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7篇
  免费   638篇
  国内免费   550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622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844篇
内科学   732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246篇
特种医学   2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88篇
综合类   1373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03篇
眼科学   327篇
药学   844篇
  5篇
中国医学   405篇
肿瘤学   45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321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16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脂质-鱼精蛋白-DNA复合物的构建及其对细胞的体外转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逊  张志荣 《药学学报》2004,39(10):792-796
目的研究新型非病毒载体脂质-聚阳离子-DNA(LPD)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对体外细胞的转染率。方法用薄膜-挤压法制备空白阳离子脂质体,与鱼精蛋白-DNA复合物在室温孵育后,得到LPD;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LPD与DNA酶I溶液在37 ℃下孵育不同时间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其降解情况;用荧光法测定其包封率;用X-gal染色法考察了LPD对张氏(Chang)肝细胞,HepG2肝癌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转染率。结果LPD的形态近似于球体,平均粒径为143.5 nm,平均zeta电位为+32.6 mV;37 ℃下核酸酶作用2 h后,LPD中的DNA几乎无降解;平均包封率为93.42%;LPD对张氏(Chang)肝细胞、HepG2肝癌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69±6)%,(43±7)%和(96.2±1.8)%。结论LPD是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体外稳定性好、转染率高,具有应用潜力的非病毒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42.
成年男性额面颈部红外热像的定位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人体红外辐射(IRR)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国产DW—9100医用红外热像仪,采集成年男性额、面、颈部IRI,IRIAS专用软件自动定位、定量,Excel 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年男性额、面、颈部IRI有效色码表达可达11级,色码分布具有明显的定位规律;Ⅰ~Ⅺ级色码温区呈递减状态,同级色码平均温差为1.03℃,P<0.01; 逐级色码平均递减温差为1.05℃,P<0.01 ,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色码温差亦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额面颈部IRR具有明显的定位、定量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人体IRR表达的多元信息。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TL)是否通过降低脑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而减少白细胞浸润 ,从而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功能缺失。方法 大鼠ipTL 0 .2或 0 .4mg·kg- 1·d- 1,连续 4d。d 4给药前行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 1h再灌注 2 4h。行为观察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放射免疫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侧大脑皮层TNF α含量。病理切片观察缺血再灌注侧脑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与损伤模型组比较 ,TL处理组大脑皮质TNF α含量明显减少 ,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明显改善。脑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结论 TL有抑制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内TNF α生成 ,降低其含量的作用 ,从而抑制白细胞浸润 ,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4.
加味通关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逊  赵忠兰 《中医杂志》1997,38(9):539-540
为观察中药超声雾化对呼吸衰竭的疗效,采用本院研制的加味通关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7例,并与可拉明组30例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率70.3%,SaO_2上升达38.4%,咳嗽、呼吸困难、咯痰好转率、平均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5.
We have developed a non-invasive method utilizing feces, containing sloughed colonocytes, as a sensitive technique for detecting diagnostic colonic biomarkers.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rat colon carcinogenesis model to determine if changes in fecal protein kinase C (PKC) expression have predictive value in monitoring the neoplastic process. Weanling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saline or azoxymethane (AOM) and 36 weeks later fecal samples and mucosa were collected, poly A+ RNA isolated, and quantitative RT-PCR performed using primers to PKC betaII and zeta. Fecal PKC betaII and zeta mRNA levels were altered by the presence of a tumor, with tumor-bearing animals having a 3-fold higher (P < 0.05) PKC betaII expression as compared with animals without tumors. In addition, AOM-injection increased mucosal PKC betaII mRNA expression compared with saline controls. No effect of tumor incidence on mucosal PKC betaII 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contrast, fecal PKC zeta expression was 2.5-fold lower (P < 0.05) in animals injected with azoxymethane versus saline. Since tumor incidence exerts a reciprocal effect on fecal PKC betaII and zeta mRNA expression, data were also expressed as the ratio between PKC betaII and zeta. The isozyme ratio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umor incidence, i.e. ratio for animals with tumors was 2.18 +/- 1.25, animals without tumors was 0.50 +/- 0.16, P = 0.025.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expression of fecal PKC betaII and zeta may serve as a noninvasive marker for development of colon tumors. A sensitive technique for the detection of colon cancer is of importance since early diagnosis can substantially reduce mortality.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卵巢癌发 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端粒酶活性与临 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端粒 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检测45例卵 巢上皮性肿瘤及9例正常卵巢组织端粒 酶活性。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恶 性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中分别为 83.33%(25/30)和5/7,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5963;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 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 性,与前两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端粒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 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在卵巢 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 用,并有望作为卵巢上皮性癌基因治疗 的靶点。  相似文献   
47.
目的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上观察移植肾组织的TGF-β1的表达,对比观察青藤碱和亚治疗剂量的环孢菌素A对移植组织的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寻求无肾毒免疫抑制剂治疗上的应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建立48个大鼠同种原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WistarSD),按施加的处理因素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1ml.kg-1.d-1,ip)、CsA组(2.5mg.kg-1.d-1,ip)、S+C组(SIN30mg.kg-1.d-1+2.5mg.kg-1.d-1,ip),每组12只,随机抽取6只观察大鼠移植肾受者存活时间,另6只于术后第6d处死,取移植肾组织标本行病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表达并以BLTDMC-2080超解析病理图文系统进行量化统计.分析SIN协同CsA对大鼠肾移植受者存活时间及对急性排斥反应时的肾组织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受体大鼠均在术后9d以内死亡,平均生存(7.83±0.75)d,SIN(30mg.kg-1.d-1.ip)或CsA(2.5mg.kg-1.d-1.ip)可稍为延长受体鼠存活时间,SIN与CsA(2.5mg.kg-1.d-1.ip)联用后可明显延长受体鼠存活时间至18d以上(25.00±4.65)d;移植肾组织的TGF-β1表达平均阳性面积单位在对照组为(8.39±0.67)%,SIN组为(13.90±1.61)%(F=132.50,P<0.05),CsA组为(15.70±1.91)%(F=254.01,P<0.01),S+C组为(19.58±0.35)%(F=3.99,P=0.06>0.05),SIN与CsA协同对大鼠移植肾组织的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SIN(30mg.kg-1.d-1.ip)对大鼠肾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与CsA(2.5mg.kg-1.d-1.ip)产生显著的协同作用.SIN的使用可减少CsA的用量从而减轻其对移植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在急性脑梗死(ACI)病后6h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ACI随机分成UK组和对照组。UK组UK25万U静脉注射,续以UK150万U60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28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治疗后1、7、14、28d时UK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7d时UK组改善比较显著(P<0.05);②UK组用药前与用药后1d比较、7d与14d比较、14d与28d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用药1d与7d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UK组用药后1d时显效率23.3%,7d时56.1%,14d时80.3%,28d时91.6%,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结果(P<0.01、<0.01、<0.01、<0.05)。结论早期ACIUK溶栓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49.
经费支持是每一个机构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对云南省弥渡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合文献与实际情况,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提供借鉴。主要发现:(1)包括筹资过程人员费用在内的人员经费是机构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2)筹资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50.
Wistar大鼠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扩增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Chen-WoanDC培养方法,梯度离心提取骨髓单核细胞中的非粘附细胞,加入GM CSF 5?ng/ml、IL 4 5?ng/ml进行诱导扩增,对培养的目的细胞进行形态学、OX62-FITC免疫荧光检查以及功能学鉴定。结果:DC前体细胞培养10?d呈典型树突状结构,表面标志物染色阳性,流式细胞学检查OX62单抗阳性率86%,不同培养时段的DC诱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培养10?d的DC最强,培养10?d的DC诱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同源淋巴细胞有更好的活性。结论:改良的Chen-Woan法为体外诱导扩增大鼠骨髓来源D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