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12篇
  免费   7786篇
  国内免费   4835篇
耳鼻咽喉   589篇
儿科学   1021篇
妇产科学   1005篇
基础医学   9128篇
口腔科学   1537篇
临床医学   9875篇
内科学   12617篇
皮肤病学   724篇
神经病学   5007篇
特种医学   27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8338篇
综合类   11445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31篇
预防医学   5780篇
眼科学   2135篇
药学   7714篇
  39篇
中国医学   3466篇
肿瘤学   6000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204篇
  2022年   2793篇
  2021年   3555篇
  2020年   2690篇
  2019年   2388篇
  2018年   2397篇
  2017年   2206篇
  2016年   2111篇
  2015年   3161篇
  2014年   3926篇
  2013年   3596篇
  2012年   5460篇
  2011年   5947篇
  2010年   3493篇
  2009年   2767篇
  2008年   3989篇
  2007年   3916篇
  2006年   3898篇
  2005年   3842篇
  2004年   2759篇
  2003年   2691篇
  2002年   2359篇
  2001年   1612篇
  2000年   1668篇
  1999年   1918篇
  1998年   1203篇
  1997年   1140篇
  1996年   857篇
  1995年   808篇
  1994年   768篇
  1993年   538篇
  1992年   808篇
  1991年   630篇
  1990年   563篇
  1989年   512篇
  1988年   526篇
  1987年   440篇
  1986年   391篇
  1985年   361篇
  1984年   291篇
  1983年   199篇
  1982年   214篇
  1981年   198篇
  1980年   158篇
  1979年   185篇
  1978年   157篇
  1977年   132篇
  1975年   111篇
  1974年   1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初步探讨了儒家、道家、佛家心理保健方法的主要特点、理论基础、基本要求和具体操作程序,以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中国特色的心理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992.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MRI、MRA和CT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26例中,16例行CT检查,23例行MRI检查,12例行MRA检查。所有病例都属脑内型,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MRI T2WI表现为桑椹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低信号环绕,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MRA检查未见异常血管;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结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综合MRI、MRA和CT表现可明确诊断。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面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993.
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与肾脏胚胎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脏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α-SMA变化与肾脏成熟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链霉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测定不同胎龄的胚胎肾α-SMA的表达。结果 α-SMA在整个肾脏的发育过程中经历了早期阶段的无表达,较为成熟的肾小球系膜区呈强阳性,成熟肾小球呈阴性表达。结论 α-SMA在肾脏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空顺序,遵循一个离心方式,肾小球内α-SMA的表达是短暂的发育现象,与肾小球的发育成熟相关  相似文献   
994.
Improvementofheat-tolerancebytrainingⅡ.Evaluationofeffectsofcross-countryraceandheat-bathtrainingonheat-toleranceQiuRenzhi;Zh...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消退过程中豚鼠眨眼条件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27只雄性12~16周龄豚鼠(体质量450~600 g),按随机抽签法分为:1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组(n=13);2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组(n=14)。使用2 k Hz的正弦波纯音和医用氧气流分别作为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配对训练豚鼠建立延迟性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而后单独给予纯音条件刺激,使豚鼠已经建立的眨眼条件反射消退。高精度张力换能器记录豚鼠左侧的眼轮匝肌活动,Matlab程序分析眨眼运动行为数据。结果与痕迹组比较,延迟组动物条件眨眼反应习得率和条件眨眼反应峰幅度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条件眨眼反应的消退速率没有显著区别(P>0.05)。此外,延迟组豚鼠反射消退较痕迹组自发恢复更明显(P<0.05)。结论延迟性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应的消退具有不同的行为学特征。  相似文献   
996.
成骨不全家系一个新的Ⅰ型胶原α1链蛋白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Z  Xu DL  Chen Z  Hu JY  Yang Z  Wang L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170-173
目的 对Ⅰ型胶原α1链蛋白基因(COL1A1基因)进行测序研究,旨在寻找已知或未知的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探讨我国成骨不全的发病机制。方法 研究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骨不全家系的临床特征,设计引物对家系中患者和正常人的COL1A1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同时对群体中无血缘关系的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结果 发现家系中成骨不全患者COL1A1基因的第3470位点的碱基G→A的突变,导致G1157D,而在家系内非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均无发现。结论 COL1A1基因突变也是中国人群中成骨不全致病原因之一,现发现的突变属成骨不全一个新的致病基因突变。甘氨酸转变成天冬氨酸的这种突变对成骨不全表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心室率控制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高心室率组和低心室率组,两组患者均经美托洛尔缓释片单药或联合胺碘酮控制心室率,治疗目标:高心室率组为80次/分≤心室率<100次/分,低心室率组为60次/分≤心室率<80次/分。根据心室率达目标值后开始进入观察期2年。观察2年内患者临床心力衰竭症状变化、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清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高心室率组临床心功能不全情况优于低心室率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无明显差别。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在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高心室率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慢性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在80~100次/分相对优于60~80次/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芪柴煎剂(自拟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血清IL-4、IFN-γ的影响,探讨其对变应性鼻炎大鼠的作用疗效。方法:应用卵清蛋白将实验大鼠制作成变应性鼻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芪柴煎剂低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地氯雷他定组(D组)、模型对照组(E组)各8只。连续14 d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A组、E组以蒸馏水替代。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4、IFN-γ的含量。结果:各实验组血清IL-4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柴煎剂低剂量组IL-4含量高于芪柴煎剂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血清IFN-γ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柴煎剂低剂量组、地氯雷他定组IFN-γ含量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柴煎剂能够下调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4水平;上调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999.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最主要的提供者,对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对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管制,从公共需要出发,制订规则,削弱市场风险,以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实现。而法制化监管则是政府管制公立医院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径,我国应借鉴德国公立医院法制化监管的经验,完善我国公立医院法制化监管的制度设计,不断更新、调整现有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制订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医院相关利益集团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医院监管执法机构职责权限,不断提高医院管制执法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00.
The study of the micro and macro-hemorrheologic changes and theflow conditions of the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in 30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hepatitis was reported.Normal individuals,and patients with acute icterichepatitis or 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were employed as the controls.The changes observed i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hepatitis were asfollows:The reduced viscosity of the whole blood and the plasma viscosityincreased markedly;the dispersion rate of the values of blood viscosity increasedas the clinical state of the patient became worse;and the factors increasing theblood viscosity(i.e.increase of the immuno-globulin level,prolongation of theerythrocyte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time,and increase of RBC sedimentation rate)and those decreasing the blood viscosity(i.e.decrease of hematocrit reading,fibrinogen level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exis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patient.The changes of the flow conditions of the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werein clos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blood viscosity and the severity of thedisease.The etiology and mechanism of the above mentioned chang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