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314篇 |
免费 | 3333篇 |
国内免费 | 25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12篇 |
儿科学 | 487篇 |
妇产科学 | 362篇 |
基础医学 | 3960篇 |
口腔科学 | 626篇 |
临床医学 | 5756篇 |
内科学 | 4940篇 |
皮肤病学 | 451篇 |
神经病学 | 1564篇 |
特种医学 | 112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3293篇 |
综合类 | 8694篇 |
现状与发展 | 6篇 |
一般理论 | 4篇 |
预防医学 | 3471篇 |
眼科学 | 942篇 |
药学 | 4539篇 |
49篇 | |
中国医学 | 2639篇 |
肿瘤学 | 29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0篇 |
2023年 | 549篇 |
2022年 | 1433篇 |
2021年 | 1938篇 |
2020年 | 1586篇 |
2019年 | 1181篇 |
2018年 | 1151篇 |
2017年 | 1250篇 |
2016年 | 1099篇 |
2015年 | 1822篇 |
2014年 | 2390篇 |
2013年 | 2439篇 |
2012年 | 3384篇 |
2011年 | 3606篇 |
2010年 | 2786篇 |
2009年 | 2259篇 |
2008年 | 2553篇 |
2007年 | 2445篇 |
2006年 | 2333篇 |
2005年 | 1930篇 |
2004年 | 1215篇 |
2003年 | 1100篇 |
2002年 | 926篇 |
2001年 | 725篇 |
2000年 | 718篇 |
1999年 | 645篇 |
1998年 | 374篇 |
1997年 | 424篇 |
1996年 | 279篇 |
1995年 | 263篇 |
1994年 | 232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153篇 |
1991年 | 132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74篇 |
1988年 | 86篇 |
1987年 | 87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49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9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调查江苏省人群中眩晕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江苏省常住人口中抽样,对其中≥10岁的6854人进行眩晕问卷调查、纯音测听和耳科检查。结果本研究实际接受调查6333人,应答率92.4%,男3035人(47.9%),女3298人(52.1%),年龄10~93岁。被调查人群中眩晕的总体患病率为4.1%(标化患病率:全国3.4%,江苏3.6%),眩晕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00)。女性眩晕患病率(5.3%)高于男性(2.8%)(P=0.000),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农村4.3%。城镇3.8%.P=0.459)。听力减退、中耳炎病史、噪声暴露史是眩晕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86、2.135、1.609。结论眩晕在江苏省人群中较为常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患者1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根据CT和MRI判断肿瘤与扁桃体包膜距离关系及肿瘤主体位置考虑手术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肿瘤主体突入到口内者行经口内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瘤体主体突向外侧者经颈外径路,手术径路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经口内径路4例,颈外径路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顺利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颈部CT、MRI及DS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手术径路取决于肿瘤与扁桃体包膜的距离及肿瘤主体位置,无论采取何种径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初步评估临床上应用雷帕霉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婴幼儿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共收集8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患儿,其中男5例,女3例,病灶位于颌面部3例、颈部1例、四肢2例,胸腹壁2例,8例患儿均表现为激素抵抗,对激素抵抗型Kasabach-Merritt综合征采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治疗.雷帕霉素服用方法为每次0.8 mg/m2,2次/d,间隔12h,血药浓度维持10~15 ng/ml.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及雷帕霉素血药浓度等指标.根据血药浓度、血小板变化、凝血功能、瘤体缩小情况及副作用可适当调整用药计划.结果 8例患儿经雷帕霉素治疗后血小板均恢复正常,瘤体萎缩,并逐步撤离了激素,有效率达到100%.雷帕霉素平均起效时间(6.8±2.7)d,平均血小板稳定时间(19.1±8.5)d,目前雷帕霉素总的用药时间为4~10个月,平均(6.0±2.2)个月,开始雷帕霉素单药治疗时间为2~8个月,平均(4.5±1.9)个月.8例患儿仍在服药进行中,均无血小板下降和病灶复发.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主要为口腔黏膜炎及口腔溃疡(2例,GradeⅡ)、呕吐(1例,Grade工)、腹泻(2例,Grade Ⅰ/GradeⅡ)、发热(2例,GradeⅡ)、皮疹(1例,Grade Ⅰ)、疼痛(1例,Grade Ⅰ)、短暂性转氨酶及血脂异常(1例,Grade Ⅰ/GradeⅡ),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无严重不良事件,无病例退出.结论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治疗激素抵抗型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序贯调节悬浮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速率进行新生儿换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需要进行换血治疗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将所需红细胞与血浆按1∶1等速输注进行换血;观察组换血总量前1/3时,输注血浆速率为红细胞的两倍,中1/3时二者输注速率相等,后1/3时输注红细胞速率为血浆的两倍。换血前、中、后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血糖及血胆红素等指标,并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及经皮血氧饱和度(Sa O2)。结果对照组纳入40例,观察组纳入42例。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对照组:(222.1±30.3)μmol/L比(455.5±52.3)μmol/L,观察组:(207.3±27.8)μmol/L比(451.2±48.6)μmol/L,P<0.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换血后胆红素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血后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51±22)g/L比(135±26)g/L,P<0.01]。两组患儿换血相关并发症,如高血糖、血小板减少、低钙血症和低钠血症等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序贯调节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输注速率进行换血,在不增加用血量基础上,能明显降低胆红素水平和贫血的发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益肾补骨汤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11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57例和中药组62例。常规组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益肾补骨汤。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密度、术后疼痛、伤椎恢复情况、腰椎功能及再骨折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腰椎正位(L2~4)、右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常规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伤椎楔变角及后凸Cobb角低于常规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中药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高于常规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益肾补骨汤有利于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伤椎愈合和改善椎体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测试C2、3椎间解剖结构逐级损伤对Hangman骨折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具新鲜C1~4颈椎标本,按Hangman骨折病理诊断标准模拟C2、3椎间解剖结构逐级损伤,并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依次按照:①对照组(正常状态);②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③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④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顺序测试其三维运动范围(ROM),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解剖结构逐级破坏,ROM值逐渐增大。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与对照组相比除旋转有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与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相比除后伸无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旋转运动影响最大的是峡部,前后纵韧带对屈伸运动影响明显,而侧弯运动则随着各椎间结构的破坏逐步下降;准确判断Hangman骨折的具体损伤部位对骨折稳定性的认识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以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的肾功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改善为药理活性指标,对黄芪当归合剂(AA)进行分离和筛选,获得其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有效部位。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逐级对AA进行追踪分离,分别获得11个不同部位。同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组、AA组及不同部位治疗组。灌胃给药后观察AA各部位对UUO大鼠肾损伤的疗效。治疗10 d后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Urea)水平;同时观察梗阻侧肾脏的病理变化,并对肾间质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损伤的程度(PI-Ⅰ)进行半定量评分,以PI-Ⅰ改善作为主要疗效、肾功能改善作为次要疗效,筛选获得具有最佳药理活性的有效部位。结果:在溶剂法分离获得的7个不同极性部位中,组分I和IC均具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疗效,其肾脏保护作用与AA疗效相近;而色谱法分离IC得到的4个部位对Scr,Urea及PI-I均无改善作用。结论:在UUO大鼠模型中,源自复方中药AA的组分I和IC具有与原方剂相似,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可确认为AA肾脏保护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08.
Yuqin Zhang Wei Xu Huang Li Xun Zhang Yufa Xia Kedan Chu Lidian Chen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3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is o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which is commonly used to trea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The total alkaloids were the main constituent part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It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of 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ATW) on RA.Aim of the study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TW on RA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an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ATW.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model of wistar rats of type II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 (CIA) was made, and the rats were perfused a stomach with ATW for 4 weeks continuously. Then the levels of interleukin (IL)-6, IL-8,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alpha>, in the serum of CIA rat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joint pathological section of CIA rats was observed by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staining method and the expression of IL-6, IL-8,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 TNF-α were measure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method.Result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ATW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paw swelling and suppresse articular cartilage degenerated. The results also foun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reduction levels of IL-6, IL-8 and TNF-α in serum of CIA rats treated with ATW and ATW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IL-6, IL-8, NF-κB, TNF-α in synovial tissue.Conclusion
ATW not only could inhibit the symptom of CIA rats significantly but also could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IL-6, IL-8, TNF-α in serum and the expression of IL-6, IL-8, NF-κB and TNF-α in synovial tissue targeting the inflammatory. ATW would be a drug as a novel botanical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RA. 相似文献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