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14篇
  免费   2949篇
  国内免费   2459篇
耳鼻咽喉   300篇
儿科学   435篇
妇产科学   350篇
基础医学   3796篇
口腔科学   594篇
临床医学   5437篇
内科学   4788篇
皮肤病学   440篇
神经病学   1499篇
特种医学   1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2962篇
综合类   7658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3083篇
眼科学   853篇
药学   4162篇
  45篇
中国医学   2127篇
肿瘤学   2833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1319篇
  2021年   1798篇
  2020年   1450篇
  2019年   1093篇
  2018年   1081篇
  2017年   1121篇
  2016年   1001篇
  2015年   1676篇
  2014年   2219篇
  2013年   2167篇
  2012年   3032篇
  2011年   3258篇
  2010年   2470篇
  2009年   2015篇
  2008年   2258篇
  2007年   2239篇
  2006年   2113篇
  2005年   1786篇
  2004年   1104篇
  2003年   1007篇
  2002年   862篇
  2001年   678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410篇
  1997年   458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Lin XB  Zhou NN  Li S  Cai QQ  Xia ZJ  Liao H  Gao Y  Huang HQ 《癌症》2008,27(10):1100-1105
背景与目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在脑脊液中高于最小有效治疗浓度是治疗中枢淋巴瘤的必要条件,目前尚不明确大剂量MTX(high doseMTX,HD-MTX)静脉给药时间对MTX穿透血脑屏障的影响.本研究探索HD-MTX静脉不同给药时间对脑脊液中MTX浓度的影响,以获得更好的中枢淋巴瘤防治效果并尽可能减少MTX外周毒性.方法:3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别接受MTX 1~3g/m2 6 h持续静脉给药或24 h持续静脉给药,其中17例交替使用两种给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MTX停药0 h、24 h、48 h的MTX血清浓度,及停药0 h后脑脊液中MTX浓度;比较两组血中和脑脊液中MTX浓度以及毒性反应,并对影响MTX浓度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给药结束时6 h给药组的MTX血清浓度显著高于24 h给药组:自身对照结果6 h给药组的脑脊液中MTX浓度为0.70 Ixmol/L,明显高于24 h给药组的0.49 Ixmol/L(校正值,P=0.044).MTX的脑脊液浓度与血清浓度呈正相关,中枢侵犯患者脑脊液MTX浓度显著高于无中枢侵犯的患者.自身对照结果6 h组和24 h组Ⅱ~Ⅳ度粘膜炎的发生率分别15.4%和37.8%.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46.2%和67.6%.结论:在提高MTX的中枢浓度和降低外周毒性方面,HD-MTX 6 h给药方案优于24 h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长效抗菌材料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老年卧床失禁性皮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6例老年卧床失禁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3例。常规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长效抗菌材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疗效、生活质量及皮肤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肤损伤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抗菌材料联合蒙脱石散用于老年卧床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效果,同时减少皮肤损伤,进而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注射用胸腺法新中乙腈、二氯甲烷、醋酸乙酯、苯和苯甲醚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DB-624(30 m×0.53 mm×3 μm)毛细管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氮气;载气体积流量为2.0 mL·min-1;分流比为10:1;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保持6 min,以8℃·min-1的速率升温至90℃,保持2 min,再以20℃·min-1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5 min;采用顶空进样方式,顶空加热箱温度80℃,样品瓶平衡时间30 min。进行系统适用性、检测限(LOD)与定量限(LOQ)、线性关系和范围、加样回收率、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考察。结果 注射用胸腺法新中5种残留溶剂在各自线性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7%~106.3%;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均符合要求。5批胸腺法新中均未检出5种有机溶剂。结论 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重现性和耐用性好,可用于注射用胸腺法新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颗粒(再林)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试验组1 983例,口服阿莫西林颗粒40~80mg·kg-1,tid;对照组693例,口服头孢拉定干混悬剂6.25~12.5mg·kg-1,tid,疗程7~14d.结果:试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49%和91.88%,优于对照组的35.93%和60.46%(P<0.05);细菌清除率试验组96.67%,对照组83.33%,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1.46%,对照组4.9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阿莫西林颗粒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在服药前需详细询问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首剂应在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下服药.  相似文献   
96.
97.
BGP和OSPF是目前网络中普遍使用的域间和域内路由协议,路由协议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网络性能.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通用的路由监控分析系统,能实时收集路由信息,自动生成域间域内拓扑,提供历史拓扑信息的浏览和重放、拓扑图的比较、路由信息的解析和统计等功能,并能够分析路由收敛和稳定性,从而辅助网管人员掌握网络路由系统实时运行状况,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98.
c-Jun和CBP在槲皮素抑制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槲皮素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查槲皮素(quercetin)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辅调节因子c-Jun和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的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binding protein,CBP]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细胞转染技术检测c-Jun和CBP对AR功能的影响; 免疫沉淀技术检验c-Jun与AR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果槲皮素能够明显诱导c-Jun的高表达, 高表达的c-Jun能够抑制AR的功能。槲皮素对CBP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增加CBP的表达并不能逆转槲皮素对AR功能的抑制作用。免疫沉淀结果表明,c-Jun与AR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论槲皮素抑制前列腺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Jun与AR的蛋白相互作用,而不是通过c-Jun竞争结合AR的辅激活因子CBP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活动器(CPM)在下肢手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术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PM有效防止了下肢手术后膝关节僵直和肌肉挛缩,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0.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numer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a foam core sandwich spoiler by vacuum-assisted resin injection (VARI) process. To find an injection scheme that guarantees both a good impregnation of the preform and a filling time compatible with the process window,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jection schemes on the resin flow front patterns. Based on the obtained results, two optimal injection schemes are selected to form the spoiler structu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molding quality can be achieved from the thick-end injection with a thin-end exit schem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overall deviation of the numerical analysis on resin flow time is 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