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6392篇 |
免费 | 27729篇 |
国内免费 | 153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07篇 |
儿科学 | 3836篇 |
妇产科学 | 1650篇 |
基础医学 | 18702篇 |
口腔科学 | 4492篇 |
临床医学 | 30901篇 |
内科学 | 25093篇 |
皮肤病学 | 2804篇 |
神经病学 | 7378篇 |
特种医学 | 100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9篇 |
外科学 | 23796篇 |
综合类 | 66853篇 |
现状与发展 | 50篇 |
一般理论 | 16篇 |
预防医学 | 28251篇 |
眼科学 | 3358篇 |
药学 | 29879篇 |
375篇 | |
中国医学 | 26004篇 |
肿瘤学 | 135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3篇 |
2024年 | 3960篇 |
2023年 | 4569篇 |
2022年 | 9220篇 |
2021年 | 11373篇 |
2020年 | 9915篇 |
2019年 | 6202篇 |
2018年 | 6275篇 |
2017年 | 7564篇 |
2016年 | 6073篇 |
2015年 | 10670篇 |
2014年 | 13523篇 |
2013年 | 15763篇 |
2012年 | 22605篇 |
2011年 | 24084篇 |
2010年 | 20537篇 |
2009年 | 18136篇 |
2008年 | 19459篇 |
2007年 | 18554篇 |
2006年 | 16388篇 |
2005年 | 13292篇 |
2004年 | 9364篇 |
2003年 | 7724篇 |
2002年 | 6049篇 |
2001年 | 5450篇 |
2000年 | 4259篇 |
1999年 | 2123篇 |
1998年 | 973篇 |
1997年 | 937篇 |
1996年 | 762篇 |
1995年 | 657篇 |
1994年 | 543篇 |
1993年 | 381篇 |
1992年 | 307篇 |
1991年 | 265篇 |
1990年 | 244篇 |
1989年 | 220篇 |
1988年 | 156篇 |
1987年 | 167篇 |
1986年 | 134篇 |
1985年 | 124篇 |
1984年 | 71篇 |
1983年 | 49篇 |
1982年 | 39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9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13篇 |
1958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犬恒牙牙根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测犬恒牙牙根发育过程中各组织中凋亡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牙根发育时期在成牙本质细胞、牙髓组织、牙乳头组织、上皮根鞘、牙槽骨组织中有特异性细胞凋亡发生。结论:细胞凋亡在牙根发育过程中的发生具有时空特异性,提示其在牙根形态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82.
83.
胶囊粉对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8,7(2):71-73
目的:改善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强度和抛光性能.方法:我们采用悬浮聚合法研制了微胶囊型复合填料粉(MCP),作为光固化改进型(VLC-Ⅱ型)复合树脂的填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在复合树脂中加入15%的胶囊型填料粉,压缩强度可达232.1±9.1MPa,拉伸强度可达48.7±2.3MPa,70000次牙刷磨耗率为0.588%,表面粗糙度为2.8μm.结论:胶囊粉可以显著改善复合树脂的压缩强度,拉伸强度,磨耗及表面抛光性等机械性能.与其它同类产品比较,其机械性能、磨耗性能和表面抛光性能均较优越,且相差显著. 相似文献
84.
85.
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复合膜对大鼠牙周骨再生过程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复合膜对实验性大鼠牙周骨开窗缺损再生过程中骨形成情况及B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制备含有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的胶原膜和不含药物的空白膜,分别置于30只Wistar大鼠磨牙区牙周骨开窗缺损内,每组15只.分别于术后10 d(n=7)和21 d(n=8)处死大鼠,取术区组织. HE染色镜下观察缺损区内新生骨样组织形成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10 d和21 d缺损区内BMP-2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组BMP-2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结果:术后10 d时,实验组缺损区内被大量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等占据,多数细胞BMP-2表达呈强阳性,对照组缺损区内细胞量较少,BMP-2表达较弱,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术后21 d,实验组内见大量片状成骨,BMP-2表达强度较10 d时减弱,对照组缺损内有少量散在成骨,BMP-2表达较10 d时增强,但二者BMP-2表达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苯妥英钠和盐酸米诺环素复合膜可能增强大鼠牙周骨组织再生过程中局部缺损区内B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小型猪腮腺萎缩后混合唾液流率的变化以及对口腔主要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10只小型猪分成两组,每组5只,其中一组双侧腮腺注入甲紫致腺体萎缩,另5只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萎缩后第12、24个月收集混合唾液并观察唾液流率的变化;同时检测小型猪龈下菌斑和混合唾液中口腔主要致病菌数量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腮腺萎缩后第12个月混合唾液流率自(1.36±0.74)ml/min下降到(1.32±0.65)ml/min,第24个月唾液流率自(0.72±0.34)ml/min上升到(0.86±0.57)ml/min;龈下菌斑中的核梭杆菌、后牙龈下菌斑中厌氧菌总数、产黑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第12个月前牙和第24个月后牙的龈下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有短暂升高,而需氧菌总数、乳酸菌和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变化.唾液中除变形链球菌和产黑菌在腮腺萎缩早期有轻度上升外,其余细菌数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双侧腮腺萎缩后明显降低口腔中唾液总量,导致牙菌斑中的致龋菌和牙周致病菌数量上升.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口腔鳞癌血管生成中的协同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8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VCAM-1、TNF-α和CD31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VCAM-1和TNF-α在口腔鳞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VCAM-1和TNF-α同时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中MVD值明显高于VCAM-1和TNF-α单一表达阳性的MVD值(P<0.05)。结论:VCAM-1和TNF-α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并可能在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88.
89.
90.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p16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与病理分型、神经侵犯和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p16蛋白与PCNA在染色与病理分型、神经侵犯、复发中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P法 ,对 5例正常涎腺组织和 3 6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p16蛋白及PCNA染色进行检测 ,并对患者进行 10年随访观察。结果 :3 6例腺样囊性癌中 ,不同病理分型癌细胞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染色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PCNA阳性染色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有无神经侵犯癌组织中 p16蛋白阳性染色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有无复发癌组织中p16蛋白阳性染色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CNA阳性染色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16基因突变、缺失与腺样囊性癌病理类型有关 ,其表达水平反映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16蛋白及PCNA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肿瘤侵袭性和预测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