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008篇 |
免费 | 6484篇 |
国内免费 | 398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53篇 |
儿科学 | 1084篇 |
妇产科学 | 508篇 |
基础医学 | 4897篇 |
口腔科学 | 1184篇 |
临床医学 | 8468篇 |
内科学 | 6576篇 |
皮肤病学 | 638篇 |
神经病学 | 1787篇 |
特种医学 | 225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5777篇 |
综合类 | 16656篇 |
现状与发展 | 12篇 |
一般理论 | 6篇 |
预防医学 | 6848篇 |
眼科学 | 1010篇 |
药学 | 8028篇 |
107篇 | |
中国医学 | 6569篇 |
肿瘤学 | 340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3篇 |
2023年 | 946篇 |
2022年 | 2444篇 |
2021年 | 2846篇 |
2020年 | 2439篇 |
2019年 | 1513篇 |
2018年 | 1605篇 |
2017年 | 1904篇 |
2016年 | 1556篇 |
2015年 | 2642篇 |
2014年 | 3291篇 |
2013年 | 4078篇 |
2012年 | 5907篇 |
2011年 | 6034篇 |
2010年 | 5185篇 |
2009年 | 4679篇 |
2008年 | 4884篇 |
2007年 | 4681篇 |
2006年 | 4210篇 |
2005年 | 3533篇 |
2004年 | 2483篇 |
2003年 | 2018篇 |
2002年 | 1673篇 |
2001年 | 1400篇 |
2000年 | 1258篇 |
1999年 | 656篇 |
1998年 | 304篇 |
1997年 | 251篇 |
1996年 | 211篇 |
1995年 | 227篇 |
1994年 | 175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156篇 |
1991年 | 120篇 |
1990年 | 94篇 |
1989年 | 84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52篇 |
1984年 | 43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31篇 |
1977年 | 16篇 |
1973年 | 11篇 |
1972年 | 10篇 |
1971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 研究地鳖多糖提取物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体外试验通过采用分光光度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2 -邻二氮菲法分别检测地鳖多糖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检测体外红细胞氧化溶血和肝脏线粒体肿胀程度。体内试验采用小鼠连续灌胃不同剂量(0、40、80、160mg/kg)地鳖多糖提取物20天,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法测定小鼠不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力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地鳖多糖组对自由基(DPPH?、O2-?和OH?)清除率随多糖浓度升高而显著提高;地鳖多糖浓度在0.4~2mg/mL范围内其对铁还原力逐渐提高;体外红细胞氧化溶血和线粒体肿胀显著降低。多糖组小鼠肝肾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降低,SOD、CAT、GSH-PX抗氧化酶活力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地鳖多糖提取物能够清除自由基,降低自由基引起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组织中过氧化物生成,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实验动物质量控制情况,本文引“感染指数”这一评估指标。探索测算感染指数的最佳方法,以便更加科学的反映实验动物的感染状况。方法 感染指数,也称感染度,它是对实验动物质量监测的定性指标。通过加工汇总实验动物的病原体感染率,综合反映某一特定实验动物群体的病原体感染状态或趋势的一种指标。结果 总体上,小鼠病原体感染指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大鼠的病原体感染指数则逐年上升。分别比较各类病原体感染指数发现,小鼠中寄生虫感染指数最高,而大鼠中细菌感染指数最高。结论 感染指数分析揭示了实验动物质量的基本状况,需要加强对小鼠寄生虫的监测,而大鼠的细菌检测需要投入更多关注。小鼠病原体感染情况得到控制,大鼠各类病原体的控制情况均逐年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SD、Wistar两种品系大鼠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中行为学表现差异,为研究脑的高级功能建立稳定的条件反射动物模型提供实验动物选择依据.方法 选择8周龄的正常SD和Wistar大鼠,分别进行奖赏训练、单次操作训练、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三种检测模式,研究SD、Wista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奖赏训练中,SD大鼠的鼻触次数显著性增多(vs.Wistar,P<0.05);单次操作训练中,与SD大鼠比较,Wistar大鼠的总踏板次数(LPs)、比率(cLP/LP)显著升高(P<0.05),总鼻触次数(NPs)于第5天差异有显著性,踏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踏板速率则显著性的升高(P<0.05).连续多次操作训练中,Wistar大鼠鼻触次数显著性升高(P<0.05),踏板次数、奖赏次数均增多,反应准确率也高于SD大鼠,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经典条件反射阶段SD大鼠对饮水盒的探索能力强,表现出对奖赏物质较强的兴趣;而在奖赏操作条件反射阶段Wistar大鼠的表现优于SD大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厚朴理气汤对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术后口服厚朴理气汤,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手术当天和术后1d、3d,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FVC,同时观测术后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中药组PaO2、FVC水平均较西药组明显升高,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术后中药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术后早期服用厚朴理气汤能快速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增加FVC,减轻肺间质水肿,减轻对肺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人巨细胞病毒(HCMV)US31基因序列,预测US31基因编码蛋白的B细胞优势表位。方法:基于US3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合亲水性参数、可及性参数、抗原性参数、柔韧性参数及二级结构方案对HCMV US31基因编码各型蛋白的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参照已建立的预测方法综合评价US31基因B细胞优势表位。结果:US31核苷酸序列变异较少,大部分是同义突变,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其编码蛋白全长为16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20 kD,等电点7.66,为可溶性蛋白,二级结构中以无规则卷曲为主。经综合分析,US31基因的B细胞优势表位可能存在于氨基酸序列N端的5~19、32~47、58~68、110~124区段。结论:多参数预测HCMV pUS31的B细胞优势表位,为进一步研究蛋白特征、制备单克隆抗体及表位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 方法 将 128 例慢性乙肝肝纤 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5 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 0.5 mg,1 次 /d;扶正化瘀胶囊 1.5 g,3 次 /d)与对照组 63 例(口服恩替卡韦分 散片 0.5 mg,1 次 /d),两组疗程均为 24 周;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和超声影像学指标。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 功能、肝纤维化和超声影像学指标均有所好转,治疗组肝纤维化、超声影像学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恩替卡韦联 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效果良好,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合并不同剂量奥氮平对首发以精神行为症状(BPSD)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70例以精神行为症状为首发的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奈哌齐合并5mg奥氮平组和多奈哌齐合并10mg奥氮平组,每组35例。以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患者BPSD,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在4周和8周随访1次,并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8周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8周后MMSE分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NPI分值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mg组8周后的MMSE及NPI量表分值改变较5mg组更加明显(P<0.05)。10mg组的嗜睡发生率较5mg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10mg对治疗AD患者BPSD效果较好,能进一步改善其认知功能,但是在临床上应用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并评估可量化型小鼠坐骨神经缩窄性神经病理痛模型。方法:用分级坐骨神经结扎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即将小鼠随机分为N0、N1、N2、N4组,暴露坐骨神经主干部位,N1、N2、N4组小鼠分别结扎坐骨神经1、2、4道,每个结之间间隔1 mm;N0组只游离神经,不作任何结扎。通过测定小鼠右后爪热痛阈值,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小胶质细胞OX-42的荧光积分光密度值(IO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脊髓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与N0组相比,N1、N2和N4组术后热痛阈值较术前明显下降,坐骨神经纤维广泛洋葱化改变,轴索溶解或消失,雪旺氏细胞水肿、坏死,异常髓鞘所占比例增加,脊髓IL-1β、IL-6和TNF-α表达不同程度上升;N2、N4组脊髓小胶质细胞OX-42的IOD显著增加。结论:小鼠可量化型坐骨神经缩窄模型呈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坐骨神经不同程度的髓鞘病变、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及脊髓IL-1β、IL-6和TNF-α表达增加;这一模型的建立可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的研究提供更利于准确评估的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型T2DM大鼠模型,根据振动频率分为低频治疗组(300次/min)和高频治疗组(600次/min),进行6周振腹干预,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餐后2 h血糖(2h P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ISI并与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振腹干预6周后高频治疗组、低频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SI值上升,FBG、INS、2h PG、F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治疗组与高频治疗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对照组、低频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法可降低T2DM大鼠血清INS含量、提高ISI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FFA含量有关;对正常大鼠无此效应,认为振腹效应的产生与机体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