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387篇 |
免费 | 39406篇 |
国内免费 | 2354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59篇 |
儿科学 | 6294篇 |
妇产科学 | 2232篇 |
基础医学 | 22833篇 |
口腔科学 | 7890篇 |
临床医学 | 46844篇 |
内科学 | 31953篇 |
皮肤病学 | 4215篇 |
神经病学 | 8387篇 |
特种医学 | 15748篇 |
外科学 | 34228篇 |
综合类 | 112174篇 |
现状与发展 | 86篇 |
预防医学 | 48155篇 |
眼科学 | 4516篇 |
药学 | 49351篇 |
643篇 | |
中国医学 | 42323篇 |
肿瘤学 | 175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52篇 |
2023年 | 5214篇 |
2022年 | 12946篇 |
2021年 | 16322篇 |
2020年 | 14282篇 |
2019年 | 7693篇 |
2018年 | 8020篇 |
2017年 | 11126篇 |
2016年 | 8498篇 |
2015年 | 15383篇 |
2014年 | 19998篇 |
2013年 | 25409篇 |
2012年 | 36990篇 |
2011年 | 39177篇 |
2010年 | 35466篇 |
2009年 | 31929篇 |
2008年 | 32200篇 |
2007年 | 30871篇 |
2006年 | 27245篇 |
2005年 | 21508篇 |
2004年 | 15133篇 |
2003年 | 12293篇 |
2002年 | 9362篇 |
2001年 | 8590篇 |
2000年 | 6387篇 |
1999年 | 2295篇 |
1998年 | 459篇 |
1997年 | 392篇 |
1996年 | 358篇 |
1995年 | 277篇 |
1994年 | 313篇 |
1993年 | 202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慢性鼻窦炎的21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常规治疗组(A组)、雷诺考特治疗组(B组)和普米克令舒鼻喷治疗组(C组),均经2周系统治疗。结果:A、B、C组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是48%、61%和84%,C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结论:普米克令舒鼻喷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究中医温针灸疗法对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 方法 针刺百会、下关、合谷,并对足三里施以温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 1次/周,3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中医传统外治温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 5例显效,27例明显好转,4例无明显改变,有效率达89%。 结论 使用温针灸以“健脾益气,升阳固卫”为原则,可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症状,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完善的鼓膜-听骨链模型,利用有限元初步探讨镫骨前、后脚骨质缺损对听力传导的影响。方法实验数据源于对一名无中耳病史的成年男性左侧颞骨进行Micro-CT扫描,在医学影像处理软件Mimics上进行三维重建,利用Geomagic形成需要的曲面,最后在SolidWorks上将成型的鼓膜-听骨链模型进行切割组装,建立正常听骨链模型以及镫骨前、后脚骨质缺损模型,利用模型分析骨质缺损对听力传导的影响。结果建立的鼓膜-听骨链模型镫骨足板频振曲线符合相关文献报道,在镫骨前、后脚骨质缺损病理模型下,曲线与正常中耳模型曲线接近。结论利用多软件综合处理,可建立可信度较高的中耳听骨链模型;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显示,镫骨前、后脚缺损部分骨质,未对听力传导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正电子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耳鸣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主诉耳鸣患者200例,将其分为正电子组和单光子组各100例,分别采用正电子发
射断层显像和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进行客观诊断,客观诊断的标准为苯二氮受体数量的减少程度;同时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和耳鸣问卷调查法进行主观诊断,主观诊断以THI评分作为耳鸣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诊断差异。结果 正电子组患者客观诊断有效率为87.0%,单光子组患者客观诊断有效率为69.0%,两组患者的诊断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耳鸣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进行耳鸣的客观诊断效果优于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在临床中能够更加具体的显示患者耳鸣程度。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鼻敏温阳方对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病理模型IL-4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雄性健康大鼠,造模成肾阳虚型AR,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用药治疗4周.除空白组10只外,其余每组15只大鼠.对实验动物造模前后IL-4水平及采用温阳益气法治疗造模动物前后IL-4水平相比较,并与空白对照组及西替利嗪治疗的阳性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后大剂量中药组的血清IL-4水平低于西替利嗪组.西替利嗪组与小剂量中药组之间的血清IL-4水平差值不明显.结论鼻敏温阳方治疗肾阳亏虚型AR可能与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超声检查和病理测量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肿瘤大小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PTC 114例(共122枚癌灶),所有癌灶大小先后通过术前超声检查和术后组织病理测量确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配对t 检验和Bland-Altman作图评价两种方法测量肿瘤大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结果 Pearson相关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肿瘤最大径存在显著正相关(r =0.957,P =0.000)。配对t 检验显示肿瘤的超声最大径(8.24±5.06)mm与病理最大径(7.79±4.75)mm存在显著性差异。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测量的肿瘤最大径的差值绝对值介于0~6.5 mm之间,平均(1.03±1.14)mm,差值的一致性界限(l imit s of agreement,LoA)为-2.41 mm~3.33 mm,LoA的95%置信区间为-2.87 mm~3.78 mm,LoA置信区间范围内差值的最大绝对值为2.9 mm。结论 超声检查和病理测量PTC的肿瘤大小存在显著差异,两者的一致性欠佳,临床实践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同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加颏前移术治疗OSAHS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OSAHS患者分A、B组,A组行UPPP加颏前移术,B组行UPPP。术后6个月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A组有效率为100%,B组有效率为85%。A、B组术后AHI、LSaO2及嗜睡评分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期UPPP加颏前移术治疗OSAHS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抗反流治疗对咽异物感伴有咽喉反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门诊以咽异物感自评超过3分,患病1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及反流临床表现量表(RFS)评分,对RSI超过13分及RFS超过7分的患者进行抗反流治疗,以能持续治疗8周以上为有效观察对象,共104例。分析入组患者反流各症状发生率、反流临床表现各体征发生率,并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104例咽异物感患者多有反流症状清嗓动作(92/104,88.46%),主要反流体征为后连合肥厚(97/104,93.27%),红斑/充血(89/104,85.57%),喉内黏稠分泌物(87/104,83.65%),喉室阻塞(73/104,70.19%)等,经抗反流治疗,有效61例,有效率为58.65%;RS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5,P<0.05);RF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8,P>0.05)。 结论 咽异物感伴反流症状的患者,通过反流治疗是有效的。对于有咽异物感的患者,经过长期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考虑是否有咽喉反流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9.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也是重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全球AR患者超过5亿,我国大陆地区AR的患病率为4%~38%[1].AR在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本地Ⅸ变应性鼻炎(AR)并发支气管哮喘(BA)的发病率,以及AR并发BA患者在年龄、不同分型、并发症3方面的疾病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抽取、体格榆查、必要的实验室手段、填写调查问卷几种方法,确诊本地区489例AR,并依据BA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2组,I组(对照组)为仅有AR的患者298例,Ⅱ组(试验组)指AR并发BA者191例,进行2组对比分析.结果:①本组资料表明;AR并发BA者占39%;②哮喘-鼻息肉-阿司匹林过敏(ASA)三联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年龄组人数分布,10~19岁及40~49岁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疾病分型,中重度间歇性AR、轻度持续性AR、中重度持续性AR三型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其他手要伴发病及症状2组分布情况,如变应性咽炎、鼻窦炎、结膜炎、分泌性中耳炎、肥厚性鼻炎、皮肤病、胃肠道不适症状、不明原因头痛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差异件都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本地区AR并发BA者人数较高,并发BA者以10~19岁及40~49岁者较多,分型以中重度间歇性AR、轻度持续性AR、中重度持续性AR3型比较多见,并发BA者伴发疾病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