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271篇 |
免费 | 14680篇 |
国内免费 | 77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92篇 |
儿科学 | 1912篇 |
妇产科学 | 730篇 |
基础医学 | 7901篇 |
口腔科学 | 2552篇 |
临床医学 | 14805篇 |
内科学 | 10790篇 |
皮肤病学 | 1188篇 |
神经病学 | 3143篇 |
特种医学 | 5704篇 |
外科学 | 10503篇 |
综合类 | 37317篇 |
现状与发展 | 29篇 |
预防医学 | 14837篇 |
眼科学 | 1727篇 |
药学 | 16124篇 |
211篇 | |
中国医学 | 15123篇 |
肿瘤学 | 59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2102篇 |
2023年 | 2290篇 |
2022年 | 4728篇 |
2021年 | 5768篇 |
2020年 | 5042篇 |
2019年 | 2862篇 |
2018年 | 2752篇 |
2017年 | 3735篇 |
2016年 | 2897篇 |
2015年 | 5294篇 |
2014年 | 6638篇 |
2013年 | 8524篇 |
2012年 | 11739篇 |
2011年 | 12682篇 |
2010年 | 11571篇 |
2009年 | 10095篇 |
2008年 | 10279篇 |
2007年 | 9732篇 |
2006年 | 8758篇 |
2005年 | 6746篇 |
2004年 | 4633篇 |
2003年 | 3738篇 |
2002年 | 3008篇 |
2001年 | 2681篇 |
2000年 | 1853篇 |
1999年 | 607篇 |
1998年 | 151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6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2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9例MODS患者 ,随机选择 10例行HVHF ,另 9例行常规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于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 2、4、8h动脉采血 ,检测血气、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1(IL 1β)、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 结果HVHF组与CVVH组于治疗开始后4h血Scr、BUN均显著下降 ,肾功能改善。HVHF组血TNFα、IL 1β、IL 6治疗前分别为 ( 1795± 5 0 6 )ng/L、( 96 4± 185 )ng/L、( 1332± 4 15 )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2 6 5± 397)ng/L、( 5 11± 12 4 )ng/L、( 72 6±2 4 3)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CVVH组血TNFα治疗前为 ( 1799± 5 11)ng/L ,治疗开始后 4h为 ( 132 7± 4 2 1)ng/L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HVHF组死亡 3例 ( 3/ 10 ) ,CVVH组死亡 5例 ( 5 / 9)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HVHF可通过对流和AN6 9膜的吸附作用清除大量炎症介质 ,改善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42.
彩色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新方法及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的预防作用。方法 2 0 0 2年 5月至 2 0 0 3年 7月对 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其中 4例入院时出现肺栓塞 )患者在彩色超声引导下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其中 15例在滤器置入术后立即实施下肢深静脉取栓术 ,另外 15例行保守治疗。结果本组 30例均获成功 ,经 1~ 14个月平均 6个月的随访 ,除 1例出现滤器闭塞外 ,余无任何并发症及肺栓塞的发生 ,曾出现肺栓塞者滤器置入后未再发生肺栓塞。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3.
电刺激股薄肌成形术原位肛门重建的犬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电刺激股薄肌成形术原位肛门重建的犬实验模型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杂种犬 17条 ,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第 1期单行股薄肌原位游离 ,实验组术后行电刺激连续 6周 ;2组第 2期均行腹会阴联合切除肛门 股薄肌原位肛门括约肌重建 ,术后 2周测量基础新肛压、功能性新肛压和移位股薄肌肌肉耐疲劳性曲线 ,取肌肉样本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 实验组的I型纤维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两组间基础肛压、基础新肛压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功能性新肛压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实验组的移位股薄肌肌肉耐疲劳性曲线更平缓 ,平台期更长。结论 经过长期电刺激后 ,股薄肌纤维构成发生适应性改变 ,抗疲劳性改善 ,可替代括约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944.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协调性异种胰岛移植耐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DC)在协调性异种胰岛移植中的免疫耐受诱导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 2 0 μg/L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 5 0 0 μg/LGM CSF 2 0 0 μg/L白细胞介素4 (IL 4) ,从BALB/c受鼠骨髓培养未成熟DC及成熟DC ,然后负载Wistar大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抗原。将两种DC回输至糖尿病小鼠体内 ,7d后分别将Wistar大鼠和SD大鼠胰岛移植于糖尿病小鼠左肾包膜下 ,监测移植物存活情况 ,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 ,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负载MHC抗原成熟DC预处理的BALB/c小鼠体内胰岛迅速被排斥 ,负载MHC抗原未成熟DC预处理的BALB/c小鼠胰岛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1 ) ,但以SD大鼠作为供者的胰岛移植物迅速被排斥。耐受鼠的脾细胞对Wistar大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微弱 ,而排斥鼠脾细胞则出现明显增殖反应。结论 未成熟DC预处理受者可诱导T细胞无能 ,并有效延长异种胰岛移植后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45.
复方红芪减方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复方红芪提取液进行减方后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建立钳夹损伤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按术后每日灌服药物的不同将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对照组 :灌服生理盐水 ;复方红芪组 :灌服复方红芪提取液 2ml ;减方组 :灌服复方红芪减方后提取液 2ml;补阳还五汤组 :灌服补阳还五汤 2ml。术后 2周及 4周 ,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计数。结果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红芪组和减方组与对照组、红芪组与减方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且减方组优于红芪组 (P >0 .0 5 )。有髓神经纤维计数 :复方红芪组优于对照组 (P<0 0 1) ,减方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红芪组与减方组间无显著差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红芪组、减方组、补阳还五汤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前 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早期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药效更为专一 ,且优于传统方剂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946.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其表达情况。方法 pEGFP与逆转录病毒载体经过酶切、连接等构建重组的EGFP 逆转录病毒载体 ,转染PA3 17细胞 ,用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 ,获病毒上清 (滴度达到 8.5× 10 5cfu/ml)并感染人MSCs。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效率后加入成骨细胞分化培养夜 (地塞米松 (10 -7mol/L)、β 甘油磷酸钠 (10mmol/L)、维生素C(5 0mg/L ) ) ,2周后观察转染细胞的分化情况。 结果 48h后细胞转染效率为 7% ,G418筛选 2周后约 97%细胞出现抗性克隆 ,表达维持 4周。基因转染细胞能够分化为成骨细胞。结论 重组EGFP逆转录病毒载体能转染MSCs ,且不影响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47.
人重症肌无力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重症肌无力胸腺树突状细胞 (TDC)的分离方法和诱导培养的最佳条件 ,为研究胸腺树突状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重症肌无力抗原提呈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新鲜人胸腺组织经机械破碎 ,梯度离心获得胸腺低密度细胞 ,经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和干细胞因子 (SCF)诱导 ,所获得细胞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 ,并用FITC标记的抗人S10 0b、HLA DR、CD11c抗体进行鉴定。结果 从胸腺组织可获取足够数量胸腺树突状细胞 ,体外培养 10~ 18d细胞生长较为活跃 ,第 14天左右达到最高值 ,维持 3~ 4d开始下降 ,2 0d内细胞数仍能维持在 (1.0~ 2 .5 )× 10 5个 /ml。结论 梯度离心法能成功分离胸腺树突状前体细胞 ,GM CSF和SCF体外诱导可提供胸腺树突状细胞原代培养较为满意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采用测定胆汁中癌胚抗原 (CEA)含量并结合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技术排除CEA相关物质的干扰 ,提高CEA检测胆道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方法 对临床可疑为胆道恶性肿瘤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其血液、胆汁中CEA含量 ,对胆汁CEA含量升高的患者进一步应用Westernblot半干转移技术区分CEA及CEA相关物质。结果 所有CEA含量升高的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胆汁经Westernblot检测均表现为包含有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 2 10 0 0 0的特异条带 ,而胆道良性疾病患者既使其CEA含量高于正常也均不含有该条带。结论 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胆汁CEA可排除CEA相关物质的干扰 ,提高CEA检测胆道恶性肿瘤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通过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和白细胞介素(IL)-15表达和分泌的影响,探讨内皮细胞在As2O3抑制白血病或肿瘤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2O3作用于培养的HUVEC细胞,测定其生长情况、胞膜和胞浆PKC活性以及对IL-15基因表达和分泌的影响。结果0.25 μmol/L~50 μmol/L的.As2O3均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P<0.01),随着药物浓度或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逐渐死亡。在As2O3作用细胞4 h测定胞浆和胞膜的PKC活性,两者在不同浓度作用下活性水平均得到提升(P<0.01),但胞膜的活性上升幅度更大。在As2O3的测定浓度范围内,PKC的活性水平与As2O3的浓度呈正相关。1、5、16 μmol/L的As2O3导致IL-15基因表达和分泌水平的增加(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As2O3可能是通过激活内皮细胞的PKC活性,促进IL-15或其他细胞因子的分泌,来抑制白血病或肿瘤发展的。 相似文献
950.
与传统前路和后路手术相比,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ATPS)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优势、相对安全等特点,仅通过一次前路手术可解决减压和重建两个问题。但是由于ATPS采用了较为特殊的解剖通道,临床上暂无专门用于前路椎弓根螺钉置钉的配套内固定系统,下颈椎ATPS技术的适应证相对较窄,尚不能替代传统前路和后路手术方法。如何精确置钉以及ATPS相关内固定器械的开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