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48篇
  免费   8894篇
  国内免费   7251篇
耳鼻咽喉   646篇
儿科学   817篇
妇产科学   982篇
基础医学   10618篇
口腔科学   1596篇
临床医学   12802篇
内科学   12570篇
皮肤病学   719篇
神经病学   5235篇
特种医学   31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8125篇
综合类   15253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13篇
预防医学   5607篇
眼科学   2927篇
药学   9189篇
  99篇
中国医学   5810篇
肿瘤学   7771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1351篇
  2022年   3112篇
  2021年   5137篇
  2020年   3892篇
  2019年   3197篇
  2018年   3420篇
  2017年   2865篇
  2016年   2814篇
  2015年   4282篇
  2014年   5266篇
  2013年   4456篇
  2012年   6559篇
  2011年   7601篇
  2010年   4560篇
  2009年   3576篇
  2008年   4582篇
  2007年   4473篇
  2006年   4617篇
  2005年   4652篇
  2004年   2734篇
  2003年   2663篇
  2002年   2217篇
  2001年   1937篇
  2000年   2061篇
  1999年   2159篇
  1998年   1441篇
  1997年   1359篇
  1996年   1105篇
  1995年   1017篇
  1994年   843篇
  1993年   537篇
  1992年   604篇
  1991年   514篇
  1990年   466篇
  1989年   422篇
  1988年   349篇
  1987年   282篇
  1986年   224篇
  1985年   178篇
  1984年   81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0 引言为了克服离子选择电极(ISE)法的微量电位信号极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及电子噪声的干扰问题,该仪器采用了参考电极,把参考电极与其测定电极装在同一测量室内,保持其相同的物理环境,使干扰源对所有电极的影响相同. 以内参液作为参考电极的测量对象,测得一个参考电极电位值,再测样品的电极电位值,二者相抵就消除了所叠加的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942.
1 病例报告 男 ,16岁 .误食毒蕈后出现恶心 ,呕吐伴有腹痛、腹泻 4d,每日大便 4~ 12次 ,为稀水便 ,有心慌、气短、发热 ,在当地医院以“毒蕈中毒”救治 ,症状无缓解 ,为进一步治疗于 2 0 0 0 - 0 8- 31转入我院 .查体 :T37.8℃ ,P110次·min-1 ,R18次·min-1 ,BP14/ 9k Pa.全身皮肤黄染 ,巩膜重度黄染 ,心肺无阳性体征 .腹平坦 ,上腹部有压痛 ,肌紧张及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肝区有叩击痛 ,移动性浊音阳性 .入院后患者出现烦躁 ,意识不清 ,心率时快时慢 ,血压不稳定 .肝功 :T- BIL 2 5 4.1μmol· L-1 ,D- BIL 16 9.5 μmol· L-1 …  相似文献   
943.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2与IL-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 7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2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 1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 ;分离 15例慢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 10例健康献血员PBMC ,在PHA P刺激下培养 72h ,收取培养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 2与IL 10水平。结果 急性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P <0 .0 5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PBMC培养上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血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1) ,PBMC培养上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5 )。血清IL 10与PBMC培养上清IL 10与ALT无相关性 ,血清IL 2与IL 10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Th1型细胞因子IL 2上调与乙型肝炎肝脏的炎症活动相关 ,IL 2的分泌低下可能造成细胞免疫力低下 ,与HBV的持续感染有关。IL 10可能作为IL 2的拮抗因子随IL 2分泌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尿β_2-MG对2型糖尿病(DM)亚临床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尿常规、血尿素氨 (BUN)、血肌酐(Cr)正常的63例2型DM患者(亚临床DN组)分别进行血、β_2-MG和尿Alb放射免疫测定(RIA)。 结果:剔除3例血β_2-MG>4.5mg/L患者后分析发现,亚临床DN组尿β_2-MG、Al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01);尿Alb阳性率与尿β_2-M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β_2-MG与尿Alb检测结果显著正相关(r=0. 495,n=60,P<0.001)。结论:DN时肾小球、肾小管均易受损,且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尿β_2-MG是诊断早期 DN的一项重要指标,与Alb联合检测,可以提高DN的早期诊断率,并能对DN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的部位及程 度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945.
946.
目的 研究中国人混合型高脂血症(CHL)患者脂蛋白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广东地区1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检测的LPL基因突变位点有:-93T→Asn及Asn291→Swer突变。结果 15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均未检出上述突变基因。结论 在欧洲白种人存在的与混合型高脂血症相关联的LPL常见的基因变民可能与中国人混合型高脂血症无关。  相似文献   
947.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鲁氏棒矫形内固定术后内失败的原因,为今后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1999年3月收治的脊柱侧凸患者应用鲁氏棒矫形内固定者96例,其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内固定失败者15例。结果:分析造成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为①术前软组织松解不充分;②矫形过程中拧紧内固定钢丝时用力不均匀;③内固定钢丝数量太少;④植骨的数量不足;⑤内固定的节段不正确;⑥下床活动太早。结论: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时,应注意以上可能造成固定失败的因素。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探索戒毒的有效药物;方法 对105例吸毒成瘾者进行了临床试验,其中56例采用自行研制的中草药一脱瘾糖浆治疗,49例采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结果 戒断症状的控制率、控制速度、戒断症状在13分以内的病例以及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 脱瘾糖浆对不同程度的吸毒成瘾者均有很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49.
目的:研究通脉络胶囊对实验动物的抗心肌缺血和耐常压缺氧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给兔耳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状态,以心电图ST段及T波产生的变化为指标,来研究通脉络胶囊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心肌缺血作用;将小鼠放在密闭的容器中造成缺氧环境,以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呼吸停止的时间为指标,来研究小鼠的耐常压缺氧作用。各实验均设四组动物:通脉络胶囊高、低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水对照组。结果:通脉络胶囊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复方丹参片组比较,抗心肌缺血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耐常压缺氧作用的高剂量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脉络胶囊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和耐常压缺氧作用,它的疗效与剂量有依赖关系;抗心肌缺血作用与复方丹参片近似,耐常压缺氧作用远较复方丹参片强。  相似文献   
950.
HPLC法测定清火栀麦片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清火栀麦片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以甲醇-水(50:50,pH=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8.4%,RSD=2.03%。【结论】该法测定结果准确,精密度、重现性均好,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