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16篇
  免费   6414篇
  国内免费   4121篇
耳鼻咽喉   699篇
儿科学   1396篇
妇产科学   1477篇
基础医学   10174篇
口腔科学   1336篇
临床医学   9941篇
内科学   13857篇
皮肤病学   1226篇
神经病学   5490篇
特种医学   26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7569篇
综合类   8169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一般理论   11篇
预防医学   5987篇
眼科学   1973篇
药学   7636篇
  62篇
中国医学   3062篇
肿瘤学   6950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1093篇
  2022年   2691篇
  2021年   3634篇
  2020年   2561篇
  2019年   2624篇
  2018年   2863篇
  2017年   2272篇
  2016年   2355篇
  2015年   3227篇
  2014年   4082篇
  2013年   3791篇
  2012年   5959篇
  2011年   6466篇
  2010年   3763篇
  2009年   3029篇
  2008年   4394篇
  2007年   4414篇
  2006年   4372篇
  2005年   4340篇
  2004年   3177篇
  2003年   3072篇
  2002年   2697篇
  2001年   1339篇
  2000年   1399篇
  1999年   1545篇
  1998年   1093篇
  1997年   1024篇
  1996年   813篇
  1995年   724篇
  1994年   587篇
  1993年   422篇
  1992年   480篇
  1991年   408篇
  1990年   369篇
  1989年   325篇
  1988年   320篇
  1987年   262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216篇
  1984年   158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85篇
  1980年   74篇
  1979年   114篇
  1978年   56篇
  1975年   51篇
  1974年   63篇
  1973年   4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02例入选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n=30)、严重脓毒症(n=26)及脓毒性休克(n=46)3个亚组,按住院期间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患者入ICU时的血浆PAF水平、血清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 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以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分析患者血浆PAF水平与血清PCT浓度、APACHEⅡ、SAPSⅡ及 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AF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z=-5.424、-5.512、-7.662,P均=0.000),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浆PAF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组(z=-4.559、-3.910,P均=0.000),而后2组患者血浆PA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7,P=0.669);脓毒症患者血浆PAF水平与血清PCT浓度、SAPSⅡ及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s=0.376、0.326、0.483,P=0.000、0.001、0.000),但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不明显(rs=0.143,P=0.152);死亡组患者血浆PAF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增高(z=-3.152,P=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显示,PAF及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787)。结论:脓毒症患者入ICU时的血浆PAF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基本呈正相关,并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可用于指导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EMs行 IVF-ET共108个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促排方案不同,分为长方案组(33个周期)和超长方案组(75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助孕结局。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on hornone,FSH)、基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基础雌二醇(estradion,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长方案组患者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总量、Gn总天数均高于长方案组,但获卵数、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均低于长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方案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植入率均高于长方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期EMs患者使用超长方案促排卵可以提高 IVF-ET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植入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在下咽、颈段食管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下咽肿瘤术后缺损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76岁;国际抗癌联盟(UICC)临床分期:T2N1M0 1例、T2N2M0 ...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标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方法 在查阅文献、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标准,采用Delphi法对指标进行评价筛选,然后拟定专家咨询问卷,对选取的40名专家进行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叙事医学的课程标准。对重庆市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在读研究生进行小范围教学实践,并收集了教学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结果 经过2轮咨询后,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定由叙事医学导论理论课、叙事医学相关书籍的阅读、医学叙事影视作品的观摩、叙事医学病历的书写4个部分组成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小范围的教学实践,收集了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案。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叙事医学课程设置的构建合理,可为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奠定基础,加快叙事医学理念在我国的普及进程。  相似文献   
996.
阐述了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除一般危险因素外,危重疾病本身也是失禁性皮炎发展的风险因素。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管理主要包括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失禁性皮炎预防管理系统,基于循证制定预防管理干预措施,以及借助新型敷料与药物实现多元化皮肤干预。提出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预防管理较为复杂,需要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997.
通过比较我国与澳大利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在办学规模、师资情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与评估、毕业要求方面的现状,提出了立足我国实际的教学改革建议,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健康中国建设所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我院近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细菌鉴定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敏试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在分离出的596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为1844.株(30.9%),占第一位;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类标本中的检出率以痰液最高(66.1%),其次是分泌物(17.5%)和中段尿(12.6%):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小于30%的抗生素只有亚胺培南(12.7%)、头孢他啶(25.3%)和头孢吡肟(25.6%),其余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3.1%-80.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高,治疗该菌感染应根据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选用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敏感药物及联合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口腔溃疡豚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方法:用90%苯酚溶液灼烧豚鼠左侧面颊,造成口腔溃疡模型,观察豚鼠口腔溃疡模型的溃疡面积、溃疡程度及溃疡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血清中GSH-PX活性。结果:用苯酚溶液造豚鼠口腔溃疡模型成功,d1~d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口腔溃疡程度显著,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口腔溃疡豚鼠随着时间的变化溃疡面积逐渐缩小,血清中GSH-PX活性逐渐增强。结论:血清中GSH-PX对口腔溃疡的自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The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toxic paraquat (PQ) poisoning in patients is critical to ensure timely and accurate prognosis. Although plasma PQ concentration has been reported as a clinical indicator of PQ poisoning, it is not commonly applied in practice due to the inconvenient necessary instruments and operation.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the use of blood routine indexes to identify the degree of PQ toxicity and/or diagnose PQ poisoning in patients vi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Specifically, we developed a method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 selection technique to accurately predict PQ poisoning risk status, then tested the method on 79 (42 male and 37 female; 41 living and 38 deceased) patients. The detection method was rigorously evaluated against a real‐world data set to determine its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eature selection was also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correlated with risk status,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lood routine indexes between dead and living PQ‐poisoned individuals (p‐value < 0.01). Feature selection also show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correlated indexes are white blood cell and neutrophils. In conclusion, the toxicity or prognosis of PQ poisoning can be preliminarily ascertained by blood routine testing without PQ concentration data, representing an additional tool and innovative approach to assess the prognosis of PQ poiso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