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239篇 |
免费 | 7967篇 |
国内免费 | 55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66篇 |
儿科学 | 1560篇 |
妇产科学 | 604篇 |
基础医学 | 6961篇 |
口腔科学 | 1460篇 |
临床医学 | 10050篇 |
内科学 | 9623篇 |
皮肤病学 | 885篇 |
神经病学 | 3181篇 |
特种医学 | 370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9607篇 |
综合类 | 20031篇 |
现状与发展 | 26篇 |
一般理论 | 4篇 |
预防医学 | 8448篇 |
眼科学 | 1323篇 |
药学 | 9236篇 |
112篇 | |
中国医学 | 7315篇 |
肿瘤学 | 46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0篇 |
2023年 | 1137篇 |
2022年 | 2773篇 |
2021年 | 3722篇 |
2020年 | 3100篇 |
2019年 | 2103篇 |
2018年 | 2195篇 |
2017年 | 2530篇 |
2016年 | 2174篇 |
2015年 | 3797篇 |
2014年 | 4585篇 |
2013年 | 5467篇 |
2012年 | 8022篇 |
2011年 | 8354篇 |
2010年 | 6916篇 |
2009年 | 5834篇 |
2008年 | 6429篇 |
2007年 | 5859篇 |
2006年 | 5519篇 |
2005年 | 4344篇 |
2004年 | 3232篇 |
2003年 | 2838篇 |
2002年 | 2136篇 |
2001年 | 1554篇 |
2000年 | 1248篇 |
1999年 | 633篇 |
1998年 | 276篇 |
1997年 | 244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235篇 |
1994年 | 176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132篇 |
1991年 | 135篇 |
1990年 | 117篇 |
1989年 | 105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84篇 |
1986年 | 77篇 |
1985年 | 78篇 |
1984年 | 82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55篇 |
1981年 | 51篇 |
1980年 | 48篇 |
1979年 | 45篇 |
1978年 | 47篇 |
1975年 | 39篇 |
1974年 | 39篇 |
1973年 | 3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Yan LN Li B Zeng Y Wen TF Wang WT Yang JY Xu MQ Chen ZY Zhao JC Ma YK Wu 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5):304-308
目的探讨成人间右半肝移植手术中保证供、受者安全的方法。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56例受者施行了成人右半肝移植,其中52例不含肝中静脉,4例双供肝肝移植。受者原发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35例(62.5%,含急性肝功能衰竭12例),肝细胞肝癌17例(30.4%),其他4例;MELD评分〉25分者10例。供者常规行三维CT计算全肝体积及右半肝体积,并进行了移植手术技术改进。结果58例供者共摘取55例右半供肝及3例左半供肝。右半供肝均不含肝中静脉,重量为400—860g(中位数550g),右半供肝与受者标准肝重比为31.7%-71.7%(中位数45.4%),供者残肝体积均大于全肝体积的35%。58例供者发生并发症7例(12.5%),无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30d(中位数11d)。术后对56例受者随访2—52个月(中位数11个月),发生并发症15例(26.8%),死亡4例(7.2%)。1年实际生存率92.8%。结论采用不包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术前CT测量残肝体积〉35%,同时右半供肝与受者标准肝重比〉40%者进行右半肝移植可保证供受者安全,反之则应考虑采用双供肝肝移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通过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度或后交叉韧带(PCL)部分松解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屈曲间隙过紧进行处理,分析这两种方法对TKA术后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方法测量6例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完整状态下、正常TKA、屈曲间隙过紧、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以及PCL部分松解TKA术后膝关节屈曲0°、30°、60°、90°、120°时的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旋转松弛度及最大屈曲度。结果屈曲过紧TKA与正常TKA相比,在屈曲30°、60°、90°和120°时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及旋转松弛度均显著较小(P〈0.05)。与屈曲过紧TKA相比,增加胫骨后倾角后,在屈曲30°、60°、90°和120°时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和旋转松弛度均明显增大(P〈0.05)。PCL部分松解与屈曲过紧TKA相比,在屈曲30°、60°、90°和120°时前后松弛度明显增加(P〈0.05);旋转松弛度在屈曲30°、60°、90°时明显增加(P〈0.05)。与PCL部分松解相比,增加胫骨后倾角的内外翻松弛度在屈曲30°、60°、90°时明显较大(P〈0.05);旋转松弛度在屈曲0°、30°、60°和90°时明显较大(P〈0.05)。屈曲过紧TKA的最大屈曲度(120.4°)与正常TKA(130.3°)及增加胫骨后倾角(131.1°)相比明显较小(P〈0.05)。增加后倾角与PCL部分松解(124.0°)相比,最大屈曲度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6)。结论屈曲间隙过紧TKA术后膝关节的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旋转松弛度和最大屈曲度均减小;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后,前后松弛度、内外翻松弛度、旋转松弛度和最大屈曲度均明显增大;PCL部分松解仅能明显增大前后松弛度。因此对于TKA术中屈曲紧张的膝关节,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比PCL部分松解能更好地改善膝关节的运动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31例中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根治性切除行套人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1例术后随访率为85.3%(197/231),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2个月-14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8例(3.4%),吻合口狭窄3例(1.2%),术后12—24周时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1%(10/197),肝转移率为15.2%(30/197)。肺转移率为2.5%(5/197),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71.6%。结论套入式吻合保肛术既能减少吻合口瘘发生,又可保留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中低位直肠癌一种安全有效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静态尿道压力测定(RUPP)和应力性尿道压力测定(SUPP)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GSI的患者进行RUPP及SUPP测定,比较其结果,以15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静态尿道压力测定,SCI组的最大尿道关闭压和控制带长度较正常对照组小。应力性尿道压力测定中,患者压力传导率(PTR)及尿道关闭压(UCP)以多次咳嗽的平均值计算,GSI组PTR及UCP各为(0.63±0.24)、(-26.58±21.43cmH2O),而正常组PTR及UCP各为(1.78±0.12)与(83.42±37.23cmH2O)。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SUPP和RUPP在GSI的诊断中均具有一定意义,对于症状较轻的尿失禁患者的诊断,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GSI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总结原位肝脏移植(OLT)治疗肝门胆管癌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2月对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施行OLT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根治切除率均为100%,除1例因并发症于术后9d死亡外,其余均健康存活,现已分别存活22,16,15,10和1个月,生活质量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常规无法根治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可作为原位肝移植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在线粒体KATP(Mito-KATP)通道特异性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二氮嗪预处理 缺氧复氧组、二氮嗪 ROS清除剂2-硫基丙酰氨基乙酸(MPG)预处理 缺氧复氧组、二氮嗪 蛋白激酶C特异性抑制剂氯化白屈菜赤碱预处理 缺氧复氧组。对照组常规培养;缺氧复氧组缺氧30min复氧40min;其余各组则加入相应的药物预处理10 min,二氮嗪、MPG、氯化白屈菜赤碱的终浓度分别为200、400、2μmol·L-1,更换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0 min,然后缺氧30 min复氧40 min。采用MTT法、CK检测试剂、Na -K -ATPase活性检测试剂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的活力、CK活性、Na -K -ATPase活性、细胞浆和细胞膜PKCε表达情况,计算细胞膜PKCε表达百分比。结果缺氧复氧可导致心肌细胞存活率及Na -K -ATPase活性降低, CK活性升高;二氮嗪预处理能增加细胞存活率及Na -K -ATPase活性,降低CK活性,增加细胞膜PKCε表达百分比;MPG抑制了二氮嗪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PKCε的转位;CH可完全阻滞PKCε的转位,并且可降低二氮嗪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Mito-KATP通道开放后释放的ROS参与了二氮嗪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其机制与PKCε的转位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97.
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七氟醚组(S组)及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30min后调整为1 L/min。手术开始前,调整吸入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为1.0 MAC。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缝皮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纯氧流量调整为5 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计时)及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吸入麻醉药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S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吸入麻醉药的总用量和单位时间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9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偏心距重建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标准股骨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颈长和股骨距保留对偏心距重建的作用,并分析偏心距重建对软组织平衡的影响。方法68例(71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术中确定双下肢等长、髋关节稳定及周围软组织紧张度适中。术后采用Harris评分评估手术结果,Cybex-6000等速测定患髋外展肌力,通过手术记录和X线片测量获得偏心距、股骨距、假体颈长、外展肌力臂,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假体颈长对偏心距的影响较股骨距大(P<0.01),并与偏心距呈正相关关系(r=0.642,P<0.001),但两者对于Harris评分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的偏心距较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P<0.01)和股骨颈骨折患者小(P<0.01)。颈于角与偏心距外展肌力臂比呈正相关关系(r=0.25,火0.05)。偏心距重建较好的髋关节术后外展肌力较偏心距重建不足者优(P<0.05),且两者呈相关关系(r=0.29,P<0.05)。结论偏心距的重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软组织平衡中主要起到增强术后外展肌力的作用。采用标准股骨假体重建术后股骨偏心距,股骨假体颈长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偏心距的重建作用大于股骨距的保留,在诸多影响因素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27例肩袖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25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35~67岁,平均54.3岁;左肩6例,右肩19例,涉及优势侧19例。10例滑囊侧部分撕裂,1例滑囊侧及关节侧均有部分撕裂,14例全层撕裂。术前均拍摄肩关节正位和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21例行B超检查,23例行MR或MRA检查。全部病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前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方式:1例直接行断端缝合,15例应用缝合锚钉行肩袖止点重建,9例联合应用断端缝合及缝合锚钉技术。分别在术前和最终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3年,平均23个月。术后平均UCLA评分为(32.3±t2.3)分。手术前后疼痛评分平均为(2.6±t0.9)分和(8.6±1.4)分(P=0.000),功能评分平均为(5.0±1.8)分和(9.1±1.0)分(P=0.000),肩关节主动前屈评分平均为(3.6±1.5)分和(4.9±10.3)分(P=0.000),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4.0±0.6)分和(4.7±0.5)分(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8例、良17例,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是治疗肩袖撕裂的有效方法。术中应有效地控制出血,适度进行肩峰成形,正确识别撕裂的形状,充分松解粘连并采用恰当的缝合方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其疗效可达到切开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hPTH1-34)片段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6个月龄雌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rhPTH1-34组、雌激素组、对照组(骨质疏松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0只。前三组切除双侧卵巢,假手术组暴露卵巢而不切除,术后3个月行右侧股骨中段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分别皮下注射rhPTH1-34、苯甲酸雌二醇及等量生理盐水,进行骨密度、X线片组织病理学和生物力学检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rhPTH1-34组骨折局部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PTH1-34组比同时期的对照组骨痂生成量多,愈合时间提前。结论rhPTH1-34能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量,加快骨痂形成,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同时能提高骨生物力学特性和抗骨折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