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2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9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93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25篇 |
内科学 | 109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61篇 |
外科学 | 122篇 |
综合类 | 371篇 |
预防医学 | 127篇 |
眼科学 | 18篇 |
药学 | 100篇 |
中国医学 | 134篇 |
肿瘤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76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103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108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对于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时手术中胆道造影(intraoperative cholangiography,IO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外科1991-1999年239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中有选择性行手术中胆道造影的201例病人资料。分析术前术中存在的胆总管探查原因,手术中通过经胆囊管插管造影的结果对比,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道造影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所有201例手术前或手术中有总管探查指征的病人行LC手术时,术中经胆囊造影,共有65例病人有阳性发现,其中只有21例行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道造影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正确使用可扩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对26例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活检标本的K-ras基因进行测序,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子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体(Ki-67)、核转录因子(NF-KB)、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进行检测。对手术标本行病理分析和肿瘤消退分级评估。结果:本组病例新辅助治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7例(26.9%)均为K-ras基因野生型,治疗后降期患者17例(65.4%)。K-ras基因是否突变同新辅助放化疗(CRT)能否达到pCR密切相关(P=0.048)。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均为77.8%(14/18),同突变型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比较P=0.063。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K-ras基因野生型可能预示着较好的新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手腕部重度电烧伤创面的修复与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降低手腕部严重高压电烧伤后肢体截肢率,并恢复手部分功能。方法:1987年-1999年收治手腕部重度高压电烧伤44例55个肢体,早期充分减张,有血运障碍及时行血管重建手术,及时扩创,应用胸,腹部或腹股沟部皮瓣形成单蒂,双蒂或联全皮瓣修复创面,同时行抗栓,抗凝及抗炎治疗,创面修复后,进行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重建,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以及肌腱移位恢复手部功能,自体神经或胎儿神经睡复神经缺损。结果:III型截肢率为43.8%,自体肌腱移植按TAM标准均达良级;异体肌腱移植达可级,腓肠神经移植7例,胎儿神经移植1例,手指感觉恢复好,手内在肌功能部分恢复,结论:重建腕部血管通路,皮瓣修复创面,及时重建运动和感觉功能是减少手腕部重度电烧伤截肢率和恢复手部分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空肠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手术取石或内镜取石的疗效及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25例既往有胃空肠吻合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胆总管结石的处理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内镜取石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15例,内镜取石组1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 25例胃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毕Ⅱ式(Billroth Ⅱ)吻合术21例,Roux-en-Y吻合术4例,其中6例患者在急性胆管炎状态下行手术或内镜取石。腹腔镜手术组15例患者中5例有大于1 cm的胆总管结石,7例有多发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组10例患者中3例有大于1 cm的胆总管结石,4例有多发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手术组更多患者合并胆囊结石,其中6例经胆囊管取石成功,未放置T管,内镜取石组患者中4例内镜单次取石成功,其中3例为单发小结石,另1例为多发小结石。有2例患者因粘连严重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开腹,1例Roux-en-Y吻合术患者内镜取石失败,转行腹腔镜手术取石。腹腔镜手术组和内镜取石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2 d和10 d。共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腹腔镜手术及内镜取石在胃空肠吻合术后的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均可行,各有优势,相互补充,两种方法均有较高难度,需结合具体技术能力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左半结肠癌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结肠镜辅助下术前经肛门置管减压,以及在腹腔镜下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探讨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的治疗选择.方法 2004年12月至2007年8月治疗11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1)在结肠镜辅助和x线指引下经肛门将肠梗阻导管置入梗阻部位的近端肠管进行减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肠鸣音、腹围、腹腔内压力、腹平片等的变化,评价肠梗阻的治疗效果;(2)肠梗阻缓解后,经常规术前准备后行择期腹腔镜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结果 (1)置管减压5~14 d后,11例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均有缓解,避免了急诊手术;(2)11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一期切除、吻合手术;(3)11例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等手术并发症;(4)平均随访15.2个月:局部复发率为9%(1/11),切口或穿刺孔种植率为0(0/11),无瘤生存率为91%(10/11).结论 结肠镜辅助术前减压,联合腹腔镜一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肠梗阻安全有效,此法可能成为治疗左半结肠癌的最合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术后存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8年来89例接受肝移植治疗且随访时间≥6 个月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影响存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89例患者肝移植术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91.2%,68.5%,59.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 分期是影响存活率的重要因素;Cox 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 分期均是影响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有效方法;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分化程度差和肿瘤TNM分期高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营养对烫伤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4只雄性BALB/c小鼠制作20%TBSAⅢ度烫伤模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12只.普通营养组:于伤后2 h开始经口灌喂普通肠内营养剂;免疫营养组:方法同前,在普通营养剂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和精氨酸.2组营养剂糖、脂肪、蛋白质供热比均为82:3:15,热量与氮之比为150:1.每只小鼠营养摄入按732.2 kJ·kg-1·d-1计算,第1天摄入标准量的1/3,第2天摄入标准量的1/2,第3天起摄入全量,每天的计划量分4~6次喂完.2组营养摄入为等氮、等热量、等体积.小鼠连续灌喂7d后处死,取全段小肠.另取10只同品系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法取材.记录肠集合淋巴结细胞总数,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CD3+、CD4+、CD19+及凋亡细胞变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肠IgA变化.结果 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小鼠肠道淋巴结细胞总数分别为(4.5±0.6)×106、(2.3±0.4)×106、(3.8±0.5)×106个,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后2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但免疫营养组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3组小鼠肠道淋巴结CD3+、CD4+、CD19+细胞数比较情况类似于淋巴结细胞总数.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淋巴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2.1)%、(12.7±2.4)%、(8.0±1.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后2组小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但免疫营养组低于普通营养组(P<0.05).健康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免疫营养组肠IgA水平分别为(42±7)、(35±6)、(38±6)μg/cm,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后2组水平明显减低(P<0.05),但免疫营养组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结论 用强化免疫营养剂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烫伤小鼠肠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背部弹力纤维瘤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10例背部弹力纤维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弹力纤维瘤的临床特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典型的病理改变,近远期手术疗效.其中男2例,女8例,年龄50~77岁,中位年龄65岁.发病部位均为肩胛下角,3例为双侧病变,7例为单侧病变.7例患者局部疼痛不适伴上肢活动时背部异物感,3例术前无症状.结果 本组10例,肿物直径4~12 cm,平均为(7.46±2.70)cm.除早期3例外,近期7例患者在手术前不依赖组织学检查而依据典型发病部位(肩胛下)及典型影像学(超声和/或CT、MRI)表现作出正确诊断.手术方式为全麻下肿物切除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伤口积液(3例).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后治愈.手术后以超声局部检查随访,随访时间4~125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无复发.结论 弹力纤维瘤是可以不依靠组织学检查,单纯依据典型体检结果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在手术切除前即可作出正确诊断的独特类型.局部切除的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鹿茸多肽对兔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PAP)对兔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MSCs,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CD45、CD29、CD90表达;将MSCs分为对照组、PAP不同浓度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培养48h后用四唑盐比色法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增殖指数(PI)、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CD34、CD45、CD29、CD90分别为0.81%、0.09%、95.90%、67.00%;PAP不同浓度组与TGFβ1组吸光度值与PI较大,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棕褐色颗粒较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P不同浓度组MSCs在体外连续培养中没有异倍体的产生。结论PAP对兔MSC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能逆转MSCs体外连续培养中异行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及治疗后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组(单用药组),每组各60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PSP)量表、用药满意度问卷(MSQ),以评估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和用药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和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BDNF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为89.4%,高于单用药组的69.6%(P<0.05);复发率为1.8%,低于单用药组的7.1%(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点PANSS和PSP评分改善均优于单用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水平均显著升高,但是联合组用药BDNF水平升高更多。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时点MSQ评分均优于单用药组(均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降低复发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并且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BDNF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