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2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121篇
临床医学   587篇
内科学   419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188篇
外科学   447篇
综合类   1109篇
预防医学   404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402篇
  5篇
中国医学   419篇
肿瘤学   20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疲劳是亚健康的典型表现,会导致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长期疲劳如不及时缓解,可诱发心血管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严重病理反应。中药为防治疲劳、减缓继发性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临床实践,具有抗疲劳作用的天然药物种类丰富,为开发利用新型抗疲劳药物提供崭新领域。通过对疲劳的认识、中药与天然药物防治疲劳的复杂机制进行综述,为揭示中药干预疲劳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开发具有抗疲劳潜力的新产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2.
肝豆状核变性(WD)在西医学上是铜代谢障碍导致全身多器官损害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病变影响肝、脑、肾、角膜等重要脏器。中医通过对WD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的认识,认为WD的基本病理因素为痰浊、瘀血,二者相互作用而发病,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的病机,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故而运用化痰祛瘀法治疗WD在临床中常见。众多研究表明运用中药汤剂、中医外治法化痰祛瘀治疗可以有效缓解WD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排铜优势、改善肝纤维化、改善脑流动力学、抑制炎症和抗氧化应激作用,进而延缓疾病进程,控制疾病发展。现结合新近研究成果,对化痰祛瘀法在WD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WD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的方案及依据。  相似文献   
53.
采用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胃内放置水囊记录胃运动的方法,观察了脑供血不足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夹闭30 min过程中,最初2 min内的胃运动指标(收缩频率、总收缩时程、总收缩幅度、胃运动指数)较夹闭前2 min内抑制显著;夹闭第28~30 min(即松开动脉夹前2 min内)的胃运动各项指标较夹闭前2 min均无显著差异。(2)松开动脉夹30 min过程中,松开后最初2 min内与松开前2 min内相比,胃运动抑制显著;但松开后第28~30 min的胃运动与松开前2 min内的胃运动相比,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局部供血不足初期,对胃运动有抑制作用,但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消除,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环起了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制一个计算机辅助的心血管信号检测和处理系统。【方法】本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奔腾 Ⅱ / 2 33多媒体微机系统 ,多路模 /数转换器和心电电极、心音传感器、脉搏波传感器及由运算放大器等构成相关的放大器及滤波器。本系统采用可视化编程环境构建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的方法 ,基于多媒体技术和小波变换原理 ,在 32位Windows平台下 ,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C 6 0和多媒体著作工具Authorware等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结果】本系统能完成心电、心音、脉搏波信号检测和处理 ,并将结果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显示、打印或播放 ,还具有病案管理和心音听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结论】它是一个新型的多功能心血管信号检测和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5.
100例重庆市汉族儿童哮喘α1-抗糜蛋白酶基因突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哮喘α1-抗糜蛋白酶(α1-antrichymotrypsin,α1-ACT)基因点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技术,对100全重庆市汉族儿童哮喘α1-ACT基因外显子(exon)Ⅱ和Ⅲ进行检测。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发现Bonn-1及Bochum-1变异体。结论:Bonn-1和Bochum-1变异体与100全重庆市汉族儿童哮喘发病无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甲硝唑磷酸酯钾 (PMP)及甲硝唑 ((MTZ)在家兔血中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 :家兔iv和im等量的PMP、MTZ(10 0 μmol/kg)后 ,用HPLC苦味酸内标法测定家兔血浆中PMP和MTZ的浓度。 结果 :家兔iv等量PMP和MTZ后 ,其家兔血中PMP和MTZ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但其PMP释出的MTZ药 -时曲线较MTZ的药 -时曲线稍低 ,前者的AUC为后者的 47 4%。家兔im等量PMP和MTZ后 ,PMP释出的MTZ药 -时曲线为一室模型 ,MTZ的药 -时曲线为二室模型。前者的Cmax较后者低 ,其AUC为后者的38 9%。结论 :家兔ivPMP和MTZ后 ,二者末端的消除速率接近 ;家兔imPMP和MTZ后 ,二者的Tp 相近。  相似文献   
57.
丝光绿蝇饲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丝光绿蝇的室内饲养,观察其驯化以及饲养的生物学。方法采用煮熟的鲢鱼引诱丝光绿蝇产卵,收集其卵块,置于室内采用人工配制饲料进行驯化饲养。结果丝光绿蝇第1代从卵发育至成蝇需14天,其中三龄期约5天,蛹期约6天。成蝇产卵前期约7天,卵散产。第2代从卵发育至成蝇约需13天,其中三龄期约4天,蛹期约6天。结论丝光绿蝇室内驯养在温度26℃~31℃,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从卵到蝇历期为13~14天,驯养初期,其生物学与自然条件下相比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5(IL -5)水平变化及其与哮喘发作期病情分度的关系,探讨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按随机分层设计,65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被分为 轻、中、重度发作组,3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高渗盐水诱导痰液,以酶联 免疫法(ELISA)测定诱导痰中IL5水平,同时进行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计数,测定用力 呼气比值(FEV-1)。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诱导痰中EOS计数、IL-5 水平均高于健康儿童组,FEV-1则低于健康儿童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而IL-5水平随发作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轻、中、重度发作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重度哮喘患儿FEV-1低于轻、中度哮喘(P<0.05) 。痰液中IL-5水平与EOS计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82,P<0.05),与F EV-1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647,P<0.01)。结论:诱导痰中IL-5水平可能较EOS计数更能准确反映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和哮喘发作时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临床评价哮喘病情和药物疗效的准确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59.
神阙穴敷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神阙穴贴补血益精透皮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钙素 (BGP)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0名 ,分神阙穴贴药组 (补血益精穴位透皮贴剂 )、西药组 (羟乙磷酸钠片 )、中药组 (补血益精药丸 )、空白对照组。结果和结论 穴位敷贴组能显著提高骨钙素 (7.69± 1.65 )。穴位敷贴组与中药组 (7.82± 0 .99)和西药对照组 (7.13± 0 .89)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钙素调整作用基本一致 (P>0 .0 5 )。  相似文献   
60.
原钒酸钠对小肠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原钒酸钠对葡萄糖及麦芽糖吸收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影响糖吸收的机制。方法 ①正常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阿卡波糖组 (30mg·kg-1)、原钒酸钠大剂量 (16mg·kg-1)、中剂量 (4mg·kg-1)和小剂量 (1mg·kg-1)组 ,分别灌胃葡萄糖和麦芽糖后 ,用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值及糖耐量。②从小肠上段提取α 葡萄糖苷酶 ,检测原钒酸钠对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①原钒酸钠可延迟灌胃葡萄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且 3个剂量组血糖曲线下面积 (AUC)均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8 2 4±0 6 3)mmol·h-1·L-1(P <0 0 1) ,(9 6 9± 0 38)mmol·h-1·L-1(P <0 0 1) ,(13 76± 0 39)mmol·h-1·L-1(P <0 0 5 ) ;②原钒酸钠和阳性对照组均可延缓灌胃麦芽糖 (2 2g·kg-1)引起的血糖升高 ,且大、中剂量可抑制血糖峰值升高 (P <0 0 5 ) ,各给药组AUC均低于对照组 ,大剂量和中剂量为(8 97± 1 5 6 )和 (6 19± 0 4 7)mmol·h-1·L-1均低于阳性对照组 (13 10± 0 4 3)mmol·h-1·L-1(P <0 0 5 ) ;③原钒酸钠 1、10、10 0 μmol·L-1均可抑制正常大鼠小肠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其抑制百分率分别为 5 9 76 %、6 8 18%、87 2 2 % ,且大剂量和中剂量均大于阳性对照组的 6 0 94 % ,分别为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