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5篇
  免费   763篇
  国内免费   552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459篇
口腔科学   135篇
临床医学   929篇
内科学   575篇
皮肤病学   199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312篇
外科学   607篇
综合类   185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701篇
眼科学   183篇
药学   1037篇
  17篇
中国医学   973篇
肿瘤学   33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551篇
  2008年   669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4篇
  1959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观察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0例,均合并EH,依据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三组,肌注哌替啶组(P组)、芬太尼PCIA组(F组)和可乐定透皮贴剂联合芬太尼PCIA组(CF组).使用芬太尼1.0mg稀释至100ml,PCIA均采用负荷量-持续背景量-PCA量模式,背景剂量芬太尼20 μg/h,PCA追加剂量5 μg,锁定时间15 min.记录病人术后镇痛4、8、24、48 h 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监测入院时、术后24、48 h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血糖(Glu),同时记录MAP、HR.结果 镇痛期间F、CF组VAS低于P组(P<0.01),CF组低于F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F组高于P组(P<0.01),CF组高于F组(P<0.05),三组均无过度镇静.CF组MAP、HR术后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血浆ET、血浆CGRP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ET、Glu浓度和MAP、HR F组低于P组,CGRP浓度高于P组(P<0.05).术后ET、Glu浓度和MAP、HR P组>F组>CF组;术后CGRP浓度:CF组>F组>P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病人,可乐定透皮贴剂增强芬太尼PCIA镇痛作用,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52.
外固定架在足下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足下垂畸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足下垂患者9例,平均足下垂畸形时间15.5个月,将外固定架螺纹杆连接于胫骨与下垂足之间,对足下垂进行缓慢牵拉,每日螺纹旋转3次.[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6~19个月);足下垂矫形时间3~6周(平均4.2周),足下垂均矫正到中立位,带架时间7~11周(平均8周),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有神经、肌腱和血管的损伤;6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矫形后经过锻炼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活动范围约30°~50°;小腿前外侧和后侧肌群挫灭伤患者经过锻炼,踝关节活动范围约12°.[结论] 通过外固定架的缓慢牵拉,可以有效治疗足下垂畸形.  相似文献   
53.
微囊化人嗜铬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嗜铬细胞(HCC)和微囊化人嗜铬细胞(ME-HCC)的儿茶酚胺(CA)及甲-脑啡肽(M-ENK)的释放功能,了解微囊技术对ME-HCC形态和活性的影响.方法取6例ABO同型健康成人脑死亡的双侧肾上腺进行HCC原代培养,对HCC进行HE染色并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查,计数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用2%海藻酸钠经微囊技术包裹HCC并进行培养,在光镜下观察;每48h更换和收集HCC和ME-HCC培养液,-20℃保存;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培养液及烟碱刺激试验后培养液中CA和M-ENK水平.结果(1)ME-HCC形态圆整,体外培养生长良好,与HCC相似;(2)HCC和ME-HCC培养液中CA及M-ENK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低水平烟碱刺激能提高培养液中HCC和ME-HCC释放CA及M-ENK量,且二者CA及M-ENK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包膜材料和制囊技术对HCC无损伤,ME-HCC体外培养的活性和释放功能良好,适合移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构建针对人yrdC基因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shyrdC并观察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后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高效抑制yrdC蛋白表达的RNAi位点,并构建表达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后以Western印迹法鉴定细胞yrdC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BGC-823细胞增殖活性和增殖指数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抑制人yrdC基因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shyrdC;转染BGC-823细胞后可明显抑制yrdC蛋白表达,并使所测定的细胞MTT值和细胞增殖指数提示BGC-823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RNAi能有效地抑制BGC-823细胞中yrdC蛋白表达,并降低其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55.
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和腰臀比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腰臀比(WHR)对正常成人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MarcomMx8000多层螺旋CT测定560例正常成人腰椎松质骨密度,将受试者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然后在同年龄组根据BMI及腰围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分析骨密度与体重、BMI、腰围及WHR的关系。结果①以BMI分组,老年肥胖组BMD高于体重正常组(P<0.05);②以腰围分组,中年女性肥胖组BMD低于非肥胖组(P<0.05);③青年组和中年组BMD与腰围及WHR呈负相关,老年组BMD与体重和BMI呈正相关与腰围和WHR不相关。结论预防骨质疏松症在中青年应提倡运动锻炼,避免肥胖,在老年人不应该过分强调降低体重减少肥胖以避免骨量的丢失。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高能量的四肢骨折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四肢骨折,尤其是四肢粉碎性骨折,若同时伴有大段骨缺损,复位困难,骨缺损难以靠植内完全矫正,同时有肢体短缩、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在治疗上缺乏良好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自行设计单侧外固定支架一次复位,同时行骨迁移术治疗四肢长骨骨缺损9例,取得满意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7.
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至2004年收治的6例以肾上腺肿瘤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资料。6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55岁(35~75岁)。单侧2例、双侧4例,伴脾肿大4例、伴同侧肾上极受累3例、骨受侵1例。腹部CT均表现为肾上腺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较均匀,增强后肿瘤轻度强化,未见出血和钙化。结果 6例中术前误诊5例,均行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其中行同侧肾切除2例,胰尾切除1例;穿刺活检证实1例。病理报告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细胞型,B细胞型。术后5例中接受化疗3例,化放疗1例,失访1例,1例化疗后无瘤生存28个月后失访,余3例术后分别生存6、17和24个月后死亡;穿刺活检后接受化放疗联合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治疗1例,随访16个月无瘤健在。结论 肾上腺肿瘤患者特别是双侧或伴脾肿大,影像学表现形态不规则、密度较均匀、增强不明显者,应高度怀疑淋巴瘤的可能。以肾上腺肿瘤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不管是原发或同时伴有其他器官受累者,恶性程度较高,预后相对不良。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半微创技术即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联合小切口膀胱切开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大体积或多发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1例大体积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剜除前列腺,后经耻骨上正中切口显露膀胱,将所剜除腺体及结石取出。结果:21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均未输血。术后4~6d拔除尿管。术前与术后6个月Qmax分别为(6.1±2.6)ml/s和(20.5±4.3)ml/s;剩余尿分别为(125.7±61.5)ml与(19.0±5.8)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为(21.6±5.2)分与(5.4±3.0)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别为(4.3±0.5)分与(1.9±0.8)分。四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3~6个月,2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全部患者无尿瘘、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结论: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结合小切口膀胱切开术,一次性治疗大体积BPH合并多发膀胱结石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对于大体积BPH合并膀胱多发结石或质硬、直径3cm结石的高龄患者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不同DR探测器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探测器技术的临床应用和设备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前期文献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百分权重法建立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体系,邀请专家对4种不同DR探测器技术进行多维度评价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探测器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差异较大,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技术和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技术综合评分分别为3.76和4.21,而多丝正比线扫描探测器技术综合评分为2.72。结论不同DR探测器技术性能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图像质量指标上;平板探测器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传统的多丝正比线扫描技术和CCD探测器技术。在DR的选型配置中应依据主要临床应用选择合适的探测器,为DR技术的合理应用和设备的规划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