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596篇 |
免费 | 2930篇 |
国内免费 | 23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8篇 |
儿科学 | 402篇 |
妇产科学 | 350篇 |
基础医学 | 3757篇 |
口腔科学 | 575篇 |
临床医学 | 5335篇 |
内科学 | 4654篇 |
皮肤病学 | 433篇 |
神经病学 | 1494篇 |
特种医学 | 102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2946篇 |
综合类 | 7623篇 |
现状与发展 | 6篇 |
一般理论 | 4篇 |
预防医学 | 3062篇 |
眼科学 | 850篇 |
药学 | 4082篇 |
45篇 | |
中国医学 | 2127篇 |
肿瘤学 | 28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475篇 |
2022年 | 1319篇 |
2021年 | 1794篇 |
2020年 | 1450篇 |
2019年 | 1088篇 |
2018年 | 1078篇 |
2017年 | 1117篇 |
2016年 | 996篇 |
2015年 | 1673篇 |
2014年 | 2212篇 |
2013年 | 2148篇 |
2012年 | 3025篇 |
2011年 | 3254篇 |
2010年 | 2444篇 |
2009年 | 1991篇 |
2008年 | 2247篇 |
2007年 | 2183篇 |
2006年 | 2100篇 |
2005年 | 1763篇 |
2004年 | 1100篇 |
2003年 | 1001篇 |
2002年 | 856篇 |
2001年 | 663篇 |
2000年 | 659篇 |
1999年 | 631篇 |
1998年 | 369篇 |
1997年 | 420篇 |
1996年 | 275篇 |
1995年 | 257篇 |
1994年 | 226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49篇 |
1991年 | 130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85篇 |
1987年 | 86篇 |
1986年 | 58篇 |
1985年 | 49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9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c-Jun和CBP在槲皮素抑制前列腺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槲皮素抑制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查槲皮素(quercetin)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辅调节因子c-Jun和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的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binding protein,CBP]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细胞转染技术检测c-Jun和CBP对AR功能的影响; 免疫沉淀技术检验c-Jun与AR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果槲皮素能够明显诱导c-Jun的高表达, 高表达的c-Jun能够抑制AR的功能。槲皮素对CBP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增加CBP的表达并不能逆转槲皮素对AR功能的抑制作用。免疫沉淀结果表明,c-Jun与AR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论槲皮素抑制前列腺癌的机制可能是通过c-Jun与AR的蛋白相互作用,而不是通过c-Jun竞争结合AR的辅激活因子CBP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4.
105.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numer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a foam core sandwich spoiler by vacuum-assisted resin injection (VARI) process. To find an injection scheme that guarantees both a good impregnation of the preform and a filling time compatible with the process window,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jection schemes on the resin flow front patterns. Based on the obtained results, two optimal injection schemes are selected to form the spoiler structu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molding quality can be achieved from the thick-end injection with a thin-end exit schem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overall deviation of the numerical analysis on resin flow time is 15.9%.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下咽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下咽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病理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横纹肌肉瘤,术后行放化疗,恢复良好,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下咽癌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临床特点,需与肉瘤样癌、喉癌的放疗反应等相鉴别。下咽癌肉瘤的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对局部晚期、术后残留、肉眼切除范围欠安全的头颈部癌肉瘤患者应行放疗并及时随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调查江苏省人群中眩晕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江苏省常住人口中抽样,对其中≥10岁的6854人进行眩晕问卷调查、纯音测听和耳科检查。结果本研究实际接受调查6333人,应答率92.4%,男3035人(47.9%),女3298人(52.1%),年龄10~93岁。被调查人群中眩晕的总体患病率为4.1%(标化患病率:全国3.4%,江苏3.6%),眩晕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00)。女性眩晕患病率(5.3%)高于男性(2.8%)(P=0.000),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农村4.3%。城镇3.8%.P=0.459)。听力减退、中耳炎病史、噪声暴露史是眩晕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86、2.135、1.609。结论眩晕在江苏省人群中较为常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咽旁间隙神经鞘瘤患者14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根据CT和MRI判断肿瘤与扁桃体包膜距离关系及肿瘤主体位置考虑手术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肿瘤主体突入到口内者行经口内径路,与扁桃体包膜距离1cm、瘤体主体突向外侧者经颈外径路,手术径路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经口内径路4例,颈外径路1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顺利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颈部CT、MRI及DSA是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良好手段,手术径路取决于肿瘤与扁桃体包膜的距离及肿瘤主体位置,无论采取何种径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初步评估临床上应用雷帕霉素治疗激素抵抗型婴幼儿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共收集8例在我科接受治疗的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患儿,其中男5例,女3例,病灶位于颌面部3例、颈部1例、四肢2例,胸腹壁2例,8例患儿均表现为激素抵抗,对激素抵抗型Kasabach-Merritt综合征采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治疗.雷帕霉素服用方法为每次0.8 mg/m2,2次/d,间隔12h,血药浓度维持10~15 ng/ml.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及雷帕霉素血药浓度等指标.根据血药浓度、血小板变化、凝血功能、瘤体缩小情况及副作用可适当调整用药计划.结果 8例患儿经雷帕霉素治疗后血小板均恢复正常,瘤体萎缩,并逐步撤离了激素,有效率达到100%.雷帕霉素平均起效时间(6.8±2.7)d,平均血小板稳定时间(19.1±8.5)d,目前雷帕霉素总的用药时间为4~10个月,平均(6.0±2.2)个月,开始雷帕霉素单药治疗时间为2~8个月,平均(4.5±1.9)个月.8例患儿仍在服药进行中,均无血小板下降和病灶复发.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主要为口腔黏膜炎及口腔溃疡(2例,GradeⅡ)、呕吐(1例,Grade工)、腹泻(2例,Grade Ⅰ/GradeⅡ)、发热(2例,GradeⅡ)、皮疹(1例,Grade Ⅰ)、疼痛(1例,Grade Ⅰ)、短暂性转氨酶及血脂异常(1例,Grade Ⅰ/GradeⅡ),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无严重不良事件,无病例退出.结论 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治疗激素抵抗型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测试C2、3椎间解剖结构逐级损伤对Hangman骨折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具新鲜C1~4颈椎标本,按Hangman骨折病理诊断标准模拟C2、3椎间解剖结构逐级损伤,并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依次按照:①对照组(正常状态);②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③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④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顺序测试其三维运动范围(ROM),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解剖结构逐级破坏,ROM值逐渐增大。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与对照组相比除旋转有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后纵韧带组与切断双侧椎弓峡部组相比除后伸无显著性差异外,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切断双侧椎弓峡部及前后纵韧带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旋转运动影响最大的是峡部,前后纵韧带对屈伸运动影响明显,而侧弯运动则随着各椎间结构的破坏逐步下降;准确判断Hangman骨折的具体损伤部位对骨折稳定性的认识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