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90篇
  免费   5596篇
  国内免费   3057篇
耳鼻咽喉   595篇
儿科学   929篇
妇产科学   331篇
基础医学   3509篇
口腔科学   1089篇
临床医学   7104篇
内科学   4772篇
皮肤病学   961篇
神经病学   962篇
特种医学   2210篇
外科学   5706篇
综合类   16410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7030篇
眼科学   658篇
药学   7306篇
  92篇
中国医学   5618篇
肿瘤学   2554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663篇
  2022年   1750篇
  2021年   2228篇
  2020年   2090篇
  2019年   1004篇
  2018年   1102篇
  2017年   1610篇
  2016年   1156篇
  2015年   2183篇
  2014年   3036篇
  2013年   3648篇
  2012年   5436篇
  2011年   5885篇
  2010年   5230篇
  2009年   4688篇
  2008年   4784篇
  2007年   4739篇
  2006年   4242篇
  2005年   3343篇
  2004年   2482篇
  2003年   1800篇
  2002年   1447篇
  2001年   1275篇
  2000年   993篇
  1999年   30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了解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及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正确诊断和治疗舍格伦综合征,尽早明确有无恶性变。方法:对142例口腔颌面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21例发生在腮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及3例从合格伦综合征演变成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1例腮腺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局部表现主要为肿块、反复肿胀,与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一般特征和腮腺表现有相关性,其中3例腮腺淋巴瘤患者有明确的舍格伦综合征病史。结论:舍格伦综合征与腮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表现有相关性,部分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可演变为淋巴瘤,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改变可早期判断舍格伦综合征有无恶性变。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和罗格列酮序贯用药对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生育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氯米芬抵抗的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口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3个月后,罗格列酮联合氯米芬用药6个月,比较用药前后体重指数、月经周期、生殖激素水平、排卵率、妊娠率、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服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后,雄激素水平和LH/FSH值明显降低(P〈0.05),服用罗格列酮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 β)以及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MBCI)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结论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和罗格列酮序贯用药可有效地抑制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53.
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4 4a急诊手术治疗大咯血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5 8~ 2 0 0 1年在本院急诊手术的 89例大咯血患者 ,收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病因、治疗和结果等相关资料。结果  85 4 %病例的X线表现与出血部位一致 ,其它诊断方法 (支气管镜、CT、血管造影术等 )作为重要补充。由于 1982年后的早期外科干预 ,术前咯血总量、咯血平均量和低血压、休克发生比例较前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从 1982年前的 2 2 2 %降至 17 1% ,围手术期死亡率从 9 3%降至 0。急诊全肺切除术并发症 ( 2 3 3% )高于肺叶切除术 ( 15 2 % )。在过去 4 4a肺结核一直是大咯血的主要原发病因。结论 符合新的外科治疗标准的患者应及早手术 ;选择切除范围要保守 ,首选叶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AMACR(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即用型组合式单克隆抗体和双酶标记的免疫组化MaxvisionTM一步法检测42例PCa、12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穿刺活检标本中AMACR、P63、34βE12的表达情况。比较Glea-son评分各组中AMAC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AMACR、P63、34βE12抗原在PCa和BPH穿刺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Ca组织中AMACR阳性表达率为100%,无P63和34βE12表达;BPH组织中均无AM-ACR表达,P63和34βE12均高表达。HGPIN中AMACR的阳性表达率(91.67%)与BPH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PCa差异无显著性(P>0.05);P63和34βE12阳性表达率HGPIN(100%)与PCa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与BPH差异无显著性(P>0.05)。AMACR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无关(P>0.05)。结论:AMACR是PCa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P63和34βE12联合标记基底细胞的特异性高,3者联合检测能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诊断的准确性,在PCa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西医院校在中医学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育,在学时、教材、师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要全面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必须摆正其教育地位,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逐步建立健全全新的中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6.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郑应  谭明生 《中国骨伤》2007,20(4):283-285
复习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设计原理、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等相关文献,与传统的脊柱融合术相比,应用非融合系统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并可以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7.
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中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6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与3例臂丛神经肿瘤,随机选择1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臂丛神经的正常超声图像。结果高频超声显示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下动脉是臂丛神经检查的重要解剖标志,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C5-7和上、中干显示率为100%(12/12),C8、T1和下干显示率为83.3%(10/12)。6例臂丛神经损伤显示神经增粗水肿,部分正常束状回声消失或不连续,内部点线回声不清,呈略低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粘连。3例臂丛神经肿瘤显示为实性瘤样低回声与臂丛神经相连续,其内有血流信号,其中2例为超声检查最早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检查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支气管动脉(BA)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的肺癌病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情况及走行特点;其中2例右侧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9.
CT导引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CT~PEI)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骨转移瘤患者(25个病灶)采用CT—PEI治疗,使用无水乙醇和超化碘油10:1的混合剂,用CT精确定位、准确穿刺瘤灶并密切监控无水乙醇弥散情况及用量,以减少并发症。对接近椎管及椎间孔的病灶,采用利多卡因实验性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定期CT检查,3例病人行同位素骨扫描检查,与治疗前检查进行对照研究。对患者随访3~30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1次CT—PEI治疗后,疼痛即明显减轻,经2~3次CT-PEI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CR)16例(24处病灶),疼痛部分缓解(PR)1例。术后随访3个月时,23处病灶内肿瘤组织均发生坏死,被高密度碘油混合液均匀浸润。其中,9处病灶体积缩小。随访3~30个月,除1例因周边出现新的肿瘤浸润灶而再次出现疼痛,其余病例转移瘤处止痛效果无反复。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PEI是一种治疗骨转移瘤有效、微创、安全、简便的方法,使骨转移瘤内肿瘤组织坏死,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溶骨性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基因腺相关病毒载体(AAV-hBMP4)转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观察其对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而为骨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病毒载体及种子细胞。方法全骨髓法培养兔BMSCs,按感染复数(MOI)值不同设定为四组,分别转染兔BMSCs,观察病毒量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选取影响最小的MOI值,进行后续实验。转染兔BMSCs,MTT法描记细胞生长曲线,观察AAV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重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AAV-EGFP)为参照,行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转染效率。AAV-hBMP4与对照病毒AAV-EGFP分别转染细胞,观察细胞形态,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Von Kossa染色及ALP含量测定,观察成骨活性。兔肌袋实验观察异位成骨情况。结果MOI值为5×10~4 vg/cell时,AAV对细胞形态影响最小,以此值进行后续实验。AAV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良好,转染效率为55%~65%。AAV-hBMP4转染后,细胞形态呈现典型的成骨改变,ALP染色及Von Kossa染色均出现成骨的特征性改变,而AAV-EGFP组无上述改变。细胞上清ALP含量测定显示,实验组ALP含量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5,P<0.01)。兔肌袋实验术后4周组织学检测可见大量钙盐沉积,矿化结节形成。结论AAV-hBMP4转染效率高,对BMSCs的增殖活性影响小,AAV-hBMP4转染的BMSCs可望成为组织工程化骨的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