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78篇
  免费   5957篇
  国内免费   4183篇
耳鼻咽喉   439篇
儿科学   819篇
妇产科学   754篇
基础医学   6798篇
口腔科学   1183篇
临床医学   7970篇
内科学   9139篇
皮肤病学   549篇
神经病学   2871篇
特种医学   20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6187篇
综合类   10075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262篇
眼科学   1623篇
药学   6582篇
  44篇
中国医学   3489篇
肿瘤学   5038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977篇
  2022年   2287篇
  2021年   3333篇
  2020年   2531篇
  2019年   2116篇
  2018年   2218篇
  2017年   2118篇
  2016年   1905篇
  2015年   2881篇
  2014年   3508篇
  2013年   3268篇
  2012年   4635篇
  2011年   4988篇
  2010年   3196篇
  2009年   2559篇
  2008年   3271篇
  2007年   3071篇
  2006年   3017篇
  2005年   2671篇
  2004年   1985篇
  2003年   1655篇
  2002年   1502篇
  2001年   1220篇
  2000年   1239篇
  1999年   1325篇
  1998年   824篇
  1997年   793篇
  1996年   657篇
  1995年   605篇
  1994年   497篇
  1993年   329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338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248篇
  1987年   233篇
  1986年   200篇
  1985年   168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4篇
  1971年   10篇
  1970年   9篇
  196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过敏性紫癜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之前过敏性紫癜的腹部X线主要表现为局限性小肠充气扩张,粘膜增粗,肠间隙增宽,可伴有液平;B超显示为不同程度的多发节段性肠壁水肿增厚,肠管狭窄等表现;出现并发症后,其X线表现加重,部分病例伴有肠穿孔;B超及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可以明确是否并发肠套叠,部分病例可通过空气灌肠达到复位治疗的目的。结论影像学检查的重要临床价值在于能与需要手术治疗的其他急腹症相鉴别,同时可以了解其是否并发常见的并发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6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可靠的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法。方法:取外周静脉血100μl,用ROSE法提取基因组DNA,用两对引物:P192F 5′-TAT TGT TGC TGT GGG ACC TGA G-3′,P192R 5′-CAC GCT AAA CCC AAA TAC ATC TC-3′;P55F 5′-GAA GAG TGA TGT ATA GCC CCA G-3′,P55R 5′-TTT AAT CCA GAG CTA ATG AAA GCC-3分别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AlwI,NlaⅢ对两种PCR产物分别进行酶切,3%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扩增的两个PCR产物在192、55多态性位点大小分别为99bp、170bp。Alw I酶切后,凝胶电脉得到完全酶切(66bp,33bp),部分酶切(99bp、66bp、33bp),未被酶切(99bp)三种类型DNA片段(RR,QR,QQ基因型);NlaⅢ酶切后,凝胶电脉得到部分酶切(170bp,126bp,44bp),未被酶切(170bp)两种类型DNA片段(LM,LL基因型)。经双盲重复检测,结果一致。应用此方法对胃癌患者血样标本检测,发现其PON1基因多态性在192位点频率较高。结论:采用一步PCR-RFLP技术可以建立简单、稳定、可靠的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法。  相似文献   
63.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动物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 :以氟哌啶醇为原料 ,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状动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 :合成了 7个新化合物 ( 1~ 7) ,其中化合物 7量效依赖地压低KCl所致的猪冠状动脉条收缩曲线 ,阻断较大剂量所致的冠状动脉条痉挛 ,并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结论 :化合物 7显示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4.
患肢注射高浓度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与疗效。方法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每日 75万单位溶栓治疗 4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病程在 2周内溶栓治愈 72 % (18/2 5 ) ,有效率 10 0 % (2 5 /2 5 ) ,病程超过 2周溶栓治愈率 30 % (6 /2 0 ) ,有效率 85 % (17/2 0 ) ,治疗过程无出血倾向。结论 :溶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的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而且药物用量可增大  相似文献   
6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医学信息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和社会对医学信息学领域的人才需求,探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构想,以便促进我国目前医学信息学专业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6.
食管癌放疗中二次模拟定位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中间再次定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我院放疗科自1998年10月-2001年3月对356例食管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放疗加化疗,356例患者照射全过程都进行二次模拟定位(第一次模拟定位后照射30-40GY/15-20次后进行第2次模拟定位)。比较分析前后二次模拟定位靶中心移位的情况。结果;靶中心移位<0.5cm为157例,移位0.5-1.0cm为130例,移位>1.0cm为69例。全部靶中心移位达55.90%。食管肿瘤长度<5cm靶中心移位27例,5-8cm移位117例,病变长度>8cm移位55例,P<0.05;食管肿瘤发生于颈段,上胸段靶中心移位25例,而中、下段食管移位174例,P<0.01。结论:食管肿瘤外照射达到一定剂量时,靶中心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移位,肿瘤长度越长靶中心移位会更明显, 肿瘤位置越小,移位亦显著。因此,我们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全过程必需进行2到3次定位,这样才能保证靶中心的精确度,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67.
目的:用威秦麻细蠲痹汤内服,合药渣煮水加50度白酒泡足局部热敷治疗风寒湿性关节痛45例病人,具有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调节机体促进康复。方法:以威秦麻细蠲痹汤为基本方一日一剂,根据临床发病部位及风、寒、湿的偏胜而辩证加减,配合荮渣煮水加50度白酒泡足和疼痛部位热敷,七天为一疗程.结果:45例病人中治愈71.1%:有效24.4%;显效4.5%;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疗程最短的二周;最长为5周;平均21天。结论:威秦麻细蠲痹汤内服配合药渣外敷及泡足和热敷疗法共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益气活血之功效,使机体气充血旺,营卫复常;血行风灭,温经散寒,脾健湿去而形成通则不痛,荣则不麻不酸的良性循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8.
69.
背景:与小肠黏膜下层等材料相比,脱细胞血管具有天然管状结构,与输尿管形态结构相近,替代输尿管时仅需端端吻合即可,手术操作简单,血管外壁光滑,获取及制备方法简便等优点。 目的:拟应用同种颈动脉血管无细胞基质体外构建输尿管。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09/2008-0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长风杂交白猪由上海松联实验动物公司提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成年大鼠8只,用于血管无细胞基质的动物毒性实验。 方法:剥去猪颈动脉血管外膜,PBS冲洗若干遍,然后将血管置于pH 7.1 的PBS中4 ℃下振荡清洗,0.5%十二烷基硫酸钠振荡24 h,后使用双蒸水4 ℃下反复振荡洗涤1周,每日换双蒸水2次。对于解剖过程中肌肉残留相对稍多的血管,在双蒸水洗涤前以混合消化液37 ℃下振荡消化约2 h,再行双蒸水洗涤。制备的无细胞基质置于青、链霉素溶液中,4 ℃保存,完成脱细胞支架制备。 主要观察指标:光镜及电镜观察脱细胞后管壁无细胞基质片的主要成分。将同种异体来源内皮祖细胞培养增殖后植入血管无细胞基质,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进行血管无细胞基质动物毒性实验。拉力实验了解血管无细胞基质材料的收缩性能。 结果:颈动脉血管无细胞基质中已无细胞成分,无细胞基质主要由胶原成分组成。扫描电镜未见该材料表面存在细胞及细胞碎片,同时发现该无细胞基质存在孔隙样结构。体外同种异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培养增殖后植入血管无细胞基质,细胞黏附于无细胞基质。血管无细胞基质按毒性分级属于无毒级。拉力实验说明该无细胞基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牵张性。 结论:采用胰酶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制备的颈动脉血管无细胞基质材料无细胞残留,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牵张性,种植于其中的种子细胞具备一定的生长能力。  相似文献   
70.
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采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nHA-PA66)作用下的成骨细胞生长情况的变化进行研究,评价其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以该材料的细胞培养基浸提液作用于实验组细胞,对照组采用培养基本身。实验组和对照组成骨细胞的生长情况和细胞周期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该新型纳米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无不良影响。提示新型纳米根管充填材料的成骨细胞相容性较好,具有用作根充材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