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50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61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4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肿瘤坏死因子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NF)可剂量依赖地引起牛肺动脉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率(LDH%)升高,促进中性粒细胞向内皮细胞粘附,并可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DNA合成。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1-(5-异喹啉磺酰基)-2-甲基哌嗪(H-7)和槲皮素一方面可剂量依赖地抑制TNF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伤,另方面又可通过抑制TNF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粘附增加,减轻TNF对内皮细胞的间接损伤作用,同时还可抑制TNF对内皮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从而间接加强内皮细胞对损伤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2.
多肽研究XX:丙型肝炎病毒(HCV)合成多肽的抗原性及线性抗体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蛋白质的亲水性、可亲性、柔韧性、抗原性、电荷分布及HPLC滞留系数等六种性质,使用“Goldkey”软件系统给出了HCV-BK各蛋白抗原决定簇预测曲线,共设计、合成15个多肽片段:P1(475~495),P3(449~468),P4(658~663),P5(645~663),P6(484~489),P7(475~489),P15(655~662),P16(230~237),P17(225~237),P18(1220~1240),P19(1694~1735),P24(1230~1240),P25(1482~1493),P26(384~389)和P27(2355~2389)。发现NS1区%和NS4区P19有很强的抗原性。用其检测PT-HC,阳性率分别为60%和63%。 相似文献
13.
预防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分子作用靶点的相关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分析2型糖尿病新药研究的分子靶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Springer1990-01/2005-02和Pubmed2000-01/2005-08有关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文献,检索词“diabetes,drug,target”,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筛选针对性强、影响因子较大、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资料提炼: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9篇,其中15篇符合要求,排除34篇。排除的文章中6篇是关于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及生化方面的基础研究,其余为2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效果方面的文献。资料综合:综合文献资料发现,以往研制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或者因缺乏明确的分子靶点,或者因对疾病本身的病理反应不清楚,因而存在各种弊端。有关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分子靶点为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展示了光明的前景,涉及的药物包括经典受体的小分子调节剂、酶作用靶点、蛋白质制剂和反义寡核苷酸等。结论:根据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特异的病理反应机制作为筛选药物的分子基础是未来抗糖尿病药物研发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15.
16.
The relationship with professional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relation to the outcome of interventions directed to persons with severe mental problems. However, the current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lpful relationships within Individual Placement and Support (IPS) services is limited.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how participants in IPS services describe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IPS coach.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interviews from a Swedish government evaluation of IPS services, thema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ach is central for the participants’ success in the service. The main theme, “something different - as a human being” highlighted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the relationship are different within IPS a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services. The other themes were “here and now action,” “closer to wish-fulfilment – impact on the self,” and “from role to person.” The principles of IPS parallel the results from research about helpful relationships and offers good preconditi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such relationships. This can represent a bridge between evidence based methods and research on helpful relationships, and should be possible to imp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 based methods as well as of treatment as usual. 相似文献
17.
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概述原花青素的结构特点、药理特性,探讨并分析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体育领域内的发展前景,旨在为此天然高效的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理论的支持。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60-01/2006-08关于原花青素文章。检索词“proanthocyanidin”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60-01/2006-08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原花青素”。结果:原花青素是一种良好的氧游离基清除剂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剂。可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也参与磷脂、花生四烯酸的新陈代谢和蛋白质磷酸化,保护脂质不发生过氧化损伤。原花青素为强有力的金属螯合剂,可螯合金属离子,在体内形成惰性化合物。有保护和稳定维生素C,有助于维生素C吸收的作用。结论:原花青素拥有强有力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改善体循环的特殊功效,并以高效、低毒、高生物利用度而著称,原花青素的多种生物学功效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在柠檬酸中添加壳聚糖、明胶配制的固化液与α-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复合的粉剂调和制备骨水泥试样,观察其黏度和形状.
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8在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系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方法:骨水泥固相粉末是α-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混合均匀制得的骨水泥粉料,液相部分是将壳聚糖和明胶按体积分数为0.03,0.06,0.09,0.12,0.15与柠檬酸溶液混合配制的固化液,将二者调和制得骨水泥.②实验评估: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试样晶型及组成;测定骨水泥凝固时间;通过MTS-810型材料试验机测试骨水泥压缩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固化体微观结构;将骨水泥样本置于37℃生理盐水中,并在1,3,5,7,9,12,24 h测试生理盐水的pH值.
结果:①骨水泥组成:X射线衍射仪显示粉剂中仅存在两个晶相:羟基磷灰石/高温型磷酸三钙.②骨水泥凝固时间:调和液的黏度明显增加,试样调拌时像口香糖一样黏性很大,固化时间延长,抗水冲性能提高,样品塑型容易操作.在(2.0±0.2)min时出现初凝,骨水泥的黏性逐渐减退,在(8.0±0.2)min时骨水泥完全固化,骨水泥固化时间有所延长.③骨水泥压缩强度:固化液中壳聚糖-明胶体积分数为0.09时压缩强度较高(26.0±3.2)MPa;骨水泥于浸泡6 h的强度已达其最大强度的85%以上,24 h基本达到最大强度,在48 h后强度几乎不再变化.④固化体微观结构:完全固化后,形成棒状结晶和花朵状的结晶,晶体很小,在低倍镜下观察,似无定形物质.固化后形成的磷酸钙结晶在形态学上与自然骨非常相似.⑤生理盐水的pH值:pH值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逐渐上升,浸泡12 h时上升为6.89±0.02,浸泡24 h时pH值达到7.02±0.02,接近生理盐水的pH值.
结论:制备的骨水泥克服了陶瓷型羟基磷灰石烧结形成、修整困难等缺点,具有塑型容易、使用方便、固化时放热小等优点,可应用于体内骨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9.
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以往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主要采用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随着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建立从基因水平上进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目的:介绍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7/2007—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LA technolog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07/2007—07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2篇,选择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有关的文献55篇。将初步筛选的文章进一步查找全文,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内容相似的选择发表在权威杂志或近3年发表的文献,最后共纳入30篇进行综述。文献评价:文献对不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6篇为中文文献,24篇为英文文献。资料综合:传统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主要是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分型准确性较差。随着PCR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直接测序、基因芯片等各具特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不断出现,使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分型更加准确、精细、简便、实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结论:各种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这也是由人类自细胞抗原系统的高度多态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根据不同的用途可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瘦素、脂联素等指标在代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数据库1998-01/2005-12相关代谢综合征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代谢综合征",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瘦素、脂联素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临床对照研究。排除标准:综述性研究,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4篇关于代谢综合征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瘦素、脂联素等指标的文献,最终纳入1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研究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瘦素、脂联素等指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密切。丙二醛的高低可间接反映机体细胞受氧自由基损伤的程度,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检测可间接反映机体抗氧化的能力,代谢综合征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堆积,提示其抗氧化能力减弱。代谢综合征患者多存在高瘦素、低脂联素血症,提示脂联素、瘦素在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低脂联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成分。结论:动态观察血清瘦素、脂联素、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可以了解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过程,亦可以作为疗效观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