89.0%~95.3%,B组为91_3%~96.3%,各代细胞成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胞培养3~4d进入对数生长期,B组细胞培养2d后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4d后,B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代以内细胞表达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B组细胞表型维持至5代。结论脊索细胞能促进髓核软骨样细胞的增殖及表型维持;脊索细胞可能在防止椎间盘退变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X-Tube辅助下微创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扩张通道管系统(METRX X-Tube)辅助下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下腰椎疾患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应用X-Tube辅助下微创PLIF治疗下腰椎病变患者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38-75岁,平均54.2岁;腰椎滑脱症14例(其中Ⅰ度8例,Ⅱ度6例),椎管狭窄症8例,椎体后缘离断症5例,椎间盘突出症伴椎间隙狭窄4例.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3例,L3,4 1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每例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7 d检查生化全套,测定肌酸激酶水平变化,并与同期在本院行开放PLIF的31例患者的肌酸激酶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并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时间140~225 min,平均(176±22)min;术中出血量270~750 ml,平均(406±96)ml.微创PLIF术后1 d肌酸激酶水平明显低于开放手术(P<0.01).术后2例患者2枚螺钉置入位置欠佳,但无神经损伤并发症和不影响固定效果而无需翻修;1例 L4,5节段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主诉左侧L5神经根支配区域麻木,经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无固定不良和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7个月,平均12.2个月.随访病例均经腰椎X线检查,部分病例经螺旋CT三维重建,提示手术节段均在术后半年内获得良好的节段融合.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由术前平均(40.6±5.1)分降至术后平均(17.4±6.5)分,末次随访时平均(9.5±4.0)分,手术疗效优良.结论 X-Tube辅助下微创PLIF治疗下腰椎疾患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骨融合时间短和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体外修复重建受损或畸形供肾血管对肾脏移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1例供。肾有血管损伤或畸形的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进行的20例正常供肾肾移植病例作为对照组。体外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动脉端端吻合(3例)、端侧吻合(3例)、侧侧共干吻合(2例)、利用供体或受体髂动脉及其分支合并及延长供。肾动脉(3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两组患者均存活;血管重建组2例而对照组3例患者术后新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P=0.595),但未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血管重建组和对照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为27.3%和20%(P=0.484),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10.0%(P=0.719);术后1年两组内有移植肾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10±21)和(107±23)9μmol/L(P=0.66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选择合适方法进行体外修复重建供肾受损或畸形的血管,不会影响肾移植的效果,并可以大大提高供体器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人参二醇组皂苷(panoxadiol saponin PDS)体外对DU145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PDS对DU145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吖啶橙染色观察PDS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并计算细胞平均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结果 经中(100mg/L)、高(200mg/L)剂量的PDS处理后,DU145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见经中、高剂量PDS处理后的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并随药物剂量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DS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关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随着PDS剂量增加,细胞内激活的caspase3的表达上调.结论 PDS体外对DU145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介绍一套新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自评量表.方法 综合目前各种常用ALS功能量表及自评量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数字疼痛分级法,制定了ALS自评量表.结果 ALS自评量表共分3大项18小项.采用10分制,正常为10分,极差为0分,总分180分.自评量表包括:①延髓功能:语言、吞咽、口水、伸舌:②肢体功能:左上肢运动、左手运动、右上肢运动、右手运动、左下肢运动、右下肢运动、躯干运动、抬头、行走、爬楼;③其他:呼吸、肌张力、疼痛、肌肉不适感.结论 ALS自评量表专门用于ALS患者,能够客观、灵敏评定患者功能,简便实用、费时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