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920篇 |
免费 | 4706篇 |
国内免费 | 28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68篇 |
儿科学 | 820篇 |
妇产科学 | 268篇 |
基础医学 | 2716篇 |
口腔科学 | 809篇 |
临床医学 | 6034篇 |
内科学 | 3773篇 |
皮肤病学 | 416篇 |
神经病学 | 830篇 |
特种医学 | 1626篇 |
外科学 | 3726篇 |
综合类 | 13449篇 |
现状与发展 | 8篇 |
预防医学 | 5386篇 |
眼科学 | 531篇 |
药学 | 6247篇 |
84篇 | |
中国医学 | 5363篇 |
肿瘤学 | 19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4篇 |
2023年 | 628篇 |
2022年 | 1631篇 |
2021年 | 1859篇 |
2020年 | 1719篇 |
2019年 | 934篇 |
2018年 | 965篇 |
2017年 | 1373篇 |
2016年 | 1035篇 |
2015年 | 1899篇 |
2014年 | 2446篇 |
2013年 | 3135篇 |
2012年 | 4542篇 |
2011年 | 4661篇 |
2010年 | 4208篇 |
2009年 | 3811篇 |
2008年 | 3764篇 |
2007年 | 3574篇 |
2006年 | 3126篇 |
2005年 | 2596篇 |
2004年 | 1741篇 |
2003年 | 1285篇 |
2002年 | 1026篇 |
2001年 | 908篇 |
2000年 | 753篇 |
1999年 | 241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卵巢肿瘤内部血流阻力指数(RI)与肿瘤组织内的Ki67及Snml表达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收治的住院手术卵巢肿瘤患者共96例,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检测肿瘤内部RI,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36例卵巢良性肿瘤和47例卵巢上皮性癌中Ki67及Snail的表达.结果 良性卵巢肿瘤内部RI显著高于卵巢上皮性癌(0.61±0.19对0.38±0.09.P<0.01).Ki67及Snail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分别为70.2%时13.9%,55.3%对8.3%,P<0.01),且在内部血流RI<0.4的卵巢肿瘤中的表达要高于RI≥0.4者[分别为58.0%对27.3%(P<0.01),44.0%对21.2%(P<0.05)].结论 卵巢肿瘤内部血流RI与肿瘤组织内的Ki67及Snail表达有关;RI<0.4的肿瘤为恶性的可能性要大于RI≥0.4者. 相似文献
92.
大叶蒟中抗抑郁酰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胡椒科植物大叶蒟(Piper laetispicum C.DC.)的抗抑郁活性成分。方法用动物实验进行活性跟踪,硅胶柱反复分离、纯化,应用MS,UV,IR,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具有抗抑郁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isobutyl-(3,4-methylendioxyphenyl)-2E,4E,9E-undecatrienoamide (I), N-isobutyl-9-phenyl-2E,4E-nonadienamide (II), N-isobutyl-7-phenyl-2E,4E-heptadienamide (III)。结论化合物I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大叶蒟素(laetispicine ),化合物II和III为首次获得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止嗽散及其改进方对由卵蛋白致敏哮喘豚鼠作用的异同。方法:用Wright染色法计血液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数目。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止嗽散比较,止嗽散改进方(MZ)能够明显减少血液和BALF中EOS的数目,降低哮喘豚鼠血清和BALF中ET-1、NO的含量,减轻哮喘豚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MZ减少哮喘豚鼠体内EOS数目和降低ET-1、NO含量的作用可能与其加入地龙、杏仁等中药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索工业色谱法纯化山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优工艺参数。方法 以绿原酸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以山银花水提液过大孔树脂后的20%乙醇洗脱液为原料液,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设计试验,对采用工业色谱纯化山银花中绿原酸工艺中的原料液浓缩程度、固定相类型、流动相乙醇浓度、乙醇流速、进样量等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工业色谱纯化山银花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结果 工业色谱纯化山银花中绿原酸的最优工艺条件:以60℃,-0.1 MPa为浓缩条件,将原料液浓缩至原体积的0.166 7(1/6),工业色谱UV检测波长为230 nm,以PIPO-02色谱填料为固定相,以18.54%乙醇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4.57 mL·min-1,进样量为13.15 mg。该工艺绿原酸的平均转移率为95.49%,RSD=1.91%,绿原酸产品纯度为97.45%,RSD=3.30%。结论 经过工艺优化与验证,创立了一条工业色谱纯化山银花中绿原酸工艺路线,该工艺制备的绿原酸产品纯度>97%,绿原酸转移率高,工艺简单、无毒,溶剂易于回收,适合于山银花中绿原酸纯化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用于COPD呼吸衰竭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COPD合并Ⅱ型吸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双管喉罩,对照组给予普通口鼻面罩,比较两组的SpO2上升时间、动脉血气改善时间、通气失败率、脱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SpO2上升时间、脱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反流误吸率、通气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8、48 h的pH、PaC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管喉罩可以更好地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能够替代口鼻面罩用于该类患者的无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97.
98.
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中医目前没有系统的认识,临床多将其归为中医肺痹一证进行论治,从前人经验中总结出其病因病机,认为本病是由痹证日久,肺气损伤,外邪侵袭造成的,以风寒湿等外邪痹阻日久,肺肾两虚,痰瘀毒阻于肺络为基本病机,在治疗上主张以补肺纳肾,祛痰化瘀解毒通络为总原则,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
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变异腺窝区(ACF)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以ip氧化偶氮甲烷(AOM)及饮水中添加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制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动物模型,观察养阴化瘀解毒方18.72 9·kg-1预防(与造模同时开始ig7周)和治疗(造模开始7周后ig,连续7周)对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ACF及NF-κB表达的影响.结果 预防组及治疗组ACF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预防组、治疗组NF-κB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预防组、治疗组NF-κB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养阴化瘀解毒方用于预防和治疗实验小鼠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可逆转小鼠结肠ACF和上皮内瘤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NF-κB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0.
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pseudomyogenic hemangioendothelioma,PHE)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组织学上肿瘤性血管和内皮分化的形态特征皆不明显,易与上皮样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或肌源性肿瘤相混淆。PHE好发于青年男性,多见于四肢,典型表现为单个肢体多个中心侵犯,可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各层,常伴有显著的疼痛。PHE组织病理特点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主要由疏松的呈束状或片状分布的梭形细胞组成,形态上可出现横纹肌母细胞样或上皮样细胞,可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多见,核异型及核分裂像少见。肿瘤细胞常阳性表达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ETS相关基因(ETS-related gene,ERG)、Friend白血病病毒整合基因(Friend leukemia virus integration 1,FLI1)和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tegrase interactor 1,INI1),部分患者阳性表达CD31。1例青年女性因发现皮下肿块伴剧烈疼痛就诊,先后被误诊为带状疱疹、低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本文结合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