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65篇
  免费   8892篇
  国内免费   7255篇
耳鼻咽喉   648篇
儿科学   821篇
妇产科学   983篇
基础医学   10628篇
口腔科学   1596篇
临床医学   12871篇
内科学   12735篇
皮肤病学   719篇
神经病学   5251篇
特种医学   3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8146篇
综合类   15259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13篇
预防医学   5653篇
眼科学   2930篇
药学   9218篇
  100篇
中国医学   5810篇
肿瘤学   7813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1351篇
  2022年   3521篇
  2021年   5142篇
  2020年   3892篇
  2019年   3197篇
  2018年   3420篇
  2017年   2865篇
  2016年   2814篇
  2015年   4282篇
  2014年   5266篇
  2013年   4456篇
  2012年   6559篇
  2011年   7601篇
  2010年   4560篇
  2009年   3576篇
  2008年   4582篇
  2007年   4473篇
  2006年   4617篇
  2005年   4652篇
  2004年   2734篇
  2003年   2663篇
  2002年   2217篇
  2001年   1937篇
  2000年   2061篇
  1999年   2159篇
  1998年   1441篇
  1997年   1359篇
  1996年   1105篇
  1995年   1017篇
  1994年   843篇
  1993年   537篇
  1992年   604篇
  1991年   514篇
  1990年   466篇
  1989年   422篇
  1988年   349篇
  1987年   282篇
  1986年   224篇
  1985年   178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选取地塞米松和P物质分别代表内分泌和神经因素,研究了它们单独作用及共同作用时对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并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处理;同时用热板测痛法测量了痛阈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地塞米松尾静脉注射后痛阈升高,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减弱,提示地塞米松可能有抑制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②P物质鞘内注射后痛阈降低,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增强,P物质可能有促进痛觉信息一级传入的作用;③地塞米松和P物质共同作用后痛阈有所降低,L4、L5脊神经节和脊髓后角Ⅰ、Ⅱ层CGRP免疫反应强度介于二物质单独作用之间,似乎二者的作用发生了“中和”,但免疫反应仍较对照组增强。结果提示痛觉的一级传入可能受神经-内分泌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2.
为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对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 (HROF) )增殖的影响 ,采用体外培养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 ,用 MTT比色法测定人眼球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程度 ,并观察高三尖杉酯碱对 HROFb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 :MTT比色法能精确反映 HROFb的增殖程度 ,所测光吸收值与细胞数目成正相关 (r=0 .996 ,P<0 .0 0 1 )。高三尖杉酯碱可抑制 HROFb的增殖 ,细胞抑制率与高三尖杉酯碱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6 932 ,P<0 .0 0 1 )  相似文献   
953.
为研究肝脂酶及脂蛋白脂酶在胆固醇结石成石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成石的影响,采用高胆固醇膳食诱发兔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观测对照组及高胆固醇膳食1、2 、3、4周组动物血浆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活性、血浆脂蛋白胆固醇及胆汁中甘氨胆酸(GCA)、甘氨脱氧胆酸(GDCA)、胆固醇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进食高胆固醇膳食时间的增加,血中LPL活性增高明显(P<0.05);HL活性也逐渐升高,3周组及4 周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中VLDL-C、LDL-C及胆汁中胆固醇也明显升高(P <0.05);而血中 HDL-C、HDL2-C及HDL3-C以及胆汁中GCA、GDCA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LPL及HL活性升高可能使肝脏摄取及向胆汁中排泌胆固醇增加,进而影响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954.
目的 观察冠通Ⅰ号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普通颗粒饲料 )、高胆固醇组 (普通颗料饲料 1.5 %胆固醇 )、药物干预组 (普通颗粒饲料 1.5 %胆固醇 冠通Ⅰ号 1.0g/kg·d)。实验前及实验后 9周 ,测定各组兔血清脂质、前列腺素I2 、血栓素B2 及观察主动脉病理学改变。结果 实验前各组兔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血浆血栓素BC(TXB2 )、6 酮 前列环素F1α(6 keto PGF1α)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实验 9周后 ,高胆固醇组、药物干预组血清TC、TG、LDL C及血浆TXB2 、TXB2 / 6 keto PGF1α比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药物干预组低于高胆固醇组 (P <0 .0 5 )。病理切片发现 :药物干预组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轻。结论 冠通Ⅰ号具有调整脂质代谢、抗血小板、减轻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5.
目的 研究单纯肠外营养 (PN)与添加生长激素 (GH)的PN对短肠大鼠的代谢作用。方法 建立PN短肠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普通肠外营养组 (STD组 )及添加GH的肠外营养组 (rhGH组 )。测各组大鼠每日体重及氮平衡 ,计算其累积氮平衡。实验结束后测各组织器官重量变化 ,并测大鼠总体水、脂肪及蛋白含量。结果 PN结束后rhGH组大鼠体重、每日氮平衡及累积氮平衡均显著高于STD组 ,P <0 .0 1。各器官重量分析显示rhGH组大鼠腓肠肌重量显著高于STD组 ,P <0 .0 5 ,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机体组成分析表明rhGH组大鼠总体蛋白及所占机体百分比较STD组显著升高 ,而总体脂肪则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PN时辅助添加rhGH具有显著的促代谢合成作用 ,蛋白合成增加是rhGH作用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956.
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鼻咽癌茎突后间隙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2年12月~1993年12月198Ⅰ-Ⅳa期鼻咽癌住院初治患者接受受根治性放射治疗。按茎突后间隙有无侵犯分为茎后侵犯组和茎后无侵犯组。应用Kaplan-Meier,Log-Rank及卡方检验等方法对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口咽侵犯率分别为72.1%和16.8%(P〈0.001),后组颅神经侵犯  相似文献   
957.
目的:通过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血中抗凝血酶(AT-Ⅲ)含量(AT-Ⅲ:Ag)、抗凝血酶活性(AT-Ⅲ:A)水平、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活性水平,并与正常人、糖尿病非肾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与白蛋白排泄率(AER)的关系,以冀了解(1)AT-Ⅲ、PAI-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状态,探讨它们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可能机理;(2)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中PAI-1和AT-Ⅲ:A,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AT-Ⅲ:Ag含量,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ER.结果:(1)PAI-1、AT-Ⅲ:Ag、AG/A水平以糖尿病肾病组最高,依次为糖尿病非肾病组、对照组;AT-Ⅲ:A以对照组较高,糖尿病非肾病组次之,糖尿病肾病组水平最低;(2)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组中PAI-1与AT-Ⅲ:A呈显著负相关,与Ag/A呈显著正相关,与AT-Ⅲ:Ag无相关,与AER呈显著正相关.AT-Ⅲ:Ag与AT-Ⅲ:A无相关,与Ag/A呈显著正相关.AT-Ⅲ:A与AER、Ag/A呈显著负相关.糖尿病非肾病组中PAI-1,AT-Ⅲ:A,AT-Ⅲ:Ag与Ag/A间的相关性同前.结论:(1)糖尿病存在着高凝、低纤溶状态,并发肾病时进一步加重;(2)AT-Ⅲ:A、PAI-1均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二者互为关联,共同介导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3)通过调节凝血、纤溶系统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有可能延缓或防止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相似文献   
958.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制剂(施他宁、善得定)对于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并与垂体后叶素进行比较。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组(n=21)、施他宁组(n=20)、盖得定组(n=23)进行治疗。结果 垂体后叶素组、施他宁组和善意得定组患者自接诊后至完全止血时的出血量,及接诊后至止血后48小时生命 体征基本平稳时的输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24小时内的止血率均为8  相似文献   
959.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value of malignant disease-associated DNA-binding protein 2(MAD2)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MAD2 was determined in 27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14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and 12 healthy subjects by ELISA assay. The primary tumors of all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were locat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hich had been radically resected and had no signs of local recurrence. The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MAD2 in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and the healthy subjects were 30.56 +/- 11.38 micrograms/ml, 9.27 +/- 5.58 micrograms/ml and 8.43 +/- 5.62 micrograms/ml,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MAD2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and healthy subjects (P < 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althy subjects and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P > 0.0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D2 may be an useful 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相似文献   
960.
目的:探讨CD44S和CD44V6在胃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CD3、CD20、CD44S和CD44V6的经法观察47全。 低度恶 胃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工恶生为62%,差异显著(P=0.02),CD44V6在低度胃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6%,高度恶性为38%,差异显著(P=0.01)。CD44S在临床1期的阳笥率为30%,2~4期为75%,差异显著(P-0-.002)。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