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06篇
  免费   11060篇
  国内免费   9160篇
耳鼻咽喉   985篇
儿科学   1098篇
妇产科学   1159篇
基础医学   13910篇
口腔科学   1941篇
临床医学   15805篇
内科学   17508篇
皮肤病学   1213篇
神经病学   6233篇
特种医学   4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11964篇
综合类   20740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7931篇
眼科学   3349篇
药学   12223篇
  95篇
中国医学   7077篇
肿瘤学   9750篇
  2024年   430篇
  2023年   1981篇
  2022年   5001篇
  2021年   6379篇
  2020年   4749篇
  2019年   4021篇
  2018年   4168篇
  2017年   3710篇
  2016年   3559篇
  2015年   5435篇
  2014年   6653篇
  2013年   5853篇
  2012年   8524篇
  2011年   9403篇
  2010年   5934篇
  2009年   4684篇
  2008年   6046篇
  2007年   6003篇
  2006年   5802篇
  2005年   5871篇
  2004年   3812篇
  2003年   3494篇
  2002年   3002篇
  2001年   2665篇
  2000年   2808篇
  1999年   3001篇
  1998年   2010篇
  1997年   2033篇
  1996年   1552篇
  1995年   1481篇
  1994年   1274篇
  1993年   797篇
  1992年   989篇
  1991年   796篇
  1990年   666篇
  1989年   629篇
  1988年   523篇
  1987年   459篇
  1986年   402篇
  1985年   304篇
  1984年   139篇
  1983年   119篇
  1982年   71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52篇
  1979年   5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扇形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计上睑下垂的较好治疗方法,以改进治疗效果方法:设计井应用扇形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结果应用本方击治疗上睑下垂83倒,126只眼,致采满意。其中43例经3个月-10年随访,除3例(4只眼)下垂复发外,其余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扇形筋膜瓣有丰富的血供,并且能均衡覆盖在睑板上以充分上提上睑,符合生理和解音4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ATP下鼻甲注射治疗药物性鼻炎的价值,并对ATP治疗药物性鼻炎的机理进行分析。方法 对80例采用ATP下鼻甲注射治疗(ATP组)与40例采用激光治疗(激光组)作疗效比较。结果 ATP组有效率(95%),与激光组(100%),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TP下鼻甲注射治疗药物性鼻炎疗效佳,起效快,痛苦小,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模拟微重力对肺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肺T淋巴细胞,利用旋转式细胞组织培养系统(RCCS)即旋转生物器模拟微重力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生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面抗原CD69.结果 普通细胞培养容器组培养的T淋巴细胞,刀豆球蛋白A(ConA)组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增强,IFN-γ生成增加,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多(t=11.11、19.86、15.42,P<0.01);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与普通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的T淋巴细胞相比较,ConA刺激后,PKC活性减低,IFN-γ生成减低,表面表达CD69细胞数目减少(t=7.69、6.73、7.63,P<0.01);而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加入PKC特异的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和ConA共同培养的T淋巴细胞组,与同样条件下ConA组相比,PKC活性略增强、IFN-γ生成的量、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加(t=5.42、5.91、5.27,P<0.01).结论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到抑制;PMA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有部分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颈椎骨折类型与脊髓损伤关系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92例颈椎骨折病例的分析,发现屈曲型损伤最多见(53%),其次为过伸型(26%),压缩型(21%)。屈曲型和压缩型多见于年轻人,而屈曲损伤导致的脱位及过伸型则多见于年龄较大者。爆裂骨折引起的神经损害最重,其次为屈曲型、过伸型及压缩(非爆裂)骨折。神经功能改善率以爆裂型骨折最差,死亡率亦最高,以压缩(非爆裂型)骨折最好,其次为过伸型及屈曲型。文内对各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应用日本血吸虫虫卵单克隆抗体及虫卵可溶性抗原,分别致敏新型免疫微球载体重氮基聚苯乙烯乳胶,制备出血吸虫反向乳凝试剂与乳凝试剂,并用于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相应抗原和相应抗体,以此试验检测197份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标本。结果反向乳凝试剂检出率为90.4%,乳凝试剂检出率为95.2%,均高于反向间接血凝法的85.0%。反向乳凝试验与乳凝试验联合应用,既可早期诊断,又可判断疗效。试验采用玻片凝集法,3min内即出结果,方法敏感.特异、简便和快速。  相似文献   
107.
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与CT增强程度的关系 ,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诊断、治疗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NSCLC病人进行动态螺旋CT扫描 (SCT) ,测量病灶增强幅度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对病灶增强值、VEGF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病人CT增强值均数为 (36 .2 8± 6 .41 )HU ,VEGF阳性表达 2 1例 ,阴性表达 9例。VEGF在中晚期的阳性表达高于早期病人 (Ρ<0 .0 5)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5) ;癌灶增强值与VEGF阳性表达、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结论 NSCLC的CT增强程度能够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 ,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TNM分期 ,而且可以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方面补充目前肺癌分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8.
具有A-π-D电子结构的苯胺衍生物掺杂的玻璃态高聚物PMMA的有机薄膜经极化取向后显示很强的二次非线性光学性能,其取向弛豫是实用化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木文通过几种苯胺衍生物以不同百分比与PMMA掺杂,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二次谐波强度测量、动态力学粘弹谱等方法进行了取向弛豫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尺寸和形状以及偶极矩的大小对取向弛豫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9.
H N Xu 《中华外科杂志》1992,30(11):680-1, 700
21 cases of posterior urethral rupture due to pelvic fracture were treated by acute interlocking sound urethroplasty since 1982. Postoperative pericatheter urethrography was carried out to observe the recover of urethral rup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me for recover of ruptured urethra varied from 4 to 13 weeks. 71% of all cases required more than 8 weeks for recovery.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1 to 9 years, and 86% of them show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t is believed that pericatheter urethrography not only provides an objective proof for the recovery of ruptured urethra but also can be used a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removal of stenting catheter.  相似文献   
1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中TXB2和PGF1α含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F_(1α)(PGF_(1α))的含量。结果发现TIA患者血浆中TXB_2含量增高,PGF_(1α)降低;头颅CT或MRI示有小灶性梗塞者及TIA发作持续时间长于30min者TXB_2升高和PGF_(1α)降低更显著。治疗3个月后,血浆PGF_(1α)显著增高。TXB_2和PGF_(1α)在体内的失平衡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