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9篇
  免费   999篇
  国内免费   461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493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954篇
内科学   771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295篇
外科学   697篇
综合类   2470篇
预防医学   1093篇
眼科学   158篇
药学   1049篇
  21篇
中国医学   1037篇
肿瘤学   41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84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812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58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64.
目的 探讨人口学因素和心理渴求对酒精依赖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3家精神专科医院招募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i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Disorder-Fourth Version, DSM-Ⅳ)酒精依赖诊断标准的住院治疗的男性患者158例,进行基线测查,并在基线后3个月进行随访,调查复饮情况。基线测查包括人口学资料、饮酒特征、临床机构酒精依赖戒断评估表(clinical institute withdrawal assessment-advanced revised, CIWA-Ar)、环境线索诱导及戒断期心理渴求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密歇根酒精依赖筛查量表(Michigan alcoholism screening test, MAST)、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及饮酒促迫性量表(alcohol urge questionnaire, AUQ)。根据随访结果,将“复发”定义为在基线和随访之间任何时刻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复发时间”定义为首次饮酒距离基线的天数。是否复发和复发时间是主要结局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酒精依赖复发的因素。结果酒精依赖患者3个月复发率为63.7%, 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OR=0.975,P=0.030)及CIWA-Ar评分(OR=1.126,P=0.010)是影响酒精依赖复发的因素,两种环境下心理渴求与复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年龄与住院期间酒精依赖戒断症状严重程度是酒精依赖复发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大是保护因素,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重是危险因素,而线索诱导及戒断期心理渴求对酒精依赖患者复发的影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比较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39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已采取的不同术式分为A,B两组,其中A组63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与Zero-P融合内固定;B组76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融合与钢板内固定。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JOA评分、Odom功能评级;采用电视透视吞咽研究(videofluorograph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估患者椎前软组织厚度;采用Bazaz吞咽困难分级评估患者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采用颈椎正侧位X线及CT检查评估植骨融合情况,采用MRI检查评估临近节段退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JOA评分、Odom评级及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术后患者吞咽困难发生率(Bazas评分)、椎体间融合率、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Odom功能评级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FSS中的椎前软组织厚度、吞咽困难发生率在术后第2天,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所有患者获植骨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8例(12.7%)出现邻近节段退变,B组19例(25%)出现临近节段退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和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前者术后吞咽困难和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较低,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6.
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营养状态、并发症的影响,探讨I临床推广应用的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术前5天和术后1、8天分别检测多项指标。结果(1)术后免疫营养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另两组;(2)术后免疫营养组的炎性指标明显低于另两组;(3)术后免疫营养组的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另两组;(4)术后免疫营养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另两组。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可在术后早期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12例有临床症状的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术中同时使用颈动脉滤器进行脑保护,并对颈动脉滤器所回收的物质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12例患者支架及滤器均成功植入,滤器均成功回收。回收物质为微小血栓颗粒、泡沫细胞、胆固醇颗粒。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联合应用颈动脉滤器,可有效缓解颈动脉狭窄所致的血流障碍,预防术中脱落的微小栓子进入脑内。  相似文献   
68.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柃奄、治疗和随访情况。7例均有右腰胀痛,其中1例有肾绞痛,无肉眼血尿。结果术前均依据B超、IVU、逆行球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造影明确诊断,均采用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漏尿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1年,7例症状消失,B超、KUB加IVU检查示肾积水减轻,吻合几无明显狭窄。结论对不明原冈的右肾及上段输尿管积水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IVU、逆行尿路造影和磁共振尿路造影是主要诊断方法,其中磁共振尿路造影是理想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止术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 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3例不同的胎儿畸形的 MRI资料,MRI扫描均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厚层重T2加权成像 SSFSE 序列、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其中胎儿引产尸检及随访证实其中的TRAP有4例。分析其 MRI图像、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总结TRAP的 MRI影像学特征。结果:4例TRAP 初次确诊的孕周为12~31周。4例TRAP 中每例无心胎儿均缺乏或无正常的心脏,且伴发各种不同的严重畸形。4例TRAP中1例于孕28周5天早产,双胎死亡;2例引产;1例无心胎儿于孕24周超声检查时发现无心胎儿死胎,继续妊娠至37周剖腹产分娩,泵血胎儿结局良好。结论:产前 MRI检查对于TRAP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治疗方案及分娩时机的选择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MRI 是超声外对TRAP 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镇静的患者,比较麻醉深度指数(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在无手术刺激条件下监测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ASA Ⅰ或Ⅱ级患者20例,手术种类不限,诱导插管前以异丙酚TCI镇静,靶浓度从0.5 μg/ml开始,输注5 min后递增,递增梯度为0.5 μg/ml, 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为0分后5 min停止,试验中监测并记录患者CSI及BIS,每间隔20 s 行改良OAA/S评分,记录TCI系统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每变化0.1 μg/ml时的数值及时间。计算CSI 及BIS预测不同改良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结果 CSI及BIS与改良OAA/S评分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患者在不同改良OAA/S评分时的镇静深度均表现出较高的Pk值(Pk>0.9),且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语言反应消失时的BIS05与CSI05、BIS50与CSI50、BIS95与CSI95分别为79.2与74.9、69.2 与65.9、59.2与56.8。意识消失时的BIS05与CSI05、BIS50与CSI50、BIS95与CSI95分别为73.6与65.2、57.1 与54.8、40.6与44.3。结论异丙酚TCI镇静时CSI同BIS一样能够较好的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变化,CSI监测用于观察患者语言反应消失和意识消失的能力优于BIS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