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74篇
  免费   4494篇
  国内免费   2961篇
耳鼻咽喉   381篇
儿科学   739篇
妇产科学   435篇
基础医学   3982篇
口腔科学   905篇
临床医学   5458篇
内科学   5123篇
皮肤病学   384篇
神经病学   1519篇
特种医学   13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324篇
综合类   8661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796篇
眼科学   1086篇
药学   4768篇
  58篇
中国医学   2928篇
肿瘤学   3093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796篇
  2022年   2120篇
  2021年   2531篇
  2020年   2132篇
  2019年   1419篇
  2018年   1461篇
  2017年   1473篇
  2016年   1321篇
  2015年   2125篇
  2014年   2498篇
  2013年   2463篇
  2012年   3449篇
  2011年   3530篇
  2010年   2509篇
  2009年   2021篇
  2008年   2183篇
  2007年   2136篇
  2006年   2012篇
  2005年   1816篇
  2004年   1153篇
  2003年   1035篇
  2002年   805篇
  2001年   680篇
  2000年   659篇
  1999年   693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293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枸杞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免疫抑瘤作用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枸杞多糖(LBP)是具有广泛增强免疫功能的一种中药生物活性组分。以S180荷瘤Balb/c小鼠为模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LBP对瘤重和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B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瘤重。恢复和提高荷瘤鼠脾细胞数及活化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促进NK活性和TNF分泌水平。揭示LBP增强荷瘤鼠细胞免疫功能是其抑制肿瘤效应的机制。  相似文献   
72.
This is first report about the simultaneous over-expression of both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II) and its receptor (IGF-II R) at mRNA level in human primary hepatic Cancer (PHC). In 10 PHC samples from China, IGF-II and IGF-II R were both over-expressed, whereas only a background signal was detected in normal liver. In 5 pairs of PHC and its non-tumorous adjacent liver tissues from South Africa, IGF-II and IGF-II R were also over-expressed in PHC. mRNA expression of IGF-II in all 5 cases and IGF-II R in 4 of 5 cases were higher in cancer than non-tumorous adjacent liver tissues. These results strongly implicate that an autocrine and/or paracrine mechanism might be involved in formation and progression of PHC.  相似文献   
73.
74.
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作SSCP分析,检测20例结肠癌肿瘤标本p53基因第7外显子PCR扩增产物,并与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用DNA序列测定判断其准确性。结果:20例结肠癌标本中,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出5例标本(Ca4,Ca6,Ca7,Ca8,Ca14)有突变,而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仅检出4例标本(Ca4,Ca6,Ca7,Cal4)有突变,测序证实经毛细管电泳所检出的5例标本均存在点突变。结论:对于PCR产物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更加快速、简便、敏感的方法,可应用于临床筛查基因点突变。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胆囊病与冠心病的关系。本文对217例胆囊病和306例冠心病易患因素及发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胆囊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为11.28%;胆囊病合并冠心病多见于女性;胆囊病合并冠心病者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水平、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胆囊病和单纯冠心病者。表明胆囊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6.
中药肉苁蓉及其同属生药对免疫功能及酯质过氧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苁蓉为我国著名补益中药。以不同种的肉苁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进行免疫药理试验,以不同种的水提物进行对脂质过氧化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肉苁蓉的提取物有强度不同的增强免疫功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7.
GraVes眼病炎性活动期与静止期血清sICAM-1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在Graves眼病(GO)炎性活动期与静止期的水平差异及其与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将GO炎性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Graves病(GD)无眼病患者及正常对照,分为A、B、C、D四组,抽取空腹静脉全血,测血清sICAM-1,各组间进行比较。并分析各组sICAM-1与FT3、FT4、TG、TM的相关关系。结果:①A、B、C组患者血清sICAM-1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患者sICAM-1水平最高,与B组及C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前三组各组内sICAM-1与FT3、FT4成直线相关关系,与TG、TM成直线相关关系;③GO炎性活动期患者sICAM-1与GO评分成正相关。结论:血清sICAM-1水平可作为反映GO活动性评判的免疫指标,长期监测sICAM-1可预示GD进展为临床活动性眼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49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相匹配的对照组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同时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把、VWF、GMP-140、NO与OX-LDL作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浆OX-LDL、、VWF、GMP-140明显高于对照组(t=2.91,P〈0.01;t=3.94,P〈0.001;t=2.08,P〈0.05),而脑梗死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02,P〈0.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浆OX-LDL水平与血清NO水平呈负相关(r=-0.204,P〈0.05),与血浆懈呈正相关(r=0.60,P〈0.01),与血浆GMP-140呈正相关(r=0.430,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浆OX-LDL明显增高,而OX-LDL增高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9.
泡型肝包虫病的超声诊断再探讨-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泡型肝包虫病的B超特征,提出分型依据。方法:综合分析100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B超声像图表现,并结合部分经CT、MRI检查病例对比研究。结果:100例泡型肝包虫,B超主要表现为①肝内不规则强回声团块80例,其中团块内呈弥漫性粗颗粒状强回声类似"落雪状"改变25例,团块内合并坏死液化20例,团块内钙化25例,钙化和液化同时出现10例。②肝内呈结节状改变20例。结论:泡型肝包虫病表现有其特征性,团块内粗颗粒状强回声,不规则液化坏死,斑片状钙化,周边无低回声暗晕以及彩超团块内无血流信号是与肝癌等肿块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0.
阶梯状分离法在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合珍  马桂贞  胡茜  李娜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4):404-405,I007
目的:在传统睑袋整形术式分离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便获得更佳的术后矫治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在切口下缘皮下轮匝肌表面分离5-10mm,顺肌纤维走行方向由外向内剪开轮匝肌,在眶隔浅面分离轮匝肌肌皮瓣达眶缘,在眶骨表面分离轮匝肌的附着及外眦部肌肉,皮下悬吊固定于外眦眶缘骨膜上,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通过3-6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睑球分离、睑外翻、下睑退缩、外眦下垂、眼袋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阶梯状分离法是睑袋整形术中的技术改进,术后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