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94篇
  免费   10090篇
  国内免费   6566篇
耳鼻咽喉   1070篇
儿科学   1897篇
妇产科学   1063篇
基础医学   11973篇
口腔科学   2031篇
临床医学   14856篇
内科学   15327篇
皮肤病学   1711篇
神经病学   5122篇
特种医学   44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10375篇
综合类   23040篇
现状与发展   27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10460篇
眼科学   2580篇
药学   12533篇
  91篇
中国医学   6770篇
肿瘤学   7627篇
  2024年   209篇
  2023年   1007篇
  2022年   2591篇
  2021年   3959篇
  2020年   3078篇
  2019年   2606篇
  2018年   2827篇
  2017年   2961篇
  2016年   2993篇
  2015年   4715篇
  2014年   6166篇
  2013年   6634篇
  2012年   9595篇
  2011年   10238篇
  2010年   7856篇
  2009年   6778篇
  2008年   7894篇
  2007年   7903篇
  2006年   7354篇
  2005年   6551篇
  2004年   5123篇
  2003年   5220篇
  2002年   4133篇
  2001年   3328篇
  2000年   2657篇
  1999年   1822篇
  1998年   981篇
  1997年   1063篇
  1996年   711篇
  1995年   638篇
  1994年   547篇
  1993年   369篇
  1992年   403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311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84篇
  1986年   131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89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42篇
  1978年   34篇
  1976年   23篇
  1973年   28篇
  1970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22.
23.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行乳腺DWI检查和DBT检查的患者,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患者51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乳腺良性病变67例,病理类型包括: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DBT图像的钙化征象进行钙化评分并且测量相应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钙化分数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乳腺癌组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分数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钙化分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55,采用Delong检验得出两种方法对诊断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两种方法(钙化分数+ADC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的AUC值为0.903,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将ROC曲线(钙化分数、ADC值、两种方法结合的预测概率)经两两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合的ROC与单一RO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2)。  结论  DWI与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无差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方法,为乳腺含钙化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25.
26.
从武汉抗疫中医药的投入使用情况,反思现代临床和国人所呈现出的中医药文化认同和就医习惯,探索其历史文化根源及社会因素与医学发展的内在关联。回顾历史,中医屡次临危受命,不负重托,如今大疫当前,中医药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新时代探讨如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持中医药原创优势,形成中医药学科优势整体化呈现的新模式医学,对提升全社会的中医药认知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BACKGROUND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leading to epiphora is a common ophthalmologic complaint, and it may derive from amyloidosis in rare cases. There are a few reports about localized amyloidosis, and amyloidosis with involvement and obstruction of the nasolacrimal duct is exceedingly rare. CASE SUMMARYA 54-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a 2-year history of a lump overlying the left lacrimal sac that had grown rapidly for nearly half a year. Physical examination touched a firm lump in the left lacrimal sac. Nasal endoscopy discovered lesions in appearance of sediments with easy bleeding at the entry of the nasolacrimal duct of the left inferior nasal meatus.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 revealed speckle high density in the left lacrimal sac and the dilated nasolacrimal duct. During an endoscopic exploration and excision, a large number of dacryoliths were exposed. Pathology indicated amorphous pink material and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 reaction in the fibrous tissue.CONCLUSIONThis case showed amyloidosis in localized form mimicking dacryolith with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we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ssibility of localized amyloidosis in the nasolacrimal excretory system.  相似文献   
28.
29.
30.
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对解放军107医院收治的80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吸痰管牵拉软腭暴露鼻咽部,并在70°鼻内镜辅助下行肥大腺样体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43例,女37例,5~13岁,平均7岁,病程9个月~4年。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夜寐打鼾、张口呼吸,伴有鼻塞。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