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8篇
  免费   973篇
  国内免费   410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465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937篇
内科学   766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281篇
外科学   652篇
综合类   2361篇
预防医学   999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1019篇
  21篇
中国医学   917篇
肿瘤学   40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764篇
  2011年   835篇
  2010年   798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安肠胶囊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UC)黏膜局部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兔抗人IgA、兔抗人IgG、兔抗人IgM多克隆抗体及鼠抗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 ,对 13例UC患者结直肠黏膜标本及 10例正常黏膜进行Ig细胞和肥大细胞密度检测。结果 UC患者黏膜固有层的IgA细胞数量低于正常黏膜 ,IgG细胞和肥大细胞密度均高于正常黏膜 ,经安肠胶囊治疗后 ,IgA细胞的数量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 <0 .0 0 1) ,IgG和肥大细胞下降 (P <0 .0 5 ) ;治疗后IgA细胞、IgG细胞和肥大细胞与正常黏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前后的IgM细胞数量和正常黏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结直肠黏膜局部体液免疫细胞 (浆细胞 )亚群的活化与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密切相关 ,安肠胶囊通过对局部IgA ,IgG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的调节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2.
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诺维本,NVB)联合卡铂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住院治疗的25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采用NVB联合卡铂化疗方案,NVB25mg/m^2第1、8天,卡铂350mg/m^2第1天。每4周重复,至少治疗两周期,按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可评价患25例,有效率为48%,中位生存期7个月,1年生存率为32%。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多数为Ⅰ~Ⅲ度反应。结论:NVB联合卡铂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症状性子宫肌瘤,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和栓塞治疗.随访资料完整,并对造影所见、治疗后反应、症状变化和肌瘤大小改变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扭曲及肿瘤染色;治疗后(6.5±3.0)个月肌瘤由术前(8.7±1.2)cm缩小至(2.1±0.8)cm;贫血病例,血红蛋白由术前(79±13)g/L升至(137±19)g/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控制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有显著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PKC α反义核酸对Hela细胞增殖及c myc、c -ju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LP)介导法 ,用 0 0 1~ 1 0 0 μmol/L各浓度PKC α反义核酸 (asODN)转染HeLa细胞 ;MTT法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分法别检测HeLa细胞生长指数 (growthindex,GI)及其体外增殖能力 ;免疫组化法检测PKC -α、及c -myc、c -jun的表达。结果 PKC -αasODN 0 0 5 1 0 0 μmol/L各浓度组Hela组胞GI显著降低 (P <0 0 5 ) ,且呈量效依赖关系 ;其中 1 0 0 μmol/和 0 5 0 μmol/LPKC -αasODN对HeLa细胞生长有非常显著抑制作用 (P <0 0 1) ;0 5 0 μmol/LPKC -αasODN组HeLa细胞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可下调其PKC-α、c -myc、c-jun的表达 (P <0 0 5 )。结论 LP介导PKC -αasODN转染Hela细胞 ,可有效阻断HeLa细胞PKC -α的表达 ,抑制其体外生长和增殖能力 ,下调c -myc、c -jun蛋白表达 ;PKC -αasODN可能通过下调c-myc、c -jun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术后3年内用羟基喜树碱15~20 mg定期行膀胱灌注。结果 189例患者随访2.4~5年,复发24例,3年内总复发率为12.7%。结论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对预防切口种植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阿霉素、丝裂霉素、紫杉醇、顺铂和环磷酰胺五种抗癌药对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测定24小时的药物IC50在此基础上,运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经过不同浓度的抗癌药作用不同时间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细胞对不同药物有不同敏感性。五种药物均能下调端粒酶活性,但只有阿霉素、紫杉醇和顺铂在作用24小时后迅速而明显地影响端粒酶活性。IC50/3浓度处理72小时的效果与IC50。浓度处理24小时的效果相当。结论:五种药物都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下调端粒酶活性,其机制可能与药物浓度及时间依赖有关。  相似文献   
117.
成年男性额面颈部红外热像的定位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人体红外辐射(IRR)的表达规律。方法:应用国产DW—9100医用红外热像仪,采集成年男性额、面、颈部IRI,IRIAS专用软件自动定位、定量,Excel 统计学处理。结果:成年男性额、面、颈部IRI有效色码表达可达11级,色码分布具有明显的定位规律;Ⅰ~Ⅺ级色码温区呈递减状态,同级色码平均温差为1.03℃,P<0.01; 逐级色码平均递减温差为1.05℃,P<0.01 ,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色码温差亦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额面颈部IRR具有明显的定位、定量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人体IRR表达的多元信息。  相似文献   
118.
PTEN和CyclinE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良性、癌前病变和恶性病变中PTEN、CyclinE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CyclinE蛋白.结果非典型性增生组和子宫内膜样癌组中PTEN和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50.0%和42.0%,62.2%.非典型性增生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增生组(P<0.02),而CyclinE的阳性表达则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生组(P<0.03).PTEN和CyclinE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475,P<0.01).宫内膜样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的缺失与组织学分级(P<0.02)及肌层浸润深度或伴有转移有关(P<0.04),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则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肌层浸润(P>0.05)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PTEN表达缺失和CyclinE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子宫内膜样癌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9.
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序列多态性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16肿瘤相关性抗原E6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及同源性。方法采用通用引物PCR直接测序法对宫颈癌标本中的HPV分型,从含有HPV16型的标本中采用自行设计的多重引物通过巢式PCR扩增出HPV16E6,经DNA序列测定法检测其基因变异,进而分析其同源性。结果50例宫颈癌组织HPV-DNA的检出率为78%,其中HPV16和HPV18型混合感染18例,单纯HPV16型感染15例。含有HPV16型的标本34例中扩增出HPV16E625例。其中178位核苷酸变异较大,变异率为72%,其相应氨基酸均由天冬氨酸变为谷氨酸。结论HPV16E6DNA序列发生碱基替换的区域主要在氨基端94~241位,羧基端相对保守,未见变异。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的热点突变为Nt178。  相似文献   
120.
目的:研究国产与进口非那雄胺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非那雄胺片10mg后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国产及进口非那雄胺片的AUC0~t 分别为(990 .80±302. 80)、(1007 .46±333. 65) (μg·h)/L ,Cmax 分别为(119. 22±18. 48)、(114. 08±22 .97) μg/L ,tmax 分别为(2. 89±1. 02)h、(2. 64±0. 54)h ,国产制剂相对于进口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为(103. 35±29 .75) %。结论:国产与进口非那雄胺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