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5篇
  免费   505篇
  国内免费   193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09篇
口腔科学   88篇
临床医学   570篇
内科学   529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20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62篇
综合类   128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73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573篇
  3篇
中国医学   387篇
肿瘤学   24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聚乙烯醇微粒(PVA)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栓塞前、栓塞后3个月及6个月,评估所有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并且采用经阴道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及病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子宫大小,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血流动态改变,及基础性激素水平和基础体温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子宫体积显著减小,平均缩小136.48(37.6%),子宫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cm/s)显著降低,由(27.27±6.03)cm/s降至(14.19±5.98)cm/s,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由0.54±0.03降至0.86±0.04,P<0.05;栓塞术前、后卵巢血流、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月经周期无显著性差别。1例患者出现短暂卵巢功能急剧减退。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新颖、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恢复快的治疗方法,可保留子宫的生育功能,对卵巢功能无明显损害,但应注意可能导致卵巢衰竭。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简便、可靠的心包穿刺并有效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方法对27例心包积液患者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以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入相应药物,观察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27例病例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31d,引流液量300~7600ml,心包积液引流彻底,心包压塞症状消失,心功改善,疗效显著,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定向并测定进针深度后,以Seldinger法进行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对心包积液进行治疗安全、简便、可靠,疗效显著且无严重并发症,完全能替代以往的常规心包穿刺术。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系统对利多卡因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比例的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和含二元共熔混合物的透皮贴剂。测定了利多卡因和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在pH 7.9的磷酸盐缓冲液的溶解度。以Franz类型的单室扩散池测定利多卡因及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贴剂的体外透皮性能。结果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的熔点明显比利多卡因低。含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共熔混合物贴剂中利多卡因的稳态透皮速率是纯利多卡因贴剂的6倍。结论利多卡因-月桂醇二元低共熔混合物中的利多卡因具有较高的热力学活性,从而显著提高了利多卡因的体外透皮速率。  相似文献   
54.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IL)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0年收治12例I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0.2岁。患者以腹泻、浮肿、浆膜腔积液为主要表现。其实验室检查以淋巴细胞减少,白、球蛋白减少为主要表现。内镜主要表现为小肠黏膜弥漫性分布小白点、小息肉样改变,其它如消化道造影、淋巴管造影均有一定阳性表现。所有患者的内镜下小肠黏膜活检病理均提示不同部位的小肠淋巴管扩张。治疗上以对症支持、低脂、中链脂肪酸饮食为主。部分继发性IL通过根治原发病,或针对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或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等使病情得到缓解。结论对于浮肿、腹泻、腹腔积液的患者,同时有明显的低蛋白血症、低淋巴细胞血症,应高度怀疑IL,若活检证实淋巴管扩张,则可诊断淋巴管扩张。治疗可给予对症支持、低脂、MCT饮食,有部分患者可尝试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5.
D101型树脂对芍药苷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赤芍中芍药苷的性能。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芍药苷的吸附性能以及洗脱参数。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液中芍药苷的最佳分离条件为:上柱液浓度为2.5mg,mL、流速为3.6BV/h,芍药苷比吸附量达32.2mg/g,20%乙醇洗脱率为91.25%。芍药苷纯度可达73.70%。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赤芍中芍药苷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56.
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及其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纳米混悬剂提高难溶性药物灯盏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自乳化溶剂扩散工艺制备了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所得纳米混悬剂PCS粒径为(293 .11±55 .86) nm,Zeta电位为(27 .5±4 .9) mV;建立以超滤法测定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溶解度和溶出度的方法,并以该法进行了灯盏花素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考察。结果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灯盏花素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进行了灯盏花素纳米混悬剂及粗混悬剂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灯盏花素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并延长了其作用时间,其大鼠灌胃绝对生物利用度从(1 .3±0 .9) %提高到(14 .4±3 .7) %,MRT从(4 .1±1 .4) h延长到(8 .6±1 .8) h。结论纳米混悬剂的肠道转运行为是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化疗相关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寻找早期提示重症感染的线索。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化疗并发生化疗相关感染的肿瘤患儿136例,共发生感染346例次,比较重症感染与轻症感染患儿早期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重症感染133例次,轻症感染213例次。重症感染患儿早期伴畏寒、寒战、精神欠佳、末梢循环不良、粒细胞缺乏的患儿明显多于轻症感染患儿,且热峰及发热6~12hC-反应蛋白(CRP)值均较轻症感染患儿高;接受强化疗患儿中,感染早期伴畏寒、寒战、精神欠佳、末梢循环不良、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CRP≥40mg/L、热峰≥39.5℃的患儿发生重症感染的机会大于无上述表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强化疗及感染早期伴畏寒、寒战、精神欠佳、末梢循环不良、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CRP≥40mg/L、热峰≥39.5℃患儿易发展为重症感染。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对128例早产儿采用医务人员和家长相结合的摸式,按照鲍秀兰教授主编的0~3岁教育大纲进行早期干预(教育),设为干预组;90例出院后家长拒绝干预的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定期随访,进行体格发育检查和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发育商(DQ)。对脑损害较重的患儿给予新生儿期后的继续治疗。对两组早产儿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一周岁半时,除一例伤残儿外,体重、身长、头围均达正常,而对照组有17例体重或身长低于正常(P<0·01);干预组各个能区的DQ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一周岁半时平均总DQ(103·1±1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1,P<0·01),干预组总DQ<70仅1例(1/128,0·78%),而对照组有6例(6/90,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P<0·05);干预组脑瘫发生率0·78%(1/128),低于对照组的3·3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P<0·01)。结论医务人员和家长密切配合,对早产儿早期干预(教育),可促进体格和智能发育,减少伤残,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9.
郭别川  柯敏  田朕  韩芳芳 《眼科新进展》2014,(11):1052-1054
目的 比较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和单焦点非球面IOL对单纯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研究,共纳入72例(14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其中20例植入折叠式多焦点IOL(多焦点IOL组),52例植入折叠式单焦点非球面IOL(单焦点IOL组),问卷调查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视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总体视功能及生存质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活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心理健康方面,单焦点非球面IOL植入后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多焦点IOL的术后脱镜率明显高于单焦点非球面IOL(P<0.05);而在术后视功能、生存质量的其他具体方面(与视力有关的日常活动限制、周边视野、感觉适应、立体觉和自理能力),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单焦点IOL和多焦点IOL在改变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方面总体效果相同,但多焦点IOL在患者脱镜方面有明显优势,而单焦晶状体在价格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20G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技术在外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行20G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共23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21例(21眼)完成玻璃体联合晶状体切除。术后至随访期结束:86.96%的病例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前存在继发性青光眼者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未出现持续性低眼压、感染性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20G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技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