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96篇 |
免费 | 2626篇 |
国内免费 | 13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62篇 |
儿科学 | 385篇 |
妇产科学 | 117篇 |
基础医学 | 1329篇 |
口腔科学 | 388篇 |
临床医学 | 2759篇 |
内科学 | 2057篇 |
皮肤病学 | 264篇 |
神经病学 | 477篇 |
特种医学 | 984篇 |
外科学 | 2099篇 |
综合类 | 6478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2735篇 |
眼科学 | 286篇 |
药学 | 2602篇 |
33篇 | |
中国医学 | 2213篇 |
肿瘤学 | 10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95篇 |
2023年 | 383篇 |
2022年 | 785篇 |
2021年 | 954篇 |
2020年 | 887篇 |
2019年 | 485篇 |
2018年 | 450篇 |
2017年 | 692篇 |
2016年 | 466篇 |
2015年 | 837篇 |
2014年 | 1134篇 |
2013年 | 1447篇 |
2012年 | 2082篇 |
2011年 | 2184篇 |
2010年 | 1959篇 |
2009年 | 1777篇 |
2008年 | 1799篇 |
2007年 | 1790篇 |
2006年 | 1492篇 |
2005年 | 1244篇 |
2004年 | 863篇 |
2003年 | 703篇 |
2002年 | 565篇 |
2001年 | 484篇 |
2000年 | 336篇 |
1999年 | 147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目的 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2G2(CK-2G2)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24例NSCLC(腺癌74例,鳞癌50例)患者化疗前、化疗1个周期和2个周期血清中CK-2G2和Cyfra21-1的水平.经正态性检验,CK-2G2和Cyfra21-1水平为偏态分布资料,以M(QR)表示,组间和化疗前后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腺癌和鳞癌患者化疗1个周期后CK-2G2和Cyfra21-1的水平明显下降[腺癌患者分别为0.77(0.03 ~ 55.85)U/L比1.86(0.02 ~ 55.60)U/L、1.88(0.15 ~ 18.65)μg/L比2.35(0.14 ~22.32)μg/L;鳞癌患者分别为1.67(0.04~218.60)U/L比4.75(0.05 ~ 226.30)U/L、2.12(0.12 ~ 20.65)μg/L比4.07(0.11~40.21)μg/L].疾病进展患者(9例)化疗1个周期后CK-2G2和Cyfra21-1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疾病稳定患者(49例)和部分缓解患者(66例)化疗1个周期后CK-2G2的水平明显下降(P<0.01);化疗2个周期后与化疗1个周期后比较,NSCLC患者CK-2G2和Cyfa21-1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肿瘤标志物CK-2G2和Cyfra21-1可作为NSCLC化疗早期疗效评价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3.
脂蛋白脂酶活化剂NO-1886抑制糖尿病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合成化合物NO 1886 ,一种脂蛋白脂酶活化观察脂蛋白脂酶活化剂是否降低高脂 /高蔗糖饲料诱发的糖尿病新西兰兔的血浆葡萄糖并减轻其动脉粥样硬化。方法 给予高脂 /高蔗糖饲料升高新西兰兔血浆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中加入 1 0 %NO 1886进行治疗观察。分别在 0、4、8、12、16、2 0及 2 4wk从禁食过夜的兔耳静脉抽取血样测定葡萄糖和脂质水平。第 2 4周末 ,处死动物 ,分离主动脉 ,经苏丹Ⅳ染色固定脂质后 ,计算脂纹病变面积。结果 应用NO 1886后 ,实验动物血浆葡萄糖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结论 NO 1886不仅可改善脂质紊乱 ,而且可降低血浆葡萄糖 ,减轻糖尿病兔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4.
叙事医学是人文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体现了叙事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叙事医学不仅在提高医务人员共情能力、自我反思引发、职业认同感增强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间接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等也有很多益处。新生儿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隔离监护,几乎不能做到母婴同室,甚至无法探视。新生儿科工作压力大,知识更新快,医学生需要在尽快掌握临床技术的前提下加强人文素养。扎实的临床基础是每一个新生儿科医生必备的,医学的发展也要求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融入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叙事医学教育,使新生儿科医生主动养成善于倾听患儿以及其背后家庭的故事,理解和同情患儿及其家属的心情及抉择,形成对患儿的共情能力以及专业的职业精神,促成以患儿为中心的临床思维。叙事医学在新生儿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研究还需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推进、不断应用和总结。 相似文献
85.
根管治疗中使用的消毒药物和根充材料对人体的安全性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细胞毒性是评价其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就近年来有关常用根管冲洗剂、根管消毒药物、根管充填材料、根尖倒充填材料和髓腔穿孔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旨在建立豚鼠单侧三个半规管阻塞的动物模型。方法 利用 2 0只豚鼠行单侧三个半规管阻塞 ,观察手术前后眼震电图、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及形态学的变化 ,非手术耳作为对照。结果 豚鼠术后 1d出现自发性眼震 ,正弦摆动刺激单侧眼震反应消失 ,侧别与术侧一致 ,术后 30d左相与右相眼震反应对称。术前微量冰水灌注 ,两耳均能引出眼震 ,术后 30d做冰水实验结果为术耳未能引出眼震 ,非术耳出现正常的眼震反应。术后ABR阈值有轻度升高 ,DPOAE反应幅度无明显改变。 8只动物病理切片证实三个半规管完全阻塞而耳蜗Corti器和壶腹嵴结构正常。结论 表明三个半规管阻塞动物模型成功 ,提示三个半规管阻塞术可望成为治疗难治性外周性眩晕的安全有效、操作相对容易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一氧化氮合酶与妊高征发病及与雌三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氧化氮合酶(NOS)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by hypertention,PIH) 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雌三醇的关系。 方法 选取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孕妇32 例为研究对象,正常足月妊娠孕妇30 例为对照组,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胎盘组织NOS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母亲静脉血游离雌三醇(FE3) 水平。 结果 PIH 组胎盘组织NOS活性及母亲静脉血FE3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1),经相关关系测定,两者之间具正相关关系(r= 0.51 ,P< 0.01)。胎盘组织NOS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具正相关关系(r = 0.52,P< 0 .01) 。 结论 NOS 合成障碍在PIH 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雌三醇与NOS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雌三醇可能是NOS产生的刺激剂;NOS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正相关关系,为PIH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
摘要 目的 观察顺阿曲库胺不同给药方式对正常家兔MEP影响。方法 选正常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为单次静脉推注0.08mg/kg,B组第一次静脉推注0.04mg/kg,半小时后再次静脉推注0.04mg/kg,C组微量泵持续泵入0.06mg/(kg•h)。分别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T1)、30(T2)、50(T3)、60(T4)、90min(T5)时家兔下肢MEP。结果 A、B两组家兔于用药后10min内MEP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但A组于用药后45-60分钟后恢复,B组家兔到实验结束未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C组家兔自始至终均成功记录到MEP。结论 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人顺阿曲库铵优于单次静脉推注,较易成功监测家兔MEP。 相似文献
8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640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640例患者中,32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其中12例发生了单一不良反应,20例发生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初诊还是复发无关。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开始治疗的3个月之内(65.6%)。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其次是肝功能受损乖白细胞减少。他巴唑较丙基硫氧嘧啶更容易引起皮肤反应(P〈0.05)。结论Graves病患者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治疗的3个月之内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结直肠癌大多起源于结直肠早癌及腺瘤等癌前病变,若在发展到浸润癌之前发现并予以切除,即可取得预防或根治效果。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EMR/ESD技术的不断成熟,从早期诊断到治疗及预后,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优点突出,但要严格把握其适应症,由于技术难度大,出血、穿孔等是常见并发症。EMR/ESD是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结直肠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方法,同时中药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