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82篇 |
免费 | 397篇 |
国内免费 | 27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篇 |
儿科学 | 45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74篇 |
口腔科学 | 91篇 |
临床医学 | 330篇 |
内科学 | 390篇 |
皮肤病学 | 33篇 |
神经病学 | 167篇 |
特种医学 | 237篇 |
外科学 | 329篇 |
综合类 | 958篇 |
预防医学 | 312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509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495篇 |
肿瘤学 | 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76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201篇 |
2013年 | 227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271篇 |
2008年 | 288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249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08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0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71年 | 5篇 |
1970年 | 3篇 |
1969年 | 4篇 |
196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佛山地区重症SARS病例存在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求证佛山地区首批临床诊断的SAILS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方法:以SARS冠状病毒全病毒裂解液作抗原,利用ELLSA技术检测佛山地区首批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具有明显传染特征的SARS康复患者和患者居住地“健康者”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结果:4组有流行病学关系的19例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冠状病毒抗体全部阳性,而400名患者居住地的“健康者”血清中抗SAILS冠状病毒抗体则全部阴性。结论:佛山地区首批SARS病例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患者血中均发现有抗SAILS冠状病毒抗体,支持其病原体为SARS冠状病毒;抗SARS抗体IgG在ESARS康复者血清中至少可存在6个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治疗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结合患者意愿非随机选择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脑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或微创置管引流术,研究组采用开颅手术或微创术的同时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麻、插管,研究项目包括: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副损伤程度、再出血率、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结果及存活患者6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能正常生活患者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减少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P〉0.05,研究组治疗再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窝沟封闭材料防治根面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材料防治根面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根面龋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临床诊断有活动性根面龋的患者进行封闭治疗,30例患者选用窝沟封闭材料作为实验组,另外30例患者选用复合树脂材料作为对照组。结果:经过本院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跟踪观察与研究,1年后实验组窝沟封闭材料保留率为79%,而对照组复合树脂材料的保留率为62.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口腔科临床医学中,窝沟封闭材料对于防治根面龋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4.
儿童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特征(附4例临床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大脑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4例小儿大脑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病人1例位于额叶,2例位于顶叶,1例位于颞叶。OT显示为高或等密度影,MRI为短TI长T2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肿瘤有明显界线。4例均在显微镜下全切,病理诊断: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术后均行放疗。术后8个月~18个月复发。结论 小儿大脑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为高度恶性的肿瘤,预后差手术加放疗能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回顾性分析紫杉醇、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TI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晚期中高危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晚期中高危男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一线给予TIP方案进行治疗,评估该方案的客观有效率、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 共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用药周期为4.25周期,6 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0%),7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35%), 客观有效率65%。中位随访时间25月,3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2年的PFS率为72.9%,OS率为89.1%。血液学毒性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95%),其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30%。结论 TI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中高危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较既往报道提高了患者的PFS率和OS率,不良反应可控,确立为一线方案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索维莫非尼在BRAF基因突变的肢端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确诊为BRAF基因突变的肢端或黏膜型黑色素瘤住院、并接受维莫非尼治疗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随访数据截至2017年1月,所有患者均出现死亡终点。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肢端型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Log rank法检验两种类型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数据的差异。 结果 基线资料在肢端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0月和4.9月。肢端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莫非尼不良事件多为3级以下,患者耐受性良好。 结论 与皮肤型黑色素瘤相似,维莫非尼在BRAF基因突变的肢端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7.
区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参考指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筛状结构、实性团块、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能否区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0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了解有无筛状结构、实性团块、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筛状结构100例,实性团块80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5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筛状结构0例,实性团块0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3例。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根据筛状结构、实性团块、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等参考指标较易区别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998.
水体中蓝绿藻分子标志物--mcyD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筛选自然水体中产微囊藻毒素藻株的方法.方法应用编码微囊藻毒素合成酶mcyD基因的特异引物结合藻类保守序列16 S rRNA对所培养的纯种蓝绿藻(铜绿微囊藻FACHB 469、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 569、浮游蓝丝藻属小颤藻FACHB247、泡沫节球藻FACHB377)和采集的水样进行聚合酶链反应,观察扩增结果,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其微囊藻毒素浓度.结果在产微囊藻毒素(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569)的藻株和水样均可以扩增出1条约870 bp的单一条带,而不产微囊藻毒素的藻株(铜绿微囊藻FACHB469、浮游蓝丝藻属小颤藻FACHB247、泡沫节球藻FACHB377)和水样未扩增出此条带.结论以mcyD基因为微囊藻毒素分子标志物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自然水体中的产微囊藻毒素和非产微囊藻毒素蓝绿藻是可行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 adrenergic re-ceptor,β3AR)基因Trp64Arg突变与中国人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组(DM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β3AR基因型,并测量血糖(FPG)、血浆胰岛素(FINS)等临床生化指标。以FPG×FINS/22.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BM I<25的健康人HOMA-IR的75分位值为界,将DM组分为胰岛素相对敏感组及相对抵抗组。结果与无突变者相比,β3AR Trp64Arg突变携带者BM I升高,2组间WHR、血脂、血压、心率、病程及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相对抵抗组68例,占DM组的56.7%,提示2型DM患者大部分存在IR。胰岛素相对抵抗组β3AR Trp/Ar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胰岛素相对敏感组,提示β3AR Trp64Arg基因突变参与IR的发生。结论β3AR Trp64Arg突变参与中国人体重的调节,可能是IR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建立rCYP3A4中1’-羟基咪达唑仑含量测定方法,并对rCYP3A4体外孵育条件进行优化. 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rCYP3A4中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其体外孵育条件进行优化,用线性Lineweaver-Burk 双倒数作图法研究rCYP3A4酶促动力学. 结果 1’-羟基咪达唑仑在18.20~1 820.00 ng8226;mL-1内线性关系良好;体外优化的孵育条件为5 μmol8226;L-1咪达唑仑、10 pmol rCYP3A4、孵育10 min;rCYP3A4酶促动力学参数Km为0.96 μmol8226;L-1,Vmax为0.78 pmol8226;min-1. 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适用于rCYP3A4中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测定,rCYP3A4孵育条件优化及其酶促动力学研究为研究经 CYP3A4代谢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他物质对CYP3A4酶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